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科伦博泰:商业化引爆点已至,冲向Biopharma的“最后一公里”

科伦博泰:商业化引爆点已至,冲向Biopharma的“最后一公里”

证券市场周刊 912浏览 2025-08-19 IP属地: 未知

在两年前全球生物科技深陷资本寒冬之际,科伦博泰自2023年7月上市以来,却走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股价实现了数倍增长。这并非市场情绪的偶然波动,而是资本市场对其基本面发生深刻变化的精准定价。

第一轮价值重估的核心催化剂,是其与全球制药巨头默沙东达成的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战略合作,标志着其研发创新能力已通过全球顶级玩家的“试金石”。如今,市场焦点已从“研发实力几何”转向一个更关键的命题:科伦博泰能否完成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最后一跃?答案,就悬于其能否达成商业化的成功,实现内生增长的闭环。

8月18日公布的中期业绩已释放明确信号:在核心产品尚未纳入广泛医保报销的情况下,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总额为3.09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大幅提升,其中TROP2 ADC 佳泰莱®为贡献主力,占销售总额32.6%。

自此,科伦博泰研发、临床、生产及商业化环节已经彻底打通。而商业化的持续突破,将是验证其真正成色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是该公司迈向千亿市值Biopharma的决定性一步。

商业化:走向Biopharma的必经之路

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进化,本质是从“研发创新”到“商业变现”的能力跃迁。获得全球研发认可只是科伦博泰的第一步,唯有证明其能将创新转化为商业价值,才能完成质变。对此,科伦博泰已构建起体系化的商业化能力。

从披露信息来看, 公司商业化产品已获得专家在临床指南中的权威认可,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了学术支撑。同时,科伦博泰已组建一支超350人的成熟营销团队,凭借高效执行力实现“院内+院外”的渠道覆盖:院内以“省-市-院”三级渗透的模式,深度布局了全国30个省、300余座城市及2000余家医院,其中超1000家医院已产生实际销量;院外则强化终端网络,与超60家一级经销商、超400家DTP药房建立合作,并通过药房零售分级管理和全国性培训提升终端服务能力,2025年上半年累计培训药师约4,500人次。

与此同时,公司在市场准入方面重点发力。在提交三款商业化产品国家医保申报材料的同时,推动佳泰莱®覆盖超过7个省级及20个市级惠民保项目,为全国医保准入前的患者可及性提供补充。挂网策略也同步优化,2025年上半年完成佳泰莱®29个省挂网,科泰莱®25个省挂网以及达泰莱®15个省挂网,确保产品在各省招采中快速落地。

针对这三款产品,公司采用了差异化商业化模式:对佳泰莱®和科泰莱®这类“全球新”产品倾注核心资源自产自销,对达泰莱®则采用CSO模式,借助科伦集团专业团队销售,以优化成本效益。

医保准入向来是创新药放量的“胜负手”,参考艾力斯的伏美替尼——纳入医保后销售额实现爆发式增长,推动公司从“融资依赖”转向“现金流驱动”,股价随之开启长牛走势。同理,科伦博泰的首批产品若成功纳入医保,不仅将大幅降低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更将推动创新资产转化为稳定现金流,降低销售成本,使其真正成长为“自我造血”的Biopharma。

管线梯队:布局Biopharma的“续航引擎”

对一家真正的Biopharma而言,其价值绝不能依赖“单品独大”,而是需要“现有产品现金流+后续管线接力”的可持续性。

通过不断演进的研发管线,科伦博泰展示了未来数年内的增长动力,其管线布局已呈现出清晰的梯队层次:

首先是成熟的商业化矩阵:在基石型产品TROP2 ADC佳泰莱®之后,紧跟着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鼻咽癌的PD-L1科泰莱®、与原研药等效的生物药达泰莱® ,均已在上半年获批上市,构成了短期的营收支柱;下半年,靶向HER2的ADC博度曲妥珠单抗(舒泰莱®)有望获批,新一代RET抑制剂A400也计划递交NDA,将进一步扩容商业化梯队。

高潜力后续管线也已成型:除TROP2、HER2靶点外,公司还布局了备受关注的Claudin 18.2 ADC SKB315(在胃癌、胰腺癌中潜力巨大),与默沙东合作的SKB410、SKB535、SKB571,以及采用新型技术开发的创新ADC药物SKB518、SKB445、SKB500、SKB501等。非偶联药物领域则拓展了SKB336(FXI/FXIa单抗)、A296(STING激动剂)、SKB378(TSLP单抗)等,目前管线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等多个领域。

身处竞争激烈的红海,尽早布局下一代技术是保持优势的关键。科伦博泰正积极投入下一代药物偶联技术,如与默沙东共同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ADC(SKB571)、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合作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SKB107)。

纵览其管线布局,已经显现出一种“利用与探索”(Exploitation and Exploration)并行的成熟战略:“利用”成熟技术和商业化产品获取近期收益,再将资源投入“探索”未来可能带来颠覆性回报的新技术。这种平衡“当下现金流”与“未来竞争力”的模式,正是 Biopharma 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能力。

全球竞争力: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质变

回过头看,科伦博泰之所以能赢得医药巨头默沙东的青睐,既是前瞻性研发布局与高效临床运营的必然结果,也源于其在偶联药物领域构建的深厚护城河。

作为中国首批、全球少数建立了一体化DC药物研发平台的生物制药公司之一,科伦博泰自主开发的OptiDC™平台覆盖药物发现、开发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可对偶联药物的抗体、载荷、连接子三个关键组件进行系统性设计与优化,支撑其快速迭代出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候选药物,并在竞争红海中占据身位。

OptiDC™平台的技术优势已被佳泰莱®卓越的临床数据验证:在三阴性乳腺癌领域,3期临床研究显示,sac-TMT将患者的mPFS从2.5个月显著延长至6.7个月,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8%;而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针对EGFR-TKI和化疗后进展的患者,sac-TMT治疗组较多西他赛组ORR提升近3倍,mPFS延长了4.1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70%,成为全球首个肺癌适应症获批的TROP2 ADC。Sac-TMT以“同类最佳”的潜力证明了OptiDC™平台的价值。

坚实的临床数据是与默沙东合作的最有力筹码,而后者给出的反馈,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堪称中国生物药对外授权的典范——默沙东的投入远不止于资金,其对科伦博泰产品的认可还切实体现在临床开发上。目前,其正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达14项针对sac-TMT的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覆盖乳腺癌、肺癌、妇科肿瘤、胃肠道肿瘤等多个高价值适应症,这种“All-in”的资源投入,正是对产品潜力最大的信心投票。

面对“药王”Keytruda的专利悬崖压力,默沙东迫切需要下一个增长引擎,选择与科伦博泰深度绑定,预示着在这位全球医药巨头眼中,中国的顶尖生物医药公司已从“追随者”转变为可以依赖的“创新药引领者”。

结语:从希望到巨头,进化之路清晰可见

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进化,从来不是规模的简单扩张,而是“以创新盈利反哺创新”的闭环形成。

当下,科伦博泰正站在转型的关键门槛上:商业化能力验证其价值兑现的确定性,梯队化管线保障其增长的可持续性,而全球合作则奠定其行业话语权与市场空间。

可以看出,科伦博泰正行驶在一条不可逆转的快车道上,即将完成其从一家备受赞誉的“Biotech”到一家全面整合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Biopharma”的进化,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业的转型标杆。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周刊 9粉丝    647作品 关注 职业投资人之选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