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以3000万辆的年销量稳居全球第一,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尴尬的现实:中国18家上市车企的利润总和仅为丰田一家的38%,单车利润普遍不足万元,远低于国际巨头的水平。正当全行业都为这种“规模神话”与“利润现实”的割裂而大动干戈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全球汽车巨头也在集体陷入“卖车不赚钱甚至亏钱”的泥潭。
不只是中国车企不赚钱
丰田2025财年的财报显示,其净利润高达2337亿元人民币,而中国18家上市车企的利润总和不足900亿元,仅为其净利润的38%。更引人关注的是单车利润的对比:丰田平均每辆车的利润为2.29万元,而行业平均水平更是低至8000元。
中国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行业利润率从2022年的5.7%持续下滑至2025年的3.9%,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更揭示了产业转型期的结构性矛盾。这种“增量不增利”的困局,根源在于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
被诟病多年的价格战是一个重要因素。2024年以来,全年227款车型参与降价。部分车企甚至将22万元车型腰斩至12万元售卖,导致“新车主背刺老车主”的乱象频发。这种自杀式竞争直接拉低行业利润率。
正当我们以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低利润是全球独一份的时候,看一看这几家主流跨国车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尽管多数车企营业收入数据未出现明显波动,但净利润却遭遇一场集体“雪崩”,跌幅全线突破两位数。
原来,在赚钱能力下滑这件事上,跨国车企巨头和中国车企之间只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
数据显示,传统巨头的盈利能力遭遇“集体塌方”:大众集团营收为1584亿欧元,同比微降0.3%;营业利润暴跌33%,从去年同期的100亿欧元骤降至67亿欧元。
通用汽车净利润同比下滑20.9%,保时捷暴跌67%,Stellantis净亏损22.56亿欧元(同比下跌140%),福特因关税损失8亿美元,雷诺因日产拖累净亏损111亿欧元,而马自达更从盈利498亿日元骤转为亏损421亿日元。
豪华品牌方面,奔驰营收同比下滑8.6%至663.77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跌55.8%至26.88亿欧元;宝马上半年其营收同比下降8%至676.85亿欧元;净利润为40.15亿欧元,同比下跌29%;奥迪营收虽保持增长,利润却跌近四成至13.46亿欧元。
这一现象不仅颠覆了“跨国车企依靠品牌溢价稳赚高利润”的传统认知,更揭示了全球汽车产业新旧秩序交替的残酷现实。
跨国巨头面对多重打击
深究跨国车企巨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最直接的因素是关税问题。
今年4月以来,美国发起的关税政策对全球行业造成持续冲击。福特汽车明确指出,关税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超出此前预估。与此同时,丰田、奥迪等知名品牌也纷纷将美国关税政策列为主要经营压力来源。具体来看,福特明确表示,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钢铝的关税冲击超出预期,第二季度直接损失达8亿美元。全年关税相关成本上限从25亿美元上调至30亿美元,净利影响约20亿美元;丰田社长佐藤恒治指出,美国关税政策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全球供应链布局,日本国内6万家关联供应商受影响;奥迪方面,以奥迪Q5插混版为例,关税使其起售价增加1.46万美元(约10.6万元人民币)。2024年奥迪在美销量已下滑14%,关税进一步加剧压力。
为规避关税,车企被迫加速产能转移。奥迪评估在美国投资46亿美元建厂,奔驰计划在亚拉巴马州新增生产线,宝马扩大美国工厂产能。但新工厂建设周期长、初期良品率低,进一步侵蚀利润
这一轮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多层面的冲击效应。从市场端来看,整车价格的普遍上涨直接抑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美国汽车研究中心分析显示,40%的美国消费者或无力购车。
电动化转型已成为汽车产业不可逆转的趋势,但这一转型过程却给传统车企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与新兴电动车企业不同,传统车企背负着庞大的历史包袱,在维持传统业务的同时,还必须向电动化领域投入巨额资金,这种"双线作战"的局面导致其利润遭受严重挤压。
具体来看,通用汽车曾计划到2025在北美的电动汽车年产能达到100万辆,但这一目标已被迫调整,并两次推迟对电动皮卡工厂的投资;福特汽车则宣布将不再自主研发大型电动汽车,中小型车成为未来投资方向。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保时捷、沃尔沃等也都放缓了电动化转型的脚步。
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一方面,它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投资力度以确保在电动车技术、产品和产能上不落后于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必须维持一定的财务健康以维持企业运转。这种两难处境导致许多车企陷入"转型阵痛"。
目前来看,大多数传统车企仍在寻找这一"正确时机"的艰难探索中,而这一过程将持续对其盈利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百姓评车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利润下滑只是这一深刻变革的表象。这场变革中,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中国车企还是跨国巨头都必须要经历转型阵痛。未来的赢家,将属于那些能够快速适应新规则、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的企业。
实力登顶!缤果斩获亲民小车极限电耗冠军
为了回馈用户,腾势D9刚推出专属金融权益:8月内开票,首付5成起就能享3年0息,最高贴息能到26500元。对于想入手豪华MPV的车友来说,没什么好犹豫的了,现在确实是个好时机。#腾势汽车 #腾势D9 #宜商宜家就选腾势D9
2025年第32周(8月4日-10日)新能源乘用车终端销量出炉,整体来看环比普遍下降
全系搭载天神之眼C、云辇-C,海狮06上的好玩意量大管够。
20万内最舒适豪华座舱来了!东风风神L8预售12.99万元起
朱华荣拜访任正非,长安在准备下一个周期。
又是一年奔驰科技日,去年看到奔驰“软”的方面的技术,今年则是看到“硬”的方面的技术,具体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公务员选车风向变了,比亚迪成体制人严选车型
《财富》杂志认证!比亚迪全球影响力跃居前五!
不管怎么说,2025年的汽车竞争格局确实是对准了智驾。
理想欲讨公道,蔚来却鸣不平!究竟孰对孰错?
比亚迪更懂你,秦L DM-i以油耗新低重塑行业标杆
在干线物流运输的高强度作业场景下,LNG车型凭借其经济性优势受到众多卡友追捧,除此之外,车辆动力性能、运输效率、舒适性也成为卡友关注的焦点。作为诚信央企东风集团商用车核心业务板块,东风柳汽为卡友匠心打造乘龙H7 Pro创赢版LNG牵引车,以硬核安全、超低气耗与舒适座舱三大维度精准......
实力登顶!缤果斩获易车亲民小车极限电耗冠军
原以为纯电、插混、增程的“三分天下”并没有实现。
不踩坑,比亚迪秦L DM-i再进化亏电油耗刷新至2.6L
各位亲,大家每天都要接触门和车门,而车门里面竟然有那么多门道?从大家熟悉的平开车门,MPV的滑门到豪车喜欢用的天地尾门,品类真是太多了,这里有什么“门道”? 我们发现东风奕派纳米06,竟是国内10万元级新能源SUV中使用天地尾门的“稀罕物”! 本期我们就和大家趣聊天地门背后的......
7月MPV销量
试驾比亚迪海狮06 深度体验智能驾驶辅助和云辇-C
8月5日广西北海,一辆缓慢行驶的宋PLUS EV在铁山港服务区,竟被闪电连续直击三次,当时强电流在车顶噼啪放电,场面颇为惊险,但神奇的是车内的女司机却毫发无损,甚至没被吓退,将按原计划继续她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