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到,长安再次迎来“换帅”。
本月初,有媒体率先爆料,长安汽车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领导调整。大意为,原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将离任,二号人物(原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将更进一步,接替张宝林挂帅长安。
一时间,上述消息在刷屏的同时,引发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6月5日,长安汽车正式发布公告称,根据上方决议,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将不再在兵装集团及长安汽车任职,另有任用。
一只靴子落地,进一步勾起了外界对于新任“继承者”的好奇。长安汽车新任董事长,是外界广传的朱华荣吗?
6月10日,长安汽车母公司中国兵装集团正式公布,长安汽车日前召开干部职工大会,会上宣布朱华荣出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任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至此,两只靴子均已落地,长安汽车“换帅”一事尘埃落定。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同的人和“吃瓜群众”,会有着不同的理解。
比如,经历过2017、2018、2019三年的“痛苦”调整期,长安汽车似乎在2020正在走出“至暗时刻”、迎来新一轮的复苏与发展。
尤其自主板块,长安和欧尚表现均可圈可点。
某种程度上,对于背负了三年巨大下滑压力的宝林总而言,这个时候算得上是一种“功成身退”。谈不上有多体面和出彩,但至少淡出的姿态,显得没那么难堪。
需要指出的是,之于有着百年基业的长安而言,与其前任徐留平(现任一汽集团董事长)一样,张宝林亦是“流水的兵”。谁都不可能在这个位子上,一直坐下去。
1962年出生的张宝林,今年也已经58岁,离国企领导人法定上的退休年龄不过两年时间。
他把自己的“前半生”都献给了长安汽车,这个时候被上级主管部门调离并获得“升迁”,对于他的仕途而言,不失为更进一步。
只是人走了,其在这个位子上执政的“功”与“过”,难免要被外界拿出来评一评说一说。
直观层面来看,过去这三年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可谓十足的“低谷期”。
从合资板块的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再到自主品牌的长安乘用车,近几年的市场销量表现不可谓不糟糕,长安福特更是从当年行将冲刺百万辆级规模,快速陨落到了不足20万辆水平。
以造小车见长的长安铃木,更是于2018年被迫退出了中国市场,长安PSA也因经营不善被合资双方纷纷抛售股权放弃。
一句话,过去这三年曾经的“自主一哥”长安汽车,可谓自主、合资板块腹背受敌,销量及营收均跌入谷底。
这些也是张宝林最饱受外界诟病的地方,毕竟对于外界而言,你做的好与不好行不不行,具体原因与过程少有人在意,大家更看重的是结果。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和朱华荣一样,张宝林也是一位十足的“长安老人”,和长安几十年风雨同舟一路从基层干到企业一把手的位置。
尤其在2009年开始升任长安汽车总裁、2014年升任长安汽车集团总裁之后,张宝林也一度亲自助推和见证了,长安不止一轮的快速发展。长安过去取得的这些成绩,张宝林功不可没。
此外,关于2017年9月从前任徐留平手中接棒,徐留下的究竟是否是一个“烂摊子”,一段时期以来业界也存在较大争议。
要知道,在2017年张宝林接任一把手时,长安汽车已经显露出了“颓势”。
从另一个角度,张宝林执掌长安的这几年,车市大环境也有了本质上的变化。
从过去的高增长、中高速增长,迅速转为了低速增长甚至负增长。传统的汽车行业,也正面临“新四化”产业变革浪潮的冲击。
而这些大环境上的变化,已然不是一个车企领导人所能掌控和决定得了的。
所以辩证地来看,张宝林掌舵长安汽车的这三年,很难说功与过谁更多一些,就看每个人怎么理解了。
所谓是非功过,留予后人说。
不论上方是基于怎样的考量,才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对长安进行了此轮人事调整。
对于刚刚从“老搭档”张宝林手中,接过帅印的朱华荣而言,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要知道,此前朱华荣更多的是给长安汽车自主板块进行站台和代言,而成为一把手董事长之后,朱华荣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势必会要往合资板块进行大幅倾斜。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合资板块的长安福特过去较长一段时期里,一直充当着长安汽车销量、尤其利润核心引擎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财报显示,长安汽车亏损高达26.47亿元人民币,这是长安汽车上市23年来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长安汽车也直言不讳:“主要由合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所致”。简而言之,过去一直充当长安“利润奶牛”的长安福特,近几年表现越来越欠佳。
而长安福特这类合资板块业务能够企稳回升,极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中方长安这边,也有赖于外方福特那边。
事实上,纵观近几年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样出现了自主品牌类似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系、德系等强势品牌愈发强势,法系、韩系,以及福特这号美系车,则愈发弱势。
按照朱华荣的话来说,即“强者愈强、马太效应越发明显”。
另一方面,虽说为了应对汽车产业“新四化”变革,长安汽车近两年越来越注重新科技领域的投入,并且在2018年宣布正式开启“第三次创业”。
其中,以电动化、智能网联为核心内容的“香格里拉”、“北斗天枢”等宏伟战略相继出炉,意在抢占未来汽车科技制高点。
眼下来看,在智能网联化方面,长安汽车无论是车载智能网联体验,还是L2+、L3级别自动驾驶等技术,确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关的技术成果也陆续应用在了长安最新的量产车型产品上,获得了外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不过在非常重要的电动化领域,尽管长安相应的布局也很庞大,但站在外界及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长安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产品丰富度,还是市场销量层面,与一些领先的友商相比,也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
以上这些都是摆在朱华荣面前的现实问题,而晋升为企业一把手的他,接下来所要面对的挑战还远不止于此。
“全球经济大衰退已成为大概率事件,但是汽车行业要坚定信心、化危为机,在经济严寒的冬天里要活出春天的自信和勃勃生机。”
日前,2020重庆车展相关论坛上,刚接任长安汽车董事长没几天的朱华荣,在车市一片肃杀、且接下来依旧面临各种不确定性背景下,向外界发出了上述提振汽车行业信心的最强音。
朱华荣强调,强大的制造基础是长安转型的基础和优势,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和机遇,长安汽车将深化战略转型、坚定不移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变。
为此,长安汽车正在打造一个2000人的软件中心,更有力地助力长安实现从汽车从硬件向软件转型。
与此同时,朱华荣也明确表态称,长安接下来会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钻研技术、苦练内功的同时,并不断提升服务等软实力。
毋庸讳言,作为长安汽车新任掌门人,从二十岁出头算起,迄今已经在长安历练了34年之久的朱华荣,无论是对汽车行业整体、还是对长安汽车自身,均有着清晰的认知与思考。
纵使大环境不甚理想、且充满了多重不确定性,其依旧能给人直面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无疑是时下非常重要和难得的。所谓时下艰难,信心比黄金重要。
在这样一位乐观派掌舵者的带领下,长安第三次创业能否交出令人满意、甚至叫人惊喜的答卷?我们拭目以待。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顶流2年热销30万辆,新央企新启源成就不凡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央企科技+用户思维: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迈入新阶段......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让创新所得被声浪裹挟,车圈怪事背后更复杂,流量背后有推手,请珍惜每个行业破风者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最新《财富》中国500强:赛力斯凭AITO问界品牌强势增长成跃升幅度最大企业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近些年在新能源浪潮下,大多人只看到了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却殊不知曾靠着合资品牌征战市场的国营车企也已经积蓄起庞大的力量。特别是东风汽车,先后推出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都是拥有各自的爆款车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携手华为乾崑智驾,让市场对豪车、好车必配华为乾崑的技术趋势充满期待。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乘龙卡车发三张海报进行回击、东风高管支持维权,央国企气质很硬
尽擎探索 驰骋天地 美孚1号™携手吴彦祖演绎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