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初看之下,12.98-15.38万元的指导价(置换价12.58-14.98万元),1.5T插混和600km纯电两种动力,你会觉得宝骏享境冲杀进了当前竞争最激励的新能源轿车市场,不禁要为这辆车捏把汗。
但仔细研究同价位区间的车型后,你就会发现,竞争虽激烈,但宝骏享境在产品力方面,完全可以竖起10-15万元新能源轿车新的标杆。
而这,也是宝骏品牌所擅长的红海突围。
在宝骏享境上市品鉴会成都站现场,静态体验过实车后,我先和大家分享最令人印象深刻的3点:
1,内饰很精致,而且做工上乘
在方向盘按键、包边,车门拉手,车窗升降键,音响饰条,水杯架饰条,中央扶手开关等处,宝骏享境都采用玫瑰金色的处理。而且,肉眼看起来色彩匹配度、饰条本身的工艺平整度,都做得很好,极大的提升了内饰的档次感。
同时,仔细触摸并观察中控台、车门、中央扶手、座椅等内饰,会发现材料的手感非常细腻柔滑。同时,内饰零配件的平整度非常好,显示出很不错的做工水准。
假若你有到店对比同价位车型的打算,内饰饰条搭配、用料做工这块,宝骏享境想必能在你对比的车型中,取得高分。
2,空间真不错,掀背尾门方便使用
得益于5005mm的车长和2900mm的轴距,使得宝骏享境已经达到了中大型车(C级车)的尺寸标准,带来了多方面显而易见的好处。
首先是结合价格来看,刺激感太强了。我们熟悉的中大型车还有哪些?宝马5系、比亚迪汉、小米SU7。然后,中大型的宝骏享境,指导价最低12.98万元,补贴价最低12.58万元。
其次,第二排可以把坐垫做得足够长,角度做得足够舒适,带给乘客较好的乘坐体验。
还有,在整体保持较为轿车风格的车身姿态的同时,设计出了掀背尾门,配合小鸭尾翼,真是不仅动感,而且打开后备箱取东西非常方便。
3,这次宝骏上成本了
先看轮胎,插混的高配(14.98万元)和纯电的高配(15.38万元),都采用235/45 R19米其林e·PRIMACY,直接对标Model 3、小米SU7、极氪007等20+万的车型。
同时这两个配置还搭载了灵眸智驾进阶版,具备高速领航辅助和城市领航辅助(当前为尝鲜版)能力。
而且,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基础上,宝骏享境还悄悄给全系标配了FSD可变阻尼减振器。这对驾乘感受的提升,是有利好作用的。
另外,还全系标配了:隐藏直瀑式氛围灯、采用双层镀银+Low-E技术的隔热防晒全景天幕、前/后排双层夹胶静音玻璃、全车车窗一键升降、电动尾门、15.6英寸中控屏幕、融合DeepSeek的灵语AI中枢大模型、12扬声器等配置。
这次宝骏享境不仅要价格低、配置多,还要配置好,配置领先。
上市政策中,直接给到了4000元的厂家置换补贴,将全系价格拉低到15万元以内。另外还有最低0首付,5年超长贷等上市权益。
看到这,是不是有兴趣去官方渠道看看宝骏享境的更多参数、配置、价格信息了?
总的来说,这次宝骏享境不仅把价格卷起来了,还在产品层面把标杆竖起来了。不管是价格战,还是实力比拼,宝骏享境都很有底气。
文 | 吴朗
当400万+份信任遇上新花样,帝豪纪念款带着诚意来敲门
增程发明者来抢市场!理想慌不慌?
声浪太沉醉,试驾长安第三代UNI-V,年轻人值得一试
2026款星越L来了!外观对标BBA,尺寸相比现款有升级!
奔驰CLA续航超860公里,关键就在这个百万级跑车才用的配置?
帝豪400万 纪念款:智能与空间的双重跃升
再度掀翻中型燃油SUV市场
当油价持续高涨,每公里超过1元的运营成本不断挤压卡友的利润空间;当早期尝鲜纯电轻卡的卡友,还在为一天两充、不敢出城而错失大单。面对成本高企和续航忧虑的双重挑战,乘龙翼威2纯电轻卡以硬核技术力给出解题方案:做到省得更彻底,赚得更高效!
所以极氪7X能不能改AT胎
7月15日,“家载美好”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上市发布会沈阳站在太原街万达广场外场举办,吸引众多圈内主流媒体、迪粉齐聚现场共同见证,海豹06DM-i旅行版凭借超混旅行车的独特定位,以10.98万元起的售价,打破“高价小众”的市场印象,填补了新能源旅行车市场的空白,为中国旅行......
14.99万起就有迈巴赫体验?三大“豪车平替”来袭,谁最有亮点?
2026 款星越 L 全面升级:豪华质感与硬核实力双在线
2026 款星越 L 申报曝光,全面升级引期待
据悉,未来岚图全系产品都将搭载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您期待这样的用车体验吗?
地狱级碰撞测试——托底后卡车前后夹击连环挑战 铁血猛士携手满血华为!猛士M817安全封神! 7月17日,猛士M817开启预售,狠狠期待了
10万级纯电终极对决:东风纳06 471Ultra版与元UP智驾版,谁能定义价值新标杆?
从颜值到动力都焕新,帝豪400万纪念款值得瞅一瞅
从里到外都透着值,帝豪纪念款上市自带5重惊喜
猛士M817:军工越野与华为智驾双加持,40万级豪华越野新选择
特斯拉放大招!Model Y加长版来了,六座布局,中国或成首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