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仅仅是时间问题。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电机、电控,即三电系统是最核心的技术,而人们普遍关注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等原因,电池屡屡出现在聚光灯下,电机、电控组成的电驱系统则是经常被忽略。其实,它的重要性完全不输电池,它是车辆行驶的执行机构,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舒适性能,甚至决定着汽车的构造,其技术水平直接关乎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实力如何呢?
8月11日,AM车镜参与了对长城汽车蜂巢电驱动副总经理李义兵的专访,作为科技长城新能源领域专家天团中的一员,我们从这位电驱动技术专家的口中,得窥长城汽车在电驱动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电驱动领域的百家争鸣与集中效应
曾经,电驱动系统并不精致,电机、电控、逆变器、减速器等部分是分开组装的,再通过线束连接,这就造成了占用空间大、使用线束多以及高能耗等问题;于是,后来有企业就将电机和减速器与车桥集成在一起,形成了二合一的电驱动桥,但仍不够紧凑简洁;之后,三合一及多合一开始出现,如博格华纳、采埃孚、特斯拉等就采用了将电机、电控、减速器等部件与车桥相结合的办法,使得电驱动系统的结构紧凑、重量轻、用线少,节省大量车身空间和材料,而且耗电低,续航更长。而缺点则是对散热技术要求高,一旦出现故障,维修难度大。
可见,集成化虽然好,但得会“拼”,设计和技术不过关,勉强拼凑到一起,不但做不到小而精,反而会生产出一堆故障率高的产品。
好在中国是稀土大国,因为这项材料优势,中国的电驱动企业在主流产品上并不比国外企业差。据统计,国内的电驱动生产企业超过200家,出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我们已经是驱动电机生产大国。
不过在顶部产品上,即高功率半导体产品方面,欧美及日本产品依然占据优势市场份额,集中度高达90%。而且,国内企业在SiC(碳化硅)材料及器件方面的研究时间尚短,与国外差距较大。
那么作为电驱动产品生产大国,就只能生产中低端产品吗?我们离驱动电机强国还有多远?借着这次访谈的机会,我们和长城汽车蜂巢电驱动副总经理李义兵聊了不少干货。
从A00级到中高端 先进产品密集量产
产品方面,长城蜂巢电驱动“主要产品有35-45kw三合一电驱动系统,110kw三合一电驱动系统,130kw两档三合一电驱动系统,150kw偏置式同轴电驱动系统,200kw行星轮式同轴电驱动系统,以及混动专用变速器里的电动机、发电机及双电机控制器”,李义兵介绍。
AM车镜梳理之后发现,长城电驱动的产品已经覆盖了A00级、A0级、A级、中高端乘用车、商务车,以及2.2t以下皮卡、厢货等纯电动车型,还有混动专用的DHT驱动系统可应用于增程EV、HEV混动车型。可以说,已经实现了新能源车型的全覆盖。
从技术水准上来看,以适用于中高端乘用车、商务车等多种车型的行星轮式同轴电驱动桥为例,其电动机最大峰值功率为150KW/200KW,最大峰值输出扭矩为300Nm/450Nm,最大转速为10500rpm/13000rpm。除此之外,它还具备结构紧凑、易于整车布局、NVH性能优异、少油量等优势,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从有效比功率方面看,《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提到,驱动电机的发展目标:2020年乘用车有效比功率达到3.5kW/kg以上,而长城蜂巢电驱动的150kw三合一集成系统驱动电机有效比功率达5.6kW/kg,超出目标值60%,这得益于其采用的“扁-Hairpin“黑科技。
总而言之,作为国内电驱动产品技术自主创新的先锋军,长城蜂巢电驱动已经成为一个具备国际先进研发和制造水平的电驱企业。
长城汽车8年磨剑 蜂巢电驱动志在未来
长城蜂巢电驱动的异军突起并非一蹴而就。据李义兵介绍,蜂巢电驱动最初始于2012成立的电机项目组,建立之初就瞄准了世界先进的电机和控制器技术,沉下心来搞研发。2015年试制出第一台H-pin驱动电机,并在控制器方面开始进行SiC(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开发。2016年并入当时的传动研究院,同年开发出电机、减速箱、控制器集成的三合一产品。2017年成立了奥地利研发中心。2018年蜂巢电驱动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成立独立的公司,同时在江苏扬中开始建立自己的生产工厂。
现如今,蜂巢电驱动已经拥有三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保定、奥地利的维也纳和上海,拥有一支三百余人的世界级电驱动技术研发团队,试验楼总投资近1.5亿人民币,占地面积6500㎡,具备防静电,恒温恒湿恒压等功能,拥有国内一流试验验证环境。
除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拼搏精神,对研发过度投入更是长城汽车的特色,正是因为如此,长城电驱动才能后来居上,具备与跨国巨头分庭抗礼的实力,根据规划,截至2025年,长城蜂巢易创电驱动产品产能规划50万套。
“电驱动系统主要的发展趋势是高效率、小型化、轻量化、低成本等”,李义兵认为,由于集成程度越来越高,“电驱系统的冷却和热管理技术是下一阶段研发重点”。
而且,对于下一代产品的技术,长城蜂巢电驱动也已经有所储备,“SiC(碳化硅)因为开关损耗低、工作温度高,有利于提升系统性能(效率、扭矩等),但其成本是硅IGBT模块的3-5倍,大规模应用预计在2023年,我们也将应用于我们下一代电驱动系统中”,李义兵介绍。
对于未来的技术创新趋势,蜂巢电驱动也保持着关注,比如超级铜线技术、超级硅钢技术、碳基芯片技术等黑技术,虽然可以实现产品性能的跃进,但却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才能实现。
AM车镜总结:
2009年,国家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时光飞逝,近日,中汽协预计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为110万辆,市场增速之快为电动化时代的到来擂响了战鼓,这也为三电系统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长城汽车电驱动来说,当前的优异成就只是其向全球汽车行业金字塔顶端迈进的阶梯,我们也期待长城电驱动能够在未来占据电驱动技术的制高点。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顶流2年热销30万辆,新央企新启源成就不凡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央企科技+用户思维: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迈入新阶段......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让创新所得被声浪裹挟,车圈怪事背后更复杂,流量背后有推手,请珍惜每个行业破风者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最新《财富》中国500强:赛力斯凭AITO问界品牌强势增长成跃升幅度最大企业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近些年在新能源浪潮下,大多人只看到了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却殊不知曾靠着合资品牌征战市场的国营车企也已经积蓄起庞大的力量。特别是东风汽车,先后推出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都是拥有各自的爆款车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携手华为乾崑智驾,让市场对豪车、好车必配华为乾崑的技术趋势充满期待。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乘龙卡车发三张海报进行回击、东风高管支持维权,央国企气质很硬
尽擎探索 驰骋天地 美孚1号™携手吴彦祖演绎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