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个视频,在服务区内一辆正在缓慢行驶的宋 PLUS EV,突然被雷电连续击中车顶三次,很多人误以为车或者车主多少会有受伤的情况,但车主居然没事,包括车也没有明显外伤。
实际上户外雷雨天气的话,车(尤其是金属车身的汽车)其实可以算是最好的避雷场所了。
不过也有几个前提:
1、车身完全封闭
2、不能是敞篷车、碳纤维车身车辆
其原因是:法拉第笼效应
汽车的金属车身(车顶、车门、车架等)是一个良好的导体,当雷电击中汽车时,巨大的电流会沿着金属外壳流动,而不会进入车厢内部,这是因为电荷倾向于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强大的雷电流会被限制在金属外壳上,形成一个保护性的“笼子”。
在静电平衡状态下,一个封闭的金属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零,这意味着雷电流产生的强大电场被限制在车体外壳上,车厢内部空间几乎没有电场,人坐在里面是安全的。
上述宋PLUS EV,突然被雷电连续击中车顶三次,车主毫发无损的原因就是这个。
要不说最大的豪华就是安全呢,车造雷击三次,不仅人没事 ,车的外观也完好无损,包括玻璃、内饰啥的,这还是挺牛逼的,
上次豹5救主于洪水绝境,现在宋Plus抗住雷霆天劫,可以说比亚迪将安全贯彻到底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开车的时候真的被雷劈了,那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立马开门下车查看!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不要不要触碰车门把手、方向盘金属部分、换挡杆、收音机旋钮等任何金属部件,减少跨步电压风险,最好也不要使用连接车充的电子设备,避免设备损坏,等过一阵子电流散去再下车查看。
类似的例子,还有之前有个车压到了掉落的高压线,车主并没有下车查看,而是在车内等待救援。
这个其实也是正确的操作,其核心原理依旧是:法拉第笼效应,如果开门就跑,那么大概率会像下图这样,因为当高压线落地后以落地点为中心在其周围的地面上会形成一个电压分布区域。这个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电压是不同的存在着电压差。
当人下车后在地面行走时每迈出一步两脚之间就会有一定的距离而这一小段距离对应的地面就存在电压差从而产生跨步电压。
随着人的行走跨步电压会不断累积就像一个逐渐增大的“电闸”不断升高的电压会加大触电的风险很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让人遭受电击之苦。
除非车辆起火,否则不能轻易下车,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比如车辆起火不得不下,那么开车门的时候不要触碰车门等金属部位,另外就是不要跟平常走路一样走,而是双脚并拢像袋鼠跳一样走。
8月5日下午,广西北海铁山港服务区内上演惊险一幕:一辆缓慢行驶的比亚迪宋PLUS EV在雷暴天气中连续三次遭遇闪电直击,强电流在车顶形成明显放电现象。据了解车内女性驾驶员全程未受伤害,并已按原计划继续广西旅程。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车掉坑里,女乘客爬梯子脱困
油车不智能?油车是老古董?那华为乾崑加持的油车,能达到什么水平?
出海加速
试驾体验别克昂科威Plus:用料多10%,使用体验强更多
能让韩国专家都承认你优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比亚迪做到了。我们的社会氛围都是有工程师精神的,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如今的比亚迪。
比亚迪再次用实力诠释“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
2024年5月28日,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了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发布一年之久,至今还没被超越。今天,比亚迪正式宣布第五代DM技术再进化,NEDC工况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再降10%,刷新至2.6L,并通过了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权威机构认......
8月13日开启预售全新岚图知音用5.2㎡实得空间打造一室一厅一地下室
整车碰撞测试“战损”电池再经三重炼狱挑战 一汽奥迪Q6L e-tron尽显全域安全实力
8月8日,全球家轿新标杆吉利银河A7在贵阳正式上市,上市限时指导价8.18万元起。
从高不可攀到屡创新低,潘建新反思,东本要凉凉?
比亚迪天神之眼全民OTA,新增了不少用户个性化的选项,比如变道风格以及智能泊车速度调节。 优化城区NOA行驶能力,新增通勤效率优先,也让智驾变得更“人性”
一比亚迪被雷击3次,车主平安,车辆三大件无损
产品力均衡,标配云辇C,后驱布局,比亚迪海狮06值得考虑?
电车长途驾驶之后能否立即充电,需要在原地进行散热冷却吗?
国产新能源停满政府大院,比亚迪成体制人严选车型!
为什么买合资一定要买全球车? 因为设计、安全和驾控都是全球标准。
技术进阶让用户出行更省!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2.9L油耗刷新至2.6L
被雷击的比亚迪宋PLUS EV车况首次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