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场跨越星空的试驾丨新出行试驾吉利星越 MHEV

一场跨越星空的试驾丨新出行试驾吉利星越 MHEV

新出行 3026浏览 2019-06-18 IP属地: 未知

在这次试驾吉利星越 MHEV 之前还是想和大家聊一下轿跑式 SUV 这一在21世纪才开始兴起的全新物种,不知道大家对轿跑式 SUV 的认识是在什么车上开始的?对于我来说我的轿跑式 SUV 的启蒙者就是宝马的第一代 X6 ,在这款车型的诞生之初这台车就引起了大家不小的争议,喜欢的人觉得很有创意,不喜欢的人觉得它是一款四不像车型…

星越-131.jpg到底轿跑 SUV 是四不像?还是全新领域?

虽然很多人持有反对意见,但是市场上的热销也侧面的反映了宝马开拓的这一细分市场的成功。而 X6 车型的成功也正是带领着各大车厂纷纷向轿跑 SUV 这一新物种发起进攻的号角,而在路上能见度越来越高的轿跑 SUV 也能看出这类“四不像”SUV 正逐渐的称为年轻人们的消费主力。

对于 SUV 很突破,对于轿跑 SUV 很保守

说了那么久宝马的 X6 还是回来说说这一次我们的主角-吉利星越。说起吉利星越这款车在它刚出现在工信部目录的时候非常运动化的外观就已经吸引到我了,我也一连好几天的发朋友圈去表达我对这款车的喜爱之情,甚至在代号仍为 FY11 的时候我就去猜测了命名,我一度以为这款车会用“锋越”这一锐利的名字,但到最后我没想到的就是这款车竟然用了一个更漂亮、更有文艺气息的名字-星越。

02.jpg

01.jpg

星越-3.jpg

星越-7.jpg

就像我刚刚说的一样,为什么在这个轿跑 SUV 那么受欢迎年代国内的车厂却不轻易的推出轿跑车型呢?其中原因其实之前@六也行 在星越的静态实拍文章中也说到过,虽然这类型车现在很受到年轻人们的欢迎,但是想要把这种融合了多种车型的优势的新物种打造出一个成熟的设计外观还是需要车厂的设计团队有非常深厚的设计功底,否则的话艺术品打造不成反而容易出现真正的“四不像”。那好在吉利作为现在国内的一线大厂还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车成为四不像的。

06.jpg

首先在车辆的前脸部分在整体设计上它并没有采用现在车企们爱用的凶狠进攻式设计,虽然车辆形态新颖但是在细节的勾勒上反而采用了保守的设计。如果说上周我去试驾的比亚迪宋 Pro 像是一位科技阳光的男孩那这次试驾到的吉利星越就更像是一位温文尔雅但却在眉宇间透露着一丝傲气的美男子。

07.jpg

其实在近几年我们都不难发现吉利旗下推出的全新车型在外观设计上可以说是一款比一款成熟,在我们认为吉利的设计将会受限于“回纹”前脸等家族式设计的时候吉利却会一次又一次的带来惊艳到我们的车型。几何 A 如此,星越也如此。

09.jpg

13.jpg

在细节上看其实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星越这款车的“吉利”味挺重的,最明显的自然就是星空回响式的中网设计,在前杠下方中央很明显能看到有一枚为 ACC 提供技术硬件支持的毫米波雷达。这也算是近年来上市新车们的常见配置了。而车辆的前大灯也相当有意思,矩阵式的 LED 大灯有自适应功能和光型调节功能,转向的时候还带有流水转向的效果,如此厉害的车头 LED 大灯来源是法雷奥所提供,从这些细节点处我们不难看出吉利对星越的重视程度。

08.jpg

11.jpg

12.jpg

作为一款轿跑式 SUV 车型,车辆的侧面设计是尤其的重要。设计师设计的时候稍有不慎的便会将车辆的整个外观比例所摧毁,这次在星越身上我能看到的设计首先就是保守的腰线。在车辆的下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吉利采用了一根一笔到底的主腰线,这样的设计虽不激进,但却可以避免比例失调的错误。而在主腰线的下方辅腰线中可以看到前轮的轮眉位置有稍稍的下沉之后有如光影般往车尾划过,这种动感的设计对于一款主打年轻的车型来说太符合调性了。

15.jpg

1.jpg

28.jpg
看看吉利星越 MHEV 车型的长宽高尺寸 4605/1878/1643(mm)轴距长度为 2700mm 这样的数据其实和同价位的车型对比下来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数据,但是在整车的设计上张力很足,甚至给到了我一种这车比宝马 X6 还大的感觉,但是仔细看看数据其实比宝马 X4 还要小。
14.jpg
17.jpg
18.jpg
16.jpg
19.jpg
27.jpg
星越-143.jpg全包边门框可以防止在这种天气下弄脏裤腿
在腰线往上部分就是溜背式轿跑SUV的设计重点,溜背式设计穹顶一旦设计过于靠前就会营造出一种“小货车”的感觉,若靠后车辆则会出现溜背不明显的问题。而吉利在星越身上明显就抓住了这个溜背应该何时溜以及怎么溜的最好时机。而在简单的下半部分和心思缜密设计的上半部分融合后得出来的结果就是车辆的线条处理十分流畅,而在整个后背“溜”完之后可以看到在尾箱末端位置还带有一个小小的“鸭尾”作为收尾,如此紧俏的设计确实不得不给吉利的设计师竖起大拇指。
26.jpg
20.jpg
星越-134.jpg整体车辆细节勾勒并不激进
吉利星越的尾部设计上同样没有采用过于激进的设计,在整体较为保守的设计中我最爱的就是车辆的尾灯,点亮后多线条的设计非常有未来感,虽然车辆的排量不大但是后杠下方的双边单出排气管设计在外观运动化上做的还是相当到位的。
21.jpg
星越-133.jpg细细品味能尝到这款车设计上的香甜
22.jpg
24.jpg
星越-113.jpg行李厢的默认高度稍高,但是可以自定义高度
星越-114.jpg车辆还有脚踢式感应尾门
精致中带着大胆 这样的内饰很合我口味
除了近年来外观设计到位外,在内饰的整体设计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吉利一直往着高端轻奢的风格走,虽然内饰的用料和做工都很到位,但是在整体设计风格上就好像有点太“套娃”了,基本上都是用较为笔直和锋利的线条作为设计语言。看久了难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而这次吉利星越主打运动风格的车型中吉利就为它带来了一套全新的内饰设计语言,硬朗的线条开始学会了转弯,不规则的线条带来更多的是如同艺术品般的优雅。
54.jpg
除了为美学而生的设计外车内的中控屏幕也微微的向驾驶员倾侧,这种设计在现在触屏操作占主导位置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驾驶者在行车途中对车机进行操作时候会轻松直观不少。而在车机的中控和仪表盘之间采用的黑色饰板在视觉上一眼望去会营造出一种连屏的视觉效果,我在上一次看到这种设计时候那台车是奔驰的 E 级。
星越-108.jpg这内饰、这质感我太喜欢了
吉利星越在中控 12.3 英寸屏幕内搭载了吉利旗下最新的 GKUI 2.0 智能生态系统,这个系统在使用中其实不难看出是基于安卓为底层开发的,易用程度以及反映速度上其实都和我们手里的手机差异不大,而智能语音助手“你好,吉利”在反应和功能中都算是目前智能车机中的第一梯队。
星越-106.jpgGKUI 2.0 算是目前市面上好用的车机系统之一
42.jpg
05.jpg
40.jpg
41.jpg
35.jpg
36.jpg
37.jpg
看过我以往的文章可能大家都知道我个人其实是对全触屏的车内操作不那么喜好的,因为确实在行驶时候触摸屏并不如传统按键式操作来的直观,那好在吉利星越在中控屏幕的下方空调控制等常见操作还是采用了传统的按键式设计,这点对于驾驶时候车主的盲操作相当方便。而在中控区域下方的空间内带有一个车辆的无线充电板,这个无线充电板在你下车的时候如果忘记带手机的话车辆的语音系统还会很贴心的告诉你手机没拿,非常人性化。
43.jpg
44.jpg
45.jpg
47.jpg
49.jpg
50.jpg
52.jpg
38.jpg
53.jpg
56.jpg
乘坐空间让人满意 处处细节处处惊喜
刚上文也说了现在吉利的车型是越来越重视车内的用料做工了。无论在皮质的选用、车内缝线的整齐度亦或是一部分网友们很关心的“关门声”这些对驾乘人员感受最深的细节点里面吉利都考虑的很到位并且用实际行动来和大家说“我真的有在用心造车。”
29.jpg
在车内的储物空间方面大家可能经常会觉得越多越好,但是个人认为储物空间足够就好,能让车辆的使用人员在上车之后轻松的找到放置饮料放置手机的位置足矣。而我这点小心思似乎吉利早已看透,每次在试驾吉利的车型时候放置合理的储物空间都让我觉得这是一台我认识已久的老朋友般贴心。当然,星越也不例外。
30.jpg
32.jpg
46.jpg
51.jpg
48.jpg
55.jpg
星越-96.jpg车辆后门板也可以放置两瓶饮料
星越-99.jpg后排中央扶手内杯架带有限位器
在乘坐空间方面身高 188cm 的我作为体验者在我坐到前排之后我将椅子调整至我正常的乘坐位置后我的头部空间剩余 4 指,表现算是优异。在保证了前排乘坐姿势不变的前提下我去到车辆的后排,调整好坐姿之后我的后排头部空间为 4 指,虽然在后排的头部进行了挖空的处理但是由于溜背式的造型确实影响到了一部分的乘坐空间,所以其实后排乘坐的时候后脑还是会接触到车顶。膝部空间一拳 4 指,这样的表现在同等级别的 SUV 中处于中规中矩的位置,毕竟这是一款轿跑型的 SUV 主打还是动感的外观和驾驭感。
星越-100.jpg我身高 188cm 进入车内
星越-101.jpg我进去头部还能 4 指,表现优秀
星越-102.jpg后排腿部空间一拳四指,同样优秀
星越-103.jpg后排头部前端可以有四指
星越-104.jpg但是末端就会顶到头了
星越-105.jpg中央地台有半个手机左右的凸起,对后排成员影响不大
除了乘坐空间外在这里我还想表扬一下的就是星越的前排座椅,当我坐上这张座椅的时候除了表面皮质的细腻打动到我外,厚实的乘坐感也让我感到惊喜。总的来说这张椅子其实面料还是偏软,但是乘坐下去整张椅子对我人的包裹性极为优秀,虽然在乘坐时候我有挪动的矿量,但是在车辆剧烈行驶的时候对我的支撑性以及包裹性都非常到位,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张座椅。
57.jpg
另外这张椅子有一个非常智能的设置,当车辆的车内温度低于 5 度的时候将会自动开启加热,而一旦温度高于 20 度的时候就会自动的将座椅加热接触,免除了前排驾乘人员对车辆的座椅操作,相当人性化。
58.jpg
星越-90.jpg坐垫侧方也有护翼
在星越的车尾箱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虽然这次试驾的车型是一台 MHEV 版本的车型,在打开尾箱后我们能看到尾箱的地台相当平整,空间上也相当不错。根据资料显示车辆的尾箱容积为 446L 而在后排进行 4/6 分拆完全放倒之后尾箱的容积为 1077L 对于一般我们的家用来说问题并不大。在尾箱地台下面车辆还放置了备胎和一些常用的工具,带备胎这点确实挺良心。
星越-115.jpg星越尾箱其实挺大的,一般出游不成问题
星越-121.jpg带有电动尾门
星越-117.jpg行李厢内部平坦
星越-118.jpg整体纵深优异
星越-119.jpg后隔板下方带有备胎和应急工具
星越-120.jpg备胎不是全尺寸的
48V 电机加入 抖动噪音仍有进步空间
在讲驾驶体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吉利星越 MHEV 的一些基本动力参数,这款 MHEV 车型搭载了一台 1.5TD 的涡轮增压引擎最大功率为 130 kW,峰值扭矩为 255Nm,这样的数据与一般 2.5L 左右的自然吸气引擎动力参数差不多。与这套动力搭配的变速箱是一具 7 速的双离合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在吉利星越 MHEV 车型身上还带有一具 48V 的电机组成了车辆的轻混系统。
59.jpg
25.jpg
那什么是 48V 轻混系统呢?48V 轻混系统可以看成是 12V 启停系统的升级版,增加了 48V 储能电池,48V/12V 双向 DCDC变换器、48V BSG 轻混系统等配置。而 48V 轻混系统的好处就在于在短暂停车的时候,启停系统进行工作,发动机处于关闭状态,48V 大容量电池利用储存好的能量可以维持车辆的电气正常运行,发动机可以随时快速的启动工作,而在提速的阶段中电机的辅助动力也可以进一步的保证发动机效率,实现保证动力的时候降低车辆的能耗。如果对这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成本低却更节能 解析 48V 轻度混动系统》这个链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查看。
105934s7o52jrsro0y037i.jpg
在这次的试驾环节中我们尝试了常规试驾的所有项目,首先我想说的是吉利星越在车辆的动态性能上可真的没有外观设计上来的那么动感,若单论车辆的线性程度的话我可以给出一个很高的分数,急加速的时候车辆换挡时机、平顺度等方面都基本上挑不出太大毛病,只是我这次试驾的 MHEV 版本车型在驾驶员的动态感受上缺少了一丝刺激感,整体过于平淡了。
星越-150.jpgMHEV 版本动力够用但不算强劲
而当车辆在行驶时候的溜车过程中 48V 电机带来的优势就出来了,在正常的红绿灯市区行驶溜车的时候引擎将会退出工作,即使车辆有 3~40km/h 的速度车辆引擎的转速也保持在了 0 转,而且引擎在退出工作的时候动静相当轻微。
60.jpg
由于 MHEV 版本车型并没有 PHEV 版本车型般那么强大的“电+油”操作,所以在整体驾驶上我个人还是比较建议不急不躁的去驾驶这款车型,虽然直线性能在加急加速的时候表现较为平顺,但是日常驾驶的时候车辆在红绿灯转变时候起油瞬间车辆的方向盘抖动相对比较明显,而且急加速的时候车辆的引擎噪音相对较大。
星越-123.jpg实话实说,我觉得星越 MHEV 不是这具引擎的最好调校
在第一次开到这款车起步的时候说实话我是有被“震”到,即使有 48V 电机的加入,但是 1500 转以下起步的抖动这点还是挺影响驾驶体验的,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这种抖动只出现在方向盘上,乘客还是感受非常轻微的,而且车辆速度上去之后整车的抖动控制算比较到位,只是我觉得这并不是吉利的最好调校,按照以往 PHEV 车型的调校来看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星越-153.jpg甚至在启停和 AUTO HOLD 启动的时候唤醒稍慢
变速箱快且聪明 享受轻松的驾驶感
虽然车辆的引擎方面我个人有一点意见,但是与这具引擎搭配的 7 速双离合变速就让我觉得非常到位了,整个变速箱的顿挫感控制的非常到位,用自动模式进行驾驶的时候无论是车辆的升档还是降档都呈现出一种又快又稳的表现,唯独在用手动模式强制降档的时候会感受到刻意拉高转速的冲击感,而在自动模式急加速变速箱也非常聪明,在用 40km/h 左右的速度大油门超车基本上在“下脚”的一瞬间变速箱就直接给我 4 挡切到 2 挡,这种“深入我心”知道我要干什么的感觉甚至做的比在宝马上搭载的 ZF 8速变速箱都要懂驾驶者的意图。
39.jpg
星越-128.jpg车辆变速箱优秀
吉利星越这款车型的方向盘助力采用的是电子助力系统,首先在上手方向盘的时候我能感受到这个方向盘的尺寸并不大,属于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大小和手感。在车辆开动起来的时候方向盘传递给我的“电子味”还是蛮浓厚的,排除掉稍重的“电子味”这一点的话,其实整个车的车头指向性,车尾跟上速度在同价位 SUV 车型里面都算是比较迅速,而方向回正力度也适中,日常在城区里代步驾驶非常轻松好开。
03.jpg
星越-126.jpg车辆整体开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而在车辆底盘方面星越底盘可是真的远不如外观激进。除了刚说到较为轻松的方向调校外,整车的底盘调教都是偏向舒适的调校。在车辆经过细微震动的路面时候配合舒适的座椅给我的反馈颇为细腻,但是悬挂的整体行程相对较长在经过大的沟坎的时候悬挂会出现一定的余震,这种调校倒是和宝马 X4 上的设定有所差异,但日常在城里驾驶的时候这种设定反而更得我心。
星越-122.jpg悬挂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设计
星越-125.jpg轿跑式 SUV 本质上还是一台 SUV
心系新能源,但大排量从容度更高
这次除了试驾1.5T MHEV 版本外,我也和同行的另一位媒体交换了车型试驾。由于它试驾的车型是 2.0T 版本不是新能源版本在这里我就粗略的说一下驾驶感受。首先2.0T版本车型车辆的 NVH 做的要比 1.5T MHEV 车型更加到位,无论在点火的还是起步时候的抖动抑制都要相较于 1.5T MHEV 车型更平静。
星越-138.jpg2.0T 版本个人觉得无论外观还是驾驶感都要由于 MHEV
2.0T 版本车型搭载的 8 AT 的爱信变速箱相比 1.5T MHEV 车型搭载的 7速双离合感觉要更加的平滑,但却少了一些“手起刀落的感觉”。两款变速箱给到我的感觉都是市面上做的比较到位的变速,7速双离合就像是一位“快刀斩乱麻”的刀客,而 2.0T 车型搭载的 8 AT 则更像是一位内功深厚的太极高手,看似阴柔实则内力无穷。
星越-154.jpg当然,考虑价格的话 MHEV 版本也足够好开
由于车辆的调校和定位的原因 2.0T 车型在进行加速驾驶的时候整车无论在加速感、引擎声还是整车的后劲等方面上其实都要相较 1.5T MHEV 车型来说更加的从容,试驾完毕后我也和这台 2.0T 版本所属的媒体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流,得出来的结论也基本一致,2.0T 版本更适合对动力有要求的驾驶者,但是在售价上看 1.5T MHEV 的车款要相较于 2.0T 版本低不少,若购入日常代步也将会是一台称职的车型。
星越-144.jpg很可惜这次试驾没有 PHEV 版本车型
很可惜,这一次的试驾中我们并没有试驾到大家最为关注的 PHEV 版本车型,在这里我也大胆的猜测一下,如果保持了现在燃油版车型的转向以及底盘调校的话在加上我之前试驾吉利旗下的 PHEV 车型的动力响应,相信 PHEV 版本车型的整体驾驶感觉将会非常不错,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猜测,详细的试驾报告可以关注新出行APP或者微博@大眼大眼 ,新出行将会为大家持续的关注星越 PHEV 车型。
星越-145.jpg期待下次 PHEV 的试驾
优缺点明显 特立独行的全新车款
其实我在试驾之前也看到大家对这款车的整体设计有一些争议,而每次的优缺点评论其实都是基于我本人体验过后给出的。如果大家有一些更多不一样的看法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在文章下方或者微博@大眼大眼 我们一起讨论。
S (strengths)优势
对我而言,吉利星越的整个外观设计都是我喜欢的设计元素,虽然我本人对 SUV 车型不是过于感冒,但是像吉利星越这种外观运动化极强的设计确实能吸引到我这种运动车控的眼球。当然,外观设计只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部分,车辆的内饰用料和做工才是吉利一贯的优势所在,细腻的皮质、优良的做工加上全新设计的座椅设计都让我觉得无论驾驶还是乘坐这款车成为一种享受。
W(weakness)劣势
劣势方面我就着重说一下这次我体验到的 1.5T MHEV 版本车型,首先车辆的引擎起步抖动以及急加速时候车厢内传来稍微恼人的引擎噪音确实对整车的驾驶乘坐体验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在车辆后排的头部空间中我能看到吉利努力的想减少溜背式造型影响的头部空间,但是即使进行了挖空操作后排乘客的后脑勺还是会顶住溜背的 C 柱。想要乘坐舒服还是需要半躺式乘坐。
O (opportunities) 机会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一样,这类型的轿跑 SUV 车型主打的还是比较个性化的细分市场,消费者关注较多的还是常规 SUV 更多,但是随着现在购车环境越来越年轻,消费者们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同级别轿跑 SUV 市场中带有插混版本的车型仅此一家,(如果 WEY P8 不算轿跑 SUV 的话)像吉利星越这么一台革新设计的轿跑 SUV 车型加上用心的内饰和好用人性化的功能控制吉利星越很有可能会成为市场上跑出来的一匹黑马。
T(threats)威胁
对于吉利星越的威胁除了在同级别中的各路轿跑 SUV 外还有一位对手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我上周试驾过的宋Pro。在车型上可能宋Pro 全方位和吉利星越 相比并没有太多的相似性,但是别忘了他们俩的价格相当接近。而且宋Pro 在外观上也相较于之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加上目前比亚迪看家的 DM 3.0 等大招几乎可以让吉利星越在技术上全面处于下风,吉利星越想要挡住比亚迪这一连串的大招可不是那么简单。
编辑总结 /
这次试驾有惊喜也有期待,惊喜在于作为民族品牌的吉利在一款面向中高端的产品中能看到吉利的用心和车辆的成熟完整度,期待当然就是这次没有试驾到的 PHEV 版本车型,在这次试驾后这款车给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追求运动和速度感的朋友可以尽量去选择 2.0T 版本的车型,若想在同级别中找到一款外观突破常规、驾驭轻松且实惠的车型的话 MHEV 版本车型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新出行 4.5万粉丝    1014作品 关注 国内新能源汽车媒体的引领者,专注新能源出行方式电动智能汽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