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魏建军公开吐槽,隐藏式门把手最近又火了一把。
前不久,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直播中“开炮”:“隐藏式门把手重量大、密封性差、碰撞时可能打不开,唯一作用就是减少风阻,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止魏建军,连用户都天天在骂在吐槽隐藏式门把手,但很多车企却视而不见,继续用,甚至在“这条道路上”越卷越狠。
好消息是,相关部门要对隐藏式车门把手进行规范甚至“整顿”。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旨在解决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隐患。
这个消息一抛出,就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于是我决定好好聊聊这话题。
01
隐藏式门把手屡被吐槽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隐藏式门把手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不能否认的是,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确实带来了科技感,这种设计使车辆外观更加简洁以及具备流线型美感,能够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提高车辆的能效表现。然而,这一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增加故障率,相比机械式的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结构更复杂,增加了电机等设备,故障率自然也就更高,修起来也就更贵。最关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因为隐藏式门把手而导致的“不方便”。比如北方的冬天经常会出现隐藏式门把手被冻住不能开车的情况;也有车外把手突然伸缩,夹断用户手指的案例。
如果以上情况还可以称为是不便,但车辆发生意外碰撞事故时,车门能否打开就是实际的安全问题。随着越来越多车企跟风使用,由隐藏式门把手引发的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2022年辽宁大连就发生过一起特斯拉Model 3事故,由于事故发生后门把手并未主动弹出,路人在尝试救援时无法打开车门。
这些事故暴露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致命缺陷:在车辆断电、传感器故障或碰撞变形时,电子系统可能失灵,外部人员将无法直接拉开车门施救。此外,目前隐藏式门把手的手动打开方式并不统一,并且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因此,标准修订具有重要意义。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随着《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推进,隐藏式门把手也将迎来变革。
02
创新不应以牺牲体验为代价
隐藏式门把手的使用,从能耗角度来看,确实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这一设计在提升能耗效果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在网上搜索“隐藏式门把手”,用户端对之近乎是一边倒的吐槽,但各大车企却依然拼命往车上装。为何车企丝毫不考虑消费者的情绪呢?
站在车企的角度考虑,隐藏式门把手固然拥有诸多好处,尤其是低风阻特性。要知道,电动汽车对于风阻极为敏感,汽车速度达到100公里/小时后,大约60%-70%的动力被用来抵抗阻力。然而,为了吸引消费者,车企通常倾向于宣传产品的优点,而往往忽视或避免提及其缺点。这种不透明的做法,导致用户体验达不到预期。
事实上,现在的车企真的非常焦虑,因为竞争非常激烈,部分车企尤其是新造车势力为了吸引眼球、营销产品卖点,故意打造标新立异的风格,并且在汽车产品中加入不少“中看不中用”
从最近的新能源车中可看到,车企通过各种新技术强行更改消费者习惯的功能和设计太多了。比较典型的就有全景天幕,触摸按键,甚至屏幕触摸换挡等。都属于看着帅气,但真正用起来却是谁用谁知道。这些设计不仅可能影响到驾驶者的使用体验,甚至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这场整顿不仅是技术规范的升级,无论什么样的设计或配置,都必须充分考虑使用便利性和保证乘客的安全,在此基础上追求创新和美观。隐藏式门把手其实并不鸡肋,如果能够加以改进,相信未来应该是可以完全取代传统门把手。
事实上,也不是说隐藏式门把手就一定是噱头、不实用,而是在当下,无论是使用便利程度还是安全性,都没有达到一个趋于完美的技术形态。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规范,以及车企潜心研究技术,提升安全保障。车企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改进隐藏式门把手等新技术,才能让其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奇瑞高管姚飞对吉利新车恶评,恶意竞争的火苗有死灰复燃之势
宁德时代于5月20日港股上市,发行价格上限每股263港元
2025年5月8日,一场聚焦新能源皮卡未来的重量级沙龙——《双擎新动力 引领新变革》在北京拉开帷幕。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余卓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副秘书长谷国全、车壹条/好车推荐官总编辑杨小林等行业权威,与吉利雷达CEO凌世权同台论道,共同描绘新能源......
比亚迪“电”亮罗马尼亚,30+销售点布局提速!
在上个月,工信部一纸新规为智能驾驶行业按下“急停键”,实际上相关规定不仅对车企关于智驾宣传有了更严格要求,也让驾驶辅助系统在应用和推广方面,更为规范和“理性”。而在五一期间,一些车企已经“悄然”对智驾“改口”辅助驾驶。
在长城工厂跑马拉松是啥体验?机械臂打节奏,董事长陪跑,终点驴火管饱! #长城汽车智慧工厂马拉松 #长城汽车智慧工厂 #长城汽车
近日,吉利银河星耀8正式上市,此次共推出7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在12.58 - 16.58万元之间,而限时优惠价更是低至11.58 - 15.58万元 ,如此亲民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直呼中大型轿车超低价来袭,这也给15万以下轿车市场带来了巨大改变。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享道出行与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率先打造主驾无人L4级Robotaxi车队
尽管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充满挑战,中国汽车股依然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车界速报—京东注册“Joyrobotaxi”商标、LG展示可拉伸显示屏
2025年4月,一场由工信部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推进会,彻底改写了车企的营销剧本。小米连夜将官网“智驾”表述替换为“辅助驾驶”,华为余承东在科普视频中刻意避谈“智驾”,小鹏则在发布会PPT中标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这场集体“改口”源于监管层的铁腕整顿: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禁用......
助力荣昌半马,长安启源以科技赋能诠释品牌担当
4月轿车销量丨朗逸、轩逸未进前三,小米SU7成市场黑马
阿维塔向涉事博主发函要求删除相关内容并道歉,涉事方暂未回应
【韩系动向1576】艾尼氪 6被英国评为最佳电动汽车!
一次野外对谈:星际X与福特Ranger游骑侠,谁更配我的周末生活?
丰田全球电动车年销量不到15万辆,但不影响赚大钱。
降价5万仍难卖!这些合资车型是产品力欠缺还是价格战失灵?
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计划,到2030年将海外销量提升至总销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