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刚过不久,车市却率先迎来了“惊蛰”。
2月10日晚,吉利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在与沃尔沃汽车管理层进行初步讨论,以探讨通过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
重组后的资产将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
要知道近两年整体环境收紧,车市持续下行,像2019年车市便以整体百分之七的负增长收尾,吉利与沃尔沃在这个阶段传出可能合并重组的消息,无异于平地起惊雷。
若这一事成行,意味着什么呢?吉利汽车或将成为市值3000亿,销量有望300万的汽车巨头。
如今,吉利汽车的市值约为1200多亿元人民币。沃尔沃汽车的估值为160-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2088亿元。
也就是说,重组双方目前的合并市值最高能达到3000多亿元。
另外,吉利汽车2019年总销量为136万辆,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则为70万辆。两个品牌合并后的保守年销量已稳定突破200万辆,下一步则是必然是向300万辆进发。
要知道,市值达到3000亿,销量达到300万对车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相比之下,A股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集团的市值为2500多亿元。这也意味着,若本次重组成功,吉利和沃尔沃将有望超越上汽集团,组建国内市值最高的汽车集团,甚至和福特汽车不相上下。
显然,整合之后的吉利汽车将加速追寻大众、丰田的脚步,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汽车巨头。
尽管吉利汽车在公告中称这一整合仅属初步性质,也没有时间表,可能并不一定进行,仍然引起了资本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就像投资银行摩根大通在研究报告中表示:若交易落实,这将是中国汽车历史上的里程碑。
▍吉利与沃尔沃的十年缘分
吉利与沃尔沃的故事,要从十年前开始说起。
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最开始的时候,为了保护沃尔沃品牌,吉利有意淡化对其的影响。
就像李书福曾说的: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两个品牌保持了相对独立。
双方的合作,终于在几年后开始紧密起来。2012年,双方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联合开发一系列环保发动机和小型车平台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技术。
2013年,吉利控股集团欧洲研发中心CEVT投入运营,其研发的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充分发挥了沃尔沃汽车和吉利汽车的协同作用。同年,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在华合资公司。
2017年,吉利与沃尔沃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分别是吉利-沃尔沃技术合资公司和领克汽车。其中,技术公司通过相互授权的方式,实现了新车架构模块、清洁动力等领域的技术共享,领克汽车则是吉利汽车品牌向上的重要标志。
2019年,吉利与沃尔沃宣布探索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的可能性,让双方在研发、生产、采购以及运营方面的规模化效应进一步提升。
自从2010年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之后,经营困难的沃尔沃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市值上,与当年18亿元的收购价相比,沃尔沃的“身价”如今已经至少翻了10倍。
吉利也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开启了急速上升模式。在沃尔沃的技术协同下,吉利汽车从2010年的41万销量,增长为2019年的136万销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头羊。
十年时间,吉利和沃尔沃通过技术转让、联合研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技术共享,让吉利、沃尔沃甚至是领克汽车共同获益。而如今,吉利与沃尔沃或将合并重组的消息,无疑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的想象。
▍双方合并重组会带来什么
那么,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重组,到底留给了我们怎样的想象空间呢?或者说,这一举措,对于吉利与沃尔沃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和改变呢?
官方曾表示,双方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齐头并进。吉利和沃尔沃通过业务重组形成一个更强大的新集团,共同抵御外部风险、进一步体现规模化优势的同时,在“新四化”的联合研发上肯定将在更深入的合作。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说,希望通过此次合并,进一步强化集团的合作与协同作用,挖掘更大的增长潜力。
仅仅如此吗?显然不止是这样。
对于吉利来说,好处是多方面的。第一点便是市值的增长,有望缓解其资金压力。
就像我们知道的,近几年,为了打造一个类似大众、丰田的汽车集团,吉利开启了疯狂的海外并购计划。
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又一路并购马来西亚的宝腾、莲花,以及估值约90亿元美元投资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这些巨额的资金输出,除了依靠吉利自身的财务积累之外,也经常使用杠杆操作。
这也意味着,一方面要警惕股价下跌带来的对冲风险,另一方面,借来的钱始终还是要还的。
而2019年,随着全球市场的下滑,吉利汽车的股价已经从2017年的29.8港元,降至如今的15港元左右,市值也从最高点的2500亿港元跌落到1300亿港元。
因此,将沃尔沃这块优质资质纳入港股,将有助于吉利在资本市场注入一剂强心剂,提振股民的信心,从二级市场有效补充资金。
第二则是有助于吉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企,为吉利品牌的全球化扩张提供空间。
双方的合并重组,实际上也代表着双方将共享全球研发资源,让全球市场系统效应最大化,这实际上也是在加速吉利控股集团全球化的脚步。
比如说,合并后的吉利汽车能够借助沃尔沃汽车在欧洲和美国的基础,加速出口和国际化,既能够在中国市场的主战场里保持优势,也可以迅速将触角延伸到全球市场。
近十年中,吉利不仅是在疯狂的买买买,也在积极的布局。目前,吉利已经在全球拥有杭州、宁波、哥德堡、考文垂、法兰克福五大工程研发中心,以及上海、哥德堡、巴塞罗那、加利福尼亚、英国五大造型设计中心,形成了全球化研发体系布局。
随着合并重组的进行,双方可以进一步在研发、采购、制造等领域发挥协同作用,大幅降低成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这也是近年来许多跨国车企之间的战略合作方向。
第三则是吉利将迎来技术的蜕变,领克品牌也将拥有更多的机会。
自从收购沃尔沃以来,吉利技术与品质都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不过,受限于早先的合作协议,吉利只能使用沃尔沃转让的技术以及双方联合开发的技术成果,这显然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
但如果双方合并,不仅能够节省行政和管理成本,作为联合体的双方更能加速技术的合作交流,共享技术成果,而不会有太多的限制。
这就会使得吉利可以直接拥有沃尔沃更多的豪华车技术,将有助于吉利汽车迎来新的技术蜕变,在销量市场上更进一步。
当然,最直接的收益可能会首先在领克品牌上得到体现。领克汽车作为沃尔沃主导的品牌,一方面会在双方整合后率先得到更多的资源共享,产品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另一方面,沃尔沃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成熟的销售网络,也将成为领克进军海外市场,并成功站稳脚跟的重要保障。
那么,对于沃尔沃来说,双方合并重组的好处又会体现在哪里呢?
一方面是不必单独IPO进行融资。从资本市场引入资金始终是沃尔沃渴求的一个目标,且其一直在进行尝试。
2016年底,沃尔沃汽车发表声明称,通过发行优先股从瑞典投资者获得50亿元瑞典克朗的资本。此后又计划从中国投资者处融资5亿美元,以筹备未来上市。
但2018年这一议题遭到搁置。
按照沃尔沃在谋求IPO时的表述,其目标募股目标介于160亿-320亿美元,而当时的市场调查显示,投资者仅愿意为沃尔沃的独立IPO计划注入120亿-180亿美元的资金。
另有分析人士称,吉利方面对股权被稀释的担忧也是沃尔沃放弃独立IPO的原因。
但此次的合并,不仅将资产纳入吉利汽车香港上市公司,并考虑未来在瑞典上市,其实对沃尔沃来说便是一种“间接”上市的方式。一旦联合上市,沃尔沃便可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解决发展的资金需求。
另一方面,与吉利的合并,有望促使沃尔沃加速冲击一线豪华的进程。
从目前的销量来看,沃尔沃已经是继ABB与雷克萨斯之后,全球第五大豪华汽车品牌。2019年,沃尔沃汽车集团对外宣布了2040环境计划,重申到2025年将纯电动销量提升到全球销量的50%。
沃尔沃对未来发展定位与细节也做出了披露,其中便包括“全力向纯电动豪华汽车品牌转型”的计划。
显然,与吉利合并能帮助沃尔沃将中国市场的规模和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在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下,其将有机会成为比肩德系ABB的一线豪华汽车品牌。
总的来说,无论是对于吉利还是沃尔沃,此次合并若成行,都将是一次极大的利好。对于吉利或将带来品牌国际化与技术更新的双重“蜕变”,对于沃尔沃则是一次冲击一线豪华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的好机会。
而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或许会带来一个“中国大众”,且成为一个真正的跨国巨头,颠覆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
7月17日,2025“国台杯”弥勒太平湖汽车拉力赛新闻发布会在红河州弥勒市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隆重举行。赛事组委会、冠名商国台酒业、赞助方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车手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揭幕这场融合竞技激情与生态诗意的体旅盛会。发布会现场,赛事亮点、文化内......
猛士M817以全栈华为科技重塑智能越野新标杆
2025年上半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持续保持正增长态势,收获超8.5万新用户的认可,稳居进口豪华车销量榜首!品牌入华20年来累计用户超210万,以品质与温度赢得信赖。
7月18日,在吉利博越上市九周年之际,全新一代博越焕新而来,并首次曝光外观及内饰细节。新车采用“新中式美学”设计理念,通过长桥卧波·前格栅、长桥映霄·前贯穿灯、高山流水·音响氛围灯等源自中国南方古建筑的设计元素,将千年中式美学积淀淬炼为现代工业设计语言,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汽车领域焕......
林肯、保时捷召回超6000台进口车,涉及Panamera、Taycan、林肯领航员
炎炎夏日,高温对车辆的健康安全与操控安全构成双重“烤”验。烈日暴晒下,车内有害物质激增、爆胎风险上升,近期中汽中心将围绕用户夏季用车痛点进行夏季测试。作为雪铁龙全球战略车型
智野无界,猛士来袭!7月17日,武汉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强强联手,于“风华正猛——猛士M817技术发布暨新车预售”活动中,正式揭晓了中国豪华智能越野SUV的新篇章。猛士M817,这款集城市SUV舒适智能与越野车强悍性能于一身的豪华座驾,以32.99万元的预售价格,震撼登陆市场,剑指......
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腾势和个性化品牌方程豹亮相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现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文化走向全球。
实力霸榜!比亚迪上半年狂卖214万辆,国内海外双线飘红!
电动车能否做到“一毛钱一公里”,如果能的话为何还要选燃油车?
7月18日,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进入倒计时。在当天的仪式上,本届世运会火炬传递的主角——领克900与其专属涂装正式亮相,并交付成都世运会执委会。这不仅是火炬传递的重要载具揭晓,也标志着作为官方合作伙伴的吉利控股,其近500辆赛会服务车辆已全部交付到位,赛时交通保障服务的大幕同步拉开......
小米汽车“挖孔门”后深陷维权风波
成为东南亚首款实现“车内无安全员”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
在当前市场上,20万左右的SUV油车凭借良好的动力表现和实用性,依然是许多消费者的首选
6月份小型SUV销量出炉:比亚迪,吉利,其他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新能源汽车哪个好”?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表之一,长城汽车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旗下欧拉、魏牌、沙龙等品牌覆盖了从纯电到混动,从大众市场到高端科技的全方位需求。
谁说中式原创不行?新博越用9年打破偏见!
最近连续40℃高温,新能源车在高温环境下电池是容易出现性能衰减的,不少新能源车主发现续航缩水了,甚至看到电动车自燃的新闻。别慌!今天3分钟教会你高温天电池防护三大重点,全是干货!
2026款英菲尼迪QX50: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7月17日,第五届中国汽车质量技术大会在沈阳圆满落幕。这场以“数智焕新——新时代全球汽车质量管理”为主题的盛会,汇聚了国内外600余名行业专家、车企高管及供应链代表,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重塑汽车产业的质量标准。而作为东道主,华晨宝马以“AI定义未来高质量智造”的实践,成为全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