(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最近两个多月,传统汽车新旧势力的舆论口碑正在发生些许逆转。
上海车展上,传统厂商放下了过去两三年里苦苦追赶新造车的姿态,再次强调自己诸如品质、安全的造车传统。社交媒体上,一些行业大V灵魂拷问:如今的汽车更加智能且性能更强,却没了严谨与敬畏。
对过往传统大厂造车理念的怀念之风骤然而起,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端,还蔓延到了从业者,乃至相关的每个人。
这种怀念是否值得?如今的汽车时代真的更差了吗?这些疑问其实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怀念过去?
01
严谨与智能
传统大厂的燃油车真如怀念中一般极致严谨,怀揣着匠心造好每一款车、每一辆车吗?
当然没有。
轻而易举就能列举出太多问题:碰撞测试断柱、加速踏板卡滞的踏板门、车祸后车身从中间断裂、因电路问题导致自燃,还有烧机油、断轴……传统燃油车从未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是没出过问题的。
传统燃油车大多也根本谈不上什么品质至上、安全至上的造车理念,要知道汽车历史上那段最著名的公案——某车型存在安全隐患,修改设计的成本高于事故发生后用于赔付用户的费用,因此高层决定不做修改——就是发生在传统大厂身上的。
不论传统大厂还是造车新势力,都是计算成本与收益的造车生意。这并不是浮躁的现代社会抛弃了传统美德的事情,和新旧没有关系。
但如今的汽车的确更让人不安了。
因为尚未成熟的技术被不加限制地投放于产品之中,更因为投放这些技术的厂商在全民级短视频平台上将其当做成熟技术去宣传。
▲截图自「车祸警示录」的B站视频
传统大厂产品的问题往往是那种情况:只要它们不说,用户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现;新势力产品的问题则是这样的情况:出事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可以说迟早会出事,但厂商反而鼓励用户去试错。
并且很容易忽略的事情是,曾经传统大厂的问题多数基本只会威胁到车子里的人,而辅助驾驶如果出问题,则会对路上所有的行人、车辆构成威胁,无差别的、全面的威胁。即便没出问题——这也的确是大概率事件——但那些被错误教育的、不负责任地使用辅助驾驶的人,也会将他人置于恐慌。
在车水马龙的路上,我们并不知道身边驶过的这辆车里,驾驶者是否使用了辅助驾驶,当然也不会知道ta会以怎样的态度使用辅助驾驶。
这就是不安的成因。
02
收入与未来
从收入角度来讲,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转型,让汽车从业者的收入跟上了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标准。这种变化大概是从8、9年前蔚小理成立、从传统大厂挖人组建团队时开始的,体感十分真实,每个月的收入差都是真金白银。
传统大厂工作的问题当然也不仅仅是收入,还有员工价值的认知缺失。最典型的例子,微博上曾有颇具影响力的从业者讲述过自己的职业经历,他从自主品牌进入行业,能力与经验至少在社媒上颇受尊重,但他不只一次在合资车企的面试中被玩弄:
对方主动找上门说有一个职位很适合他,希望聊聊,他去面试之后,对方一个根本不懂岗位的HR扫一眼简历、说他的履历不符合公司标准直接送客。这种事情他在经历过第一次之后就变得十分小心,之后他去面试,都是因为得到对方再三保证十分信赖他的能力,结果仍是惨遭戏耍。
曾与几位转投新造车的从业者聊过,得到的回应几乎完全一样:传统汽车大厂并不真的在乎人,员工只是维持公司这个大机器持续运行的零件。
那份工作自然谈不上什么成就感可言。因为员工的工作体现不到产品上,更无法让自己感受到成就,就只是零件,只是维持公司的运转。
没有成就感、收入少于新势力,但大家却越来越怀念传统大厂的工作环境。当现状如此反常,背后自然有更让ta们难以承受的现实因素——那就是安全感。
▲图片来自Pixabay,创作者Engin Akyurt
新势力更重视员工能力、成就感更强(如今也已极大减弱),但工作压力相比传统大厂却是指数级地飙涨。
你我都清楚的现实是「单休」、「996」、「强制加班」等等关键词,如果说传统大厂的员工是零件,新势力的员工简直是耗材。
哪怕面对最差的结果,即裁员,两者的优劣同样在比较中被放大。如今我们谈到传统大厂时往往都是认可,皆因其近期频发裁员,而最后的姿态都还算体面。相比之下,本土科技互联网公司在裁员时却总是残忍且鸡贼,而后者恰恰与造车新势力流淌着相同的血脉。
这种状况也体现在产业链上下游的环节之中,强迫压价、强迫缩短供货周期、强迫延长借款周期已经是产业常态。这些压力也不出意外地传导到了上下游公司的员工身上。
于是引发了更加荒诞的现状:供应商一方面越来越频繁地走向前台,花钱进行曾经并不在意的公众展示,另一面持续加力地压缩员工生存空间,加班越来越狠、工作强度越来越大。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存活感到惶恐,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顾不上他人的死活。
03
你我同在
媒体环境大差不差。从表面上看,仍然是经济周期在影响收入,往更深处挖,更多的东西才会显现出来——
那是恐惧。
▲来自电影《八毫米》
先讲个亲身经历吧,恒大造车那时候,我写了一篇对它们不爱看的文章。于是其公关找来驾仕派希望删稿。先找到查姐,想来是「今天删稿、今后合作」这种手段,查姐没搭理;之后找到我,提出「帮帮忙删稿、它们会补偿」的类似手段,我也没搭理。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汽车媒体的生存从一开始就不独立,毕竟内容不卖钱,全要靠厂商投放,因此内容必然受限,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写。每个人都明白,如果有想要改变现状的赤子之心(或者说天真幻想),倒也可以用模糊的文字去挑衅。
现在其实也是一样,车媒生存全靠厂商投放。但是情况又不完全一样。
最近一两年,我的稿子越来越多被要求修改,我在写东西的时候,自我审查也越来越严格。原因很简单,写到车企不爱看的东西的时候,特别是部分车企不爱看的东西的时候,它们的手段不再是用合作来利诱,也不再是断掉合作来威逼。而是直接让文章消失,乃至直接让账号消失。
这样的媒体环境,说是地狱难度也不为过,然而从收入角度来讲却好像大差不差。毕竟这个时代诞生了更多生存颇为滋润的短视频平台媒体,以及大量明确站队的KOC,钱看上去更像是在不同形式媒体之间传导。
看着越来越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
04
「既来之,则安之」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这段话当真是一种屈服于现实的正确,只是现实总是得寸进尺,于是往往演化成又寡又不均,又贫又不安。
这段话原文的最后一句是「既来之,则安之。」
这最后一句流传千年至今,已经产生了歧义。
原意是:人们若来到这里,就让ta们安心(使这里繁荣)。
如今多被理解为:既然我们已经是这样的处境,那就接受这种处境吧。
孔子这人挺好的,只可惜听他教诲的人往往会误解他,他想要教育的人则总是当他放屁。
封面图片来自电影《永夜》
(END)
Cayenne 劲驰版搭载了更多户外和越野标准配置以及保时捷的底盘科技,使其能轻松应对非铺装路面与复杂地形,强化了Cayenne的全地形性能,打破了消费者对于Cayenne公路操控的单一印象。
5月11日,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厂燃情开跑,作为长城汽车倾力打造的品牌IP赛事,今年已举办了第五届。
不到5万元,你就能拿下这款有着双气囊,有快充功能,续航210公里的纯电代步小车熊猫卡丁,怎么样,心动不。
银河星耀8:以高价值带来吉利银河今年百万销量加速度
今天蔚来新款 5566 开始预售了,文涛也是提前体验到了新款的 ES6 和新款 EC6,大家下订之前可以先来看看,这次新款 66 有哪些变化? 作为蔚来产品序列中最重要的产品,蔚来 ES6 和 EC6 一直都扮演着销量担当的角色,尤其这代 NT2 的车型,凭借更加全面的产品力,......
腾势N9作为科技安全旗舰SUV,展示其卓越性能,颠覆路面增稳系统表现出色,助力解决复杂路况下的安全问题。
虽然论科技化、智能化,新X3已经提升很多,但要和国产自主品牌竞争,设计还要再大胆一些,价格还要再亲民一些,插电混动也要尽快推出。不融入中国市场的大环境,想要保持以往的荣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联想moto razr 60 Ultra AI元启这一代堪称完美,同时拥有顶级性能,内外一致顶级屏幕,还有小折叠最强影像系统,AI功能体验更加丰富,不论是折叠形态还是展开使用,单手都能轻松掌握,超高颜值更是一件时尚单品,我认为这才是小折叠屏形态的初衷。
三星Galaxy S25 Ultra是旗舰之王更有全能AI。
吊打合资MPV 传祺M8才是宜商宜家的终极之选?
三个原因说清楚,限时一口价20.18万起的传祺M8大师值得买吗?
听劝后的蔚来,新ES6有什么新招?
传祺向往M8乾坤版 2.0T插混发动机、华为智驾、纯电行驶200公里,有哨兵模式吗,有冰箱吗,增加热效率的米勒循环,降低进气温度的顶置水冷中冷器,减少热车油耗的全可变机油泵,以及降低震动的双平衡轴系统,350bar直喷系统,增加涡轮响应速度的双流道增压器等
普通人不小心中了50万,要不要换一辆50万的车?
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陪妈妈跑
在AION RT身上,你会学到很多设计专业“名词”。
百元价格,旗舰级影像与安全守护,70迈M310 Pro 3K行车记录仪体验
腾势N9作为科技安全旗舰SUV,展示其卓越性能,颠覆路面增稳系统表现出色,助力解决复杂路况下的安全问题。
如果要让我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台雪佛兰太浩的驾驶感受,那就是功夫熊猫,别看它五大三粗的样子却能给你灵动的感觉
#腾势汽车# #腾势易三方科技体验日# #腾势N9# #腾势N9科技安全旗舰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