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末,疫情的阴霾尚未散去,一场有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圈地”大战再度打响。这一次,过去十数年中多次改变了传统行业生态的互联网力量,瞄准了“菜篮子”。
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六大门派”,联手围攻社区买菜的“光明顶”,众多地方资本扶持下的区域性团购买菜平台也纷纷上线。深度依赖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消费群体,疫情催生的对无接触购物的需求、躁动资本拿出了足够诱人的真金白银,似乎都预示着一场传统菜市场模式的颠覆,老百姓菜篮子来源的改变。
当舆论关注菜市场商贩在资本野蛮人挥舞的大棒下艰难生存时,来自高层的声音让这场互联网资本的盛宴不再狂欢。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前者让普罗大众重新认知了阿里构建的蚂蚁金服体系,后者则对互联网资本秩序做出了明确界定。
有国内媒体在报道中援引高层观点,一方面肯定“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壮大,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深刻指出“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日益凸显,出现了限制竞争、赢者通吃、价格歧视、泄露个人隐私、损害消费者权益、风险隐患积累等一系列问题,存在监管滞后甚至监管空白。”
另有业内专家接受国内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国内资本过多聚焦于流量变现而不注重原创性和基础性创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没有把资金投入到基础科学研究上去,而是在流量争抢和‘最后一公里应用’上搞名堂。”
深谙流量哲学的互联网平台自然之道,衣食住行是今天数字化生活模式下使用频次最高的流量原地。衣所代表的快消品市场已经被各大互联网企业所瓜分,住在房住不炒、总量控制的原则下也没有多少流量空间。
所剩下的食和行自然是流量香饽饽,如果说无序扩张的资本瞄准的是菜篮子背后的民生领域。那么,站在一元复始的时间节点上回望,汽车出行行业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资本的无序扩张也成为影响产业肌体健康的蚀骨之蛆。
对汽车出行行业而言,过去的2020年是上、下断档,前、后割裂的一年。
2020年上半年,面对客单量急剧下降,共享出行行业巨头也招架不住,滴滴一度关闭了司机招募端口,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媒体报道中被解读为“共享出行寒冬”的征兆。
进入到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共享出行迎来了一波小阳春。看似井喷式的发展带来的却是更深层次的“危机”。
轻资产运营模式被争相效仿,共享出行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各类共享出行APP如雨后春笋。
百度、高德、美团等大流量平台也加速布局,以高德为例,不完全统计,高德地图打车功能模块下便整合了近30余家共享出行平台,百度、美团等流量平台也有数家到十数家不等的共享出行平台入驻。2020年底,滴滴花小猪上线,让这场资本扩张下的汽车出行大战瞬间白热化。
除了上述各类创业公司、大流量平台的迅猛发展,区域市场也孵化出了大量的共享出行公司,其中部分影响力较强的平台开始跨区域渗透。此外,汽车厂商主导的共享出行平台崛起,不仅三大汽车央企主导了T3出行平台,以北汽、广汽传祺为代表的企业同样将各具特色的出行公司推上竞争舞台。
疫情之后,缺失了防火墙的汽车出行行业,在资本野蛮扩张中涌现出五彩缤纷的肥皂泡。事实上,在汽车出行行业的版图扩张中,处处渗透着资本的野蛮。
早在2012年滴滴打车上线,同年快的打车也孵化完全,以高额补贴获取司机加盟、争夺用户活跃度的价格战便如火如荼。3年后滴滴快滴合并,Uber败走麦城退出中国市场,资本野蛮人取得阶段性胜利。
随后汽车出行市场经历了近乎“垄断”式的野蛮扩张,滴滴在巨额资本加持下快速攻城略地。汽车出行行业的无序发展也引起的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2016年《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就在政策和法规层面上给出了明确指向。
显然,资本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只需提供平台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成本支出,不用投入过多的成本就可以换来较高的收益,2020 年模式更轻的平台为了更短的时间内实现盈利,以低价方式迅速实现集客,价格战一触即发。
对此时的汽车出行行业而言,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无疑是一剂猛药,一副良方。是时候去思考一个问题,5G、AI、互联网等等花样翻新的技术创新,在资本加持下究竟应该塑造怎样的汽车出行行业?这绝不是只有少数人参与的财富游戏。
在曹操出行董事长刘金良看来,现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重塑出行行业的价格体系。“中国的出租车价格在过去十几年中鲜有上涨,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出租车价格也是非常低的。”刘金良表示,“想要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就不能放任低价低质的行为肆虐,必须建立可靠的价格保障机制,最大程度上实现司机、乘客、平台三者共赢。”
从具体实现路径上看,首先是出租车定价要尽快从政府定价转型市场定价,最大程度上激发司机、企业的活力。同时,对汽车出行行业中提供服务的出租车总量加以控制。刘金良举例,上海有6万辆出租车,实际上近万辆处于“没人开”的状态,资源严重浪费。最后是反对不经当竞争,这一点也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在汽车出行行业的题中之义。
无序扩张的资本搅乱了2020汽车出行市场,但毋庸置疑,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网约车行业的率先应用,以及5G、AI技术的陆续成熟,汽车业乃至整个出行行业的智能化趋势已是不可逆的潮流。
洞察汽车出行行业的新风口,早已产生的争论是时候划上句号,然后,迎来更好的业态……
文/祁佳博
2021年1月份SUV销量排行榜完整版新鲜出炉,榜单共统计了在售的273款车型。本月销量排在前三甲的车型全部被国产车占据,但貌似本田却是最大的赢家,销量排在前10名的车型中本田占了
在中国汽车市场曾经有一句名言,“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意思是在中国市场大众最受欢迎,但是放眼全球整个汽车市场,丰田却一直是老大。中国汽车市场之所以搞“特殊”,主要是先入为主的观
3月2日,胡润研究院在其官网发布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榜单显示,全球新增412位十亿美金企业家,总数达到3228人,创历史新高;中国以1058位十亿美金企业家领先于美国,增加25
捷豹路虎新任CEO Thierry Bollore去年走马上任之后,在春节期间发布了他所领导的捷豹路虎全球战略——“重塑未来”,此后捷豹路虎关于电气化转型的路线将走得越来越激进。这
伦敦2021年3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汽车行业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Keyloop今天宣布收购RAPID RTC和enquiryMAX,以将其一流的潜在客户聚合、潜在客户
3月2日消息,沃尔沃汽车公司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30年只销售电动汽车。因电动汽车销量激增,该公司加快了这一计划。沃尔沃预计,到2025年其汽车销售一半为纯电动汽车,另
对于2021年,张红依然保持着希望和期待,“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2021年继续拼搏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日前,一汽丰田旗下全新紧凑型轿车ALLION正式定名为“亚洲狮”,作为A+级家轿,其定位介于卡罗拉和亚洲龙之间,并将于3月29日正式上市。值得一提的是,ALLION的译名方式不同于
2月25日,2021款广汽丰田凯美瑞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10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7.98-26.98万元。新车基本延续了美版中期改款车型的造型,整体造型兼具运动和时尚感。新车未来将
今年1月11日,百度宣布与吉利控股集团展开战略合作,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而在3月2日,有媒体报道本次双方合资成立的集度汽车现出真身,该公司独立
2021年3月2日,长城汽车进行了柠檬混动DHT的全球首次拆解直播。这也是自去年12月柠檬混动DHT全球首发后,第一次以线上直播拆解的形式与大家见面。长城汽车技术副总裁宋东先携手清
3月开始,捷途X70的全新版本就正式上市了,整体的售价是8.59万-10.79万(5座版,6座和7座则加2000),相对于之前的版本,全新版本的捷途X70整体的外观、内饰、动力系统
2月25日,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宣布别克GL8陆上公务舱再度进化:旗下车型内饰工艺升级,同时652T豪华型及652T尊贵型两款车型新增干邑棕内饰配色,为用户带来更多元、更具品质感的
深圳2021年3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工业级存储方案领导大厂宜鼎国际(innodisk),持续推进海外市场,近期于德国Embedded World 在线展览中,连续推出五场
蔚来汽车在设计上完全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计,无论是外观的设计还是内饰空间的设计都体现了一个全新的汽车时代的来临,在动力设计和操控设计上除了给你无限的激情剩下的就是无尽的舒适,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蔚来汽车定义为造车新势力,更应该称呼它新能源汽车时代的领航者。
如今中级车市场鱼龙混杂,虽然几乎都是20万左右的定价,但实际成交价却分成了三六九等。目前能够做到既保持价格坚挺,又能有较高销量的中级车只有一款,那便是丰田凯美瑞。在刚刚过去的202
近日,2021年1月份轿车销量排行榜完整版新鲜出炉,榜单中共统计了187款车型的销量信息,涵盖了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几乎所有国产车与合资车,但纯进口车型并没有统计在内。与去年同期相比,
日本车厂本田、山叶以及欧洲车厂 KTM、Piaggio 联合签署一项协议,将共同开发标准化的可换电池系统,此联盟将会在 2021 年 5 月开始联合行动,预计到时会有更进一步的消息
狭长的大灯、低矮的车身,看着大街上奔流不息的车河,不难发现,如今的汽车长得越来越像了。在常人眼中,一辆车就是由四个车轮一个车壳组成,设计创新还能创新到哪里去呢?巴洛克式繁复汽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