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半价理想”赢麻了:零跑首传盈利捷报

“半价理想”赢麻了:零跑首传盈利捷报

车壹条 2064浏览 2025-08-20 IP属地: 未知

“不一样”的零跑,迎来了首次半年期盈利。

8月18日晚,零跑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上半年交付221664辆,同比增长155.7%;实现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净利润3303万元,首次实现半年期盈利;综合毛利率14.1%,较上年同期的1.1%提升13个百分点,至历史新高。

资本市场的反馈同样积极。财报发布次日,零跑汽车涨幅达到7.63%,创上市以来股价新高。

从产品与品牌定位看,零跑可谓造车新势力中的“性价比独苗”。真正长期坚持高性价比路线并做成规模的新势力并不多,相对而言,蔚来、理想主打高端,小鹏虽强调性价比但科技属性更强、并非极致低价路线。在这样的对照下,零跑的路径更具特殊性。

当然,半年期盈利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价格战与“性价比之争”仍在加剧,主流大厂正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优势对10万至20万元价格带降维打击。零跑既要守住现有性价比护城河,也需要在产品与品牌上“向上走”。

唯一跑通“性价比”路线的新势力

相比换电起家的蔚来、增程路线的理想,零跑的标签似乎只有“性价比”。事实上,零跑是这一细分定位中坚持至今并取得规模的唯一新势力车企。

咨询机构杰兰路发布的品牌档次指数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65个汽车品牌中,属于“经济品牌”档次的仅有零跑和蔚来的子品牌“乐道”两家新势力,其余均为传统车企或大型车企旗下的“大厂新势力”。考虑到乐道是蔚来主攻大众市场的第二品牌,零跑成为真正以高性价比著称的新势力“独苗”。

从价格体系来看,零跑的平均售价远低于其他新势力。今年上半年,零跑新车交付均价仅约14.85万元。目前零跑在售车型中最贵的是中大型SUV零跑C16,官方指导价为15.18万至18.18万元,顶配也未超过20万元。可以说,零跑是新势力中唯一一家没有“高端车”的公司。

事实上,新势力选择不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并非没有道理。对于汽车产业而言,规模效应至关重要,如果缺乏规模优势,从生产成本到原材料议价都难以占据优势地位。这也是新势力在“价格战”中难以与大厂抗衡的重要原因。

不过,零跑能够在几家大厂的竞争中实现突破,离不开其在产品层面的持续打磨。

从产品战略角度来看,零跑创立之初,负责打头阵的是S01与T03这两款产品——一款是小型电动双门轿跑车,另一款则是纯电微型车。两款产品一个市场非常小众,另一个则竞争激烈且利润空间更加有限。

不过,零跑很快转向主流市场,集中精力打造了C10、C11、C16等几款SUV车型,并迅速补齐了增程版车型,以满足更广泛的用户需求。从市场选择来看,零跑的转身颇为明智——SUV是新能源消费者偏爱的主流细分市场,而增程式则兼顾了续航与成本的平衡。

而在当时,另一个主打性价比的新势力哪吒汽车却将重心放在轿车哪吒S及轿跑车型GT等车型上,SUV产品全部集中在小型、紧凑型车型上,首款中型SUV哪吒L则在2024年才正式推出。

同时,从产品本身来看,零跑对于“感知价值”的把控十分到位,即便价格不超过20万元,“冰箱 彩电 大沙发”等家庭用户偏好的配置一个不少。甚至,此前难以下放至20万元以下车型的激光雷达也被零跑带到了10万级车型上。

当然,高性价比不仅来自于表面的“堆配置”,更源于深层的成本控制能力。零跑走的是一条“全域自研+深度垂直整合”的路线,在三电核心部件到电子架构等关键技术方面均掌握自主研发能力,这为其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

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曾指出,“设计是降本的主要原因,其次才是大规模量产,单靠大规模量产来降本是弯路”。从零跑的案例来看,这一观点在汽车行业同样适用——通过技术设计和垂直整合来降本,比一味依赖规模摊薄更为有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传统车企虽然体量庞大,却在价格竞争中难以超越一些造车新势力。

概括而言,零跑更像是“轻资产版”的比亚迪。比亚迪通过产业链纵深的深度垂直整合,以自产与外供降低核心部件成本;零跑则剔除更多上游重资产环节,把资源集中在研发与架构侧,通过“设计降本”“平台通用化”等方式实现系统层面的成本优化。

Stellantis、一汽等传统车企纷纷选择与零跑进行合作,也能从侧面印证,零跑在“降本”技术方面,确实具备“真功夫”。

向上突围与出海仍是关键

零跑实现盈利的关键因素,除了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外,还有一些额外因素。

财报显示,上半年营收提升除了销量因素外,还包括战略合作带来的收入增加。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零跑在一季度收到了来自Stellantis的3亿元“技术服务费”,并贡献了2亿元毛利。如果扣除这些临时性收入,零跑汽车业务自身的长期盈利能力仍需进一步观察。

同时,从市场情况来看,价格战的范围已从“卷价格”扩展到“卷价值”。今年年初,多家车企相继提出“智驾平权”概念,加速推动辅助驾驶的普及。零跑部分车型虽在硬件上已做好准备,但在软件能力、功能覆盖与体验稳定性方面与第一梯队仍存在差距。

在今年3月的财报 电   话 会上,零跑表示将把智驾团队扩充至600人以上,并在年内投入8亿元以上。但与头部大厂相比,这一投入规模仍存在不小差距,想要进入第一梯队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因此,对于零跑而言,在中低端市场前景仍不够明朗的情况下,向上“突围”与出海仍然是关键所在。

在8月18日晚间的财报  电   话 会中,零跑汽车透露,D系列产品最快将于今年10月亮相,并在明年一季度上市,涵盖MPV与SUV产品。据了解,D系列将成为零跑首款冲击30万价位的旗舰产品,首款车型将是一款全尺寸SUV。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还有传闻称,零跑将与华为展开合作,旗下车型有望搭载华为ADS辅助驾驶系统。如果该传闻属实,D系列则将是最有望搭载华为ADS方案的零跑车型,这对于志在冲击高端市场的零跑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海外市场方面,零跑在  电  话 会上表示,B系列车型将率先在欧洲投产,并在Stellantis的协助下加速扩张。当前,Stellantis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已下线首台C10 OTS(工装样件),零跑计划于2026年底前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

同时,在销售网络方面,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已在欧洲、中东、非洲与亚太等地30个国际市场建立了600家兼具销售与服务功能的网点。

写在最后:

从某种意义上说,零跑更像是当年闯入手机市场的小米。

“消费平权、高配低价、成本革命”这些标签,同样适用于零跑。赛道与周期虽不同,但二者的共性在于,不是靠参数碾压对手,而是以系统化的方式改写了成本模型,为新玩家颠覆既有市场格局创造了机会。

然而,小米手机今天遇到的高端化难题,零跑同样绕不过去。当一家企业、一个品牌长期成为“性价比”的代名词,那么它的高端故事便很难讲通。如何在保持性价比优势的同时实现品牌向上突破,将是零跑未来发展的关键命题。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壹条 9粉丝    728作品 关注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新媒体。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