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们从乘联会获取到了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1.9万辆,同比增长5.9%。其中,轿车市场8月份销量为90.4万辆,同比增长2.3%,呈现出新能源车强势崛起、传统燃油车努力坚守的态势。下面,就和圈哥一起来了解下吧。
具体来看,8月轿车销冠再次被星愿拿下,销量达4.6万辆。星愿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型,凭借其出色的续航能力、智能化配置和小巧灵活的车身,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新能源轿车市场中脱颖而出,连续5个月夺得第一。
紧随其后的宏光MINIEV以3.78万辆的成绩位居第二,作为纯电车市场的常青树车型,它以亲民的价格以及较低的使用成本,成为了很多上班族城市代步的首选,在细分市场上的确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潜力依旧很大。
除此之外,小米SU7也进入榜单前十,作为一款均价超21万元的车型,它在8月份交付了1.98万辆新车,成绩确实不错。不过,该车8月销量环比下滑了18.85%,再加上同级竞品越来越多、之前积累的订单消化殆尽,压力也给到了小米。
许久没有上榜的特斯拉Model 3同样有惊喜,8月销量为1.77万辆,环比排名大幅上升二十位,成功跻身榜单前十。作为特斯拉的主力车型,Model 3凭借在续航、辅助驾驶等方面的优势,成为了中国市场上为数不多热销的美系纯电车。
在新能源车大放异彩的同时,传统燃油车也有不少经久不衰的车型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轩逸就是其中的代表,8月份以2.76万辆的销量排在了第三位,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十多年的经典车型,轩逸经过多次迭代,凭借舒适的乘坐体验、可靠的品质以及不错的燃油经济性,深受家庭用户的认可。
朗逸同样表现不俗,8月份销量达2.43万辆,排在榜单的第五位。凭借大众品牌的影响力、成熟的技术以及较为全面的配置,朗逸在国内轿车市场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对于喜欢德系车、预算又在10万元左右的消费者来说,它几乎就是最好的选择。
除朗逸外,大众其它车型同样在8月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速腾以1.9万辆的销量位列第八,迈腾销量为1.69万辆排在第十一位,而帕萨特也有1.86万辆的销量。它们凭借着口碑和扎实的底盘调校,在紧凑和中型轿车市场中,吸引着不少注重驾驶质感和品牌的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是,插混车型在8月份也有不错的市场表现,成为连接纯电与燃油车的重要力量。具体来看,秦PLUS DM-i销量为2.64万辆,排在第四位;秦L DM-i卖了1.67万辆,而海洋网为代表的海豹06 DM-i销量达1.46万辆,成功跻身第十五名。
在圈哥看来,插混车型既有纯电车省钱的优势,又能缓解长途行驶的续航焦虑,在油耗、动力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满足了消费者对经济性与动力的双重需求,因此销量一直比较稳定。
从8月份轿车销量榜单可以看出,新能源车型无论是纯电还是插混,都在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而传统燃油车凭借经典车型的口碑,仍在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轿车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长安启源A07,15万级“六边形战士”
9月7日,欧洲汽车产业的核心舞台——德国慕尼黑国际汽车展(IAA)迎来一场关乎行业未来的深度对话。由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主办、宁德时代支持的“全球电池循环经济高端论坛”在此间举行,汇聚了宁德时代、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巴斯夫等全球汽车产业链领军企业,以及全球电池联盟、欧洲电池联盟......
有点惊到我了!15万级的深蓝S07直接把华为乾崑ADS 4 SE焊死在全系
交付不是终点,而是问界M8纯电版兑现承诺的起点。
20万内唯一插混,星海V9登陆慕尼黑车展!
权益售价19.79万起,全新智己LS6上市,不担心馈电的增程SUV
国民女神与新豪华座驾的精准碰撞!
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售价17.98万元起
新股东深圳翔飞入局,威马复活计划能否兑现?
限时优惠价16.38万-20.18万元,智能电混四驱轿车领克10 EM-P正式上市
前几天的那张预热背影,今天终于揭晓了,#高圆圆代言腾势N9#,将于9月17日重磅上市。
“油电同智”战略下的关键落子:全新速腾L如何杀出智驾重围?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亮相慕尼黑,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巴斯夫共话汽车产业绿色变革
比亚迪“大五座天花板”方程豹钛7火爆上市,售价17.98万元起
三尺讲台育桃李,广汽礼遇谢师恩。在这个充满感恩与敬意的教师节,广汽昊铂面向教师群体推出专属购车关怀活动,切实降低教育工作者用车成本的同时,也通过场景化配置解决了他们的出行痛点。#三尺讲台育桃李广汽礼遇谢师恩 #教师节快乐
比亚迪携七款车型和核心技术亮相2025德国慕尼黑车展
岚图新时代旗舰SUV官图发布,霸气与科技感并存!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最新乘用车市场销量情况,2025年8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99.5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增长8.2%;今年1-8月累计零售1474.1万辆,同比增长9.5%。
全球能源循环计划亮相慕尼黑,共促汽车产业绿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