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和理想最近都很火,李想上了奇葩说,定了惊为天人的企业销量目标,理想发布了财报,Q4完成盈利。
2025年,年销量达到160万台,中国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2030年,全球第一智能电动车企业。
上述,是成立5年的理想汽车内部信中颇为值得玩味的一系列核心信息点。我们先不用特别在意,一家企业的内部信,为何会在全网成为信息爆点,这之中是否存在拉升股价、提升团队士气的目的,还是真正要在4年之后吃下800万台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预估份额中的20%,160万台/年。
行业新生者,总要立出一个颠覆性的Flag,这点毫无疑问"思维正确"。至于能否最终真正完成,从苹果、特斯拉等顶流企业身上,其实七七八八即可。因为,工业时代中言行合一者稀有,即便是传统车企立下的合理目标,也五五开一般的最终落地。
对于理想而言,讨论它用4年时间能否达到160万台年销量(超过吉利汽车2020年年销量)的意义不算大,希望中国品牌中能有一家企业做到这样的成绩是初衷,但显然它面临的挑战,是极端之高的。
和内部信消息曝光处于同一时间周期的,是理想汽车的财报发布。2020年,理想汽车营收94.6亿元,同比增3226.3%。其中,销售收入92.8亿元。截止到2020年年底,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298.7亿元,经营现金流18.2亿元人民币,通过ADS增发获得超过15.3亿美元的募资。除此之外,还有一大亮点,2020年四季度的净利润首次"转正",达到1.075亿元。
对比另外几家技术路线曾经不同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理想ONE的低技术门槛、低成本增程式新能源汽车的发力路线选的很准,5年时间过后,它的成绩单要比蔚来、小鹏这两大兄弟亮眼的多。
明眼人都看的清楚,如今的理想汽车,初步站住了,迎接它的,将是下一轮的竞争,以及文章开头所提到的,谋求达到160万台/年(或者说20%细分市场销量份额)这样的2025年成绩。
这个目标,留着后路,如果理想此前猜测的2025年中国智能电动车市场能达到800万台的体量,并且理想还做得不错,那么160万的承诺可以聊。而如果做不到,那么可以聊20%市场份额,如果还做不到,那可以再去看看更细分市场的20%份额有无接近的可能性。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不论理想立下什么样的目标,它都得给到市场差异化的产品、技术。
关于智能电动车,全球汽车行业的共识是"随着行业的发展,硬件之间的差距会趋近于尽可能小,真正的企业差异点关于使用生态、特殊软件技术、自动驾驶、使用组合排列方式等"。
接下来,不论理想汽车要挑战什么样的销量目标,它的生存之路都和所有车企一样,要围绕在技术创新这个领域。
从理想汽车如今的布局来看,它已完成第一阶段目标,接下来的发力是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中的三个关键词:增程+纯电动共同推进、400kW高压超快充、自动驾驶能力。
拆开来看,三者之中的权重其实不同。
增程+纯电动共同推进一事,在资本市场/舆论市场/消费市场中,始终处于看衰状态。第二代增程电动车技术被看衰,原因归纳为3点:1.成功与现有政策息息相关 2.技术门槛低 3.长期持续性存疑。
与政策的匹配程度方面,欧洲市场如今在进行新一轮的PHEV技术环保评估,一系列机构对其提出质疑,同时你也能看到,全球大厂均在重资推进EV技术而非PHEV技术。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进一步变化,留给PHEV类技术的空间在缩减。理想的PHEV+纯电动技术共同推进,理论上没有问题,然而实际执行上挑战颇大,因为混动空间缩减,而纯电动技术如今各家车企已完成第二轮迭代,理想要补的课有点多。
技术门槛低,不用过多描述,1.2T东安三缸发动机+电动机+电池的串联应用,对于大厂而言随时可以投入量产。
400kW超高压快充,将于理想的纯电动技术共同进步,预计效果是10分钟内完成300-500公里续航补充。我们不去讨论设计成本、落地成本、运营成本这些实际层面的落地,仅从技术先进性角度来看,保时捷的15分钟补能80%、大众350kW超快充已试点落地,理想同样有很多要补的课。
唯一留给理想汽车突围的技术方向,是自动驾驶技术。而这,也是我在与其他车企技术人员谈及汽车行业时,其他车企对理想汽车最为关注的一点。从理想汽车的规划来看,情况确实如此,目前理想汽车拥有300多名ADAS工程师,预计2021年年底达到600名,随之而来的研发费用的分配,预计未来3年,年均研发费用为60亿元人民币,预计超过50%的费用会砸在自动驾驶领域。
目前结果来看,2020年年底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的"自动驾驶仿真场景生成方法及装置"颇具看点,整合所述车辆以及所述交通参与者的速度、运动轨迹及位置信息与所述静态道路场景信息形成自动驾驶仿真场景等。
这意味着,它的自动驾驶机器试验进度,有望得到极大的效率提升。
当然,对于理想汽车而言,还有另一条路线。100多年的汽车行业发展进程中,总会有表现出色的同类企业在对比中被打上不同的标签,比如:技术的本田、销售的丰田。
这种标签的背后,是相对结果。丰田的技术并不算差,只是对比本田而言落后,本田的销售同理并不算差,只是相对丰田而言。
理想汽车的目标已定,理想汽车的发展必经之路已定,作为匹配,是它的企业外延落地。接下来,它想做的是,完成自身渠道的推进。2021年1月数据显示,理想汽车在47个城市拥有60家零售中心,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121家,覆盖89个城市。2021年,它的渠道目标是在零售中心数量提升到200家,城市覆盖超过100家。而到了2025年,从常规维度看理想汽车的目标,是手握7款左右的产品,同时拥有1000家左右的门店。
而在这背后,实际的难题在于,理想汽车的销售思维。
注重眼前短期利益,这是理想汽车成立至今呈现出来的销售意识形态。初期,理想汽车只推出增城技术的理想ONE时,对于用户端的营销方式是"纯电动车存在的劣势汇总,增程才是最佳选择"。同时,在行业端质疑理想的增程入局能持续多久,它何时转型纯电动车时,得到的反馈一样是"纯电动车劣势汇总,增程才是最佳选择"。
理想汽车拥趸的认知形态中,纯电动技术"不值一提",然而在多次否认之后,理想却忽然抛出了自己要做纯电动汽车的计划。当然,理想可以将此继续解读为,"我们将打造创造性的电动车技术,优于现有技术"。
同时,结合理想汽车如今已经发生的关于车辆质量缺陷的回应,倒逼行业OTA与召回进行明确新定义等等行为。它在很多层面所表现出的逻辑,像极了特斯拉的优先思维,不解释、不承认。
上述,是理想汽车未来挑战2025计划中,真正需要面对的核心点。
160万台的目标有无希望达成?挑战颇大,机会尚存,中国汽车市场整体3000万/年的大基盘摆在眼前,能够完成技术创新并补齐一系列必要短板,并非没有机会。尤其是理想的未来战略中 准备进一步涉足价格亲民车型的市场,15-30万元区间。
机会摆在那里,其他都是荆棘。自动驾驶之路同样与政策息息相关,理想的未来,继续充满不确定性。
新款迈巴赫S级有多豪?坐进去像酒店,开起来稳如船!
“破壁者联盟”——小鹏G7与小米YU7,如何撼动Model Y的价值垄断?
而据我了解Km里宏的这套产品在施工方面不用更换尾翼机构总成,他们是采用直接换尾翼盖板的方式,费用在1W多就实现升级。
7月3日,比亚迪正式官宣,今年将与足球青训组织“海选未来”继续合作,助力中国足球少年勇敢追梦,一路向前。
豪华车市场大地震!享界S9用4000+销量向BBA下战书
没有履行承诺的代价
虽然福特多次高喊“在中国,为中国”口号,并且在国内汽车市场调整不同的战略和布局,并且推出一系列的政策,但江铃福特旗下的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发挥出强劲的市场表现,尤其是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节节溃败的今天,无论是新的技术支持还是车型本身所拥有的产品综合实力,从产品定义上分析,“领”系列车......
6月29日,零跑汽车旗下全新智能纯电轿车零跑B01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区间为10.58-13.58万元。这一价格一出,便在汽车市场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零跑汽车布局紧凑型纯电轿车市场的重要车型,B01凭借其出色的产品力,似乎来势汹汹,准备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大展拳脚。......
目前,大量V27伪装车正在全国各地进行路试。这些伪装车的出现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猜测,不少人都在讨论这些车的性能和外观
7月3日,比亚迪正式官宣与足球青训组织 “海选未来” 延续合作,持续为中国足球少年逐梦之路提供助力,帮助中国少年逐梦向未来。“海选未来”由前国脚孙继海创办,致力于挖掘和培养具备潜力的足球少年,为中国足球未来输送人才。
岚图FREE+单店订单60台!门店加班成常态,试驾排满三天
上半年里有多少4S店销量达标,如果出现经销商倒闭潮会怎样?
Super GT是我目前看过最具感染力的赛事,攒劲的赛车女郎,还有在这颗星球上最快的GT赛车,敢问有哪个男人能拒绝?
比亚迪携手“海选未来” 持续助力中国足球少年跑向世界
重磅官宣!长安启源成为重庆铜梁龙足球俱乐部首席合作伙伴
为什么消费者对于小米汽车格外的宽容
小孩也能开BYD,这也太有趣了
6月30日,2026款MG5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8.19万–9.89万元,置换惊喜价低至5.99万–6.99万元。作为年度小改款车型,MG5在价格上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其置换惊喜价直接杀入了6万元价格区间,这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紧凑型轿车市场中,无疑是一个极......
赤心映红旗 宜车城红了!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首赴安徽执旗
比亚迪正式官宣,今年将与足球青训组织“海选未来”继续合作,助力中国足球少年勇敢追梦,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