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老问题了」。
面对媒体提问「华为不造车的策略会坚持不改变么」,华为轮值副总裁徐直军如此回答,语气略显无奈,仿佛全世界都不相信华为不造车。
一方面屡次官宣不造车,另一方面华为与汽车行业的联系也愈加密切。在第 18 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还首次邀请了汽车媒体。这场向外界透露华为战略方向的大会, 60 分钟的主题演讲,有 25 分钟都是和智能汽车相关。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还在会上分享,车 BU 是目前华为体系内,除消费者 BG 外组织最完整的事业部,从规划研发到销售交付一应俱全,即便受制裁和疫情双重影响的 2020 年,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研发投资依然达到了 10 亿美元。
不造车的华为,一年在智能汽车领域就要花掉 10 亿美元,再回过头看看小米为造车准备的 100 亿人民币「见面礼」,似乎不太够用。
华为真的会坚定不造车么?事实上,对华为这类以软件为核心研发能力的企业而言,选择不造车,或许比选择造车更难。不造车,就意味着要在技术上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对核心部件的设计与采购有足够话语权,这样才能保障拥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足够的硬件销售利润,以及不亲自参与制造组装,依然能够构建生态闭环。
换言之造车可能会是更稳妥的操作,自己做自己的甲方,就算全世界都不选择自己的方案,至少还能自己抱紧自己。能够将软件技术、操作系统、内容生态等高利润、极具规模效益、可替代性低的业务推广出去,不去碰传统制造业自然是最符合组织利益的选择。
所以不造车,透露的是华为对其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领域的自信,底气十足。
上海市区 1000 公里无干预自动驾驶
华为认为自动驾驶是汽车四化转型的核心,因此构建自动驾驶软硬件全栈自研也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重心。凭借在 ICT 行业的技术积累,华为现阶段已经构建了传感器、感知算法、计算平台、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智能车控操作系统等全栈的研发能力。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徐直军也表示,「华为的自动驾驶方案已经能够在上海市区实现 1000 公里无干预,比特斯拉强多了。」
华为布局有多全?我们具体来看。
传感器领域,去年 12 月,华为便发布了自研的 96 线「带微转镜半固态激光雷达」,10% 反射率下的探测距离能达到 150m,水平视场角 120°,搭载 3 个该激光雷达,便能够实现 360° 深度信息的环境感知,为智能驾驶提供超强感知能力。首款挂华为「HI」标的车型极狐阿尔法 S,便是搭载了 3 个华为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复杂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
关于激光雷达,量产的最大阻碍是在于成本,华为自研的 96 线激光雷达现阶段成本在 500 美元左右,计划未来会逐步降至 200 美元左右。率先量产,逐步拉低价格,是华为为自动驾驶推广做的一大贡献。
除了激光雷达,华为的传感器产品线还包括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较为重磅的是,今年上海车展前夕,华为将举办品牌之夜,届时会发布一款 4D 毫米波雷达,补齐了华为自动驾驶传感器量产上车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计算领域,华为同样拥有云计算和边缘计算齐备的产品线。华为在自动驾驶云计算推出了「华为八爪鱼」,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数据分拣、自动标注,以及模型训练,同时还能提供云端虚拟仿真测试。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极其耗钱耗时,有了成熟的云计算,能够事半功倍。
自动驾驶同样对车端边缘计算算力要求极高,正如徐直军在大会上分享的观点,智能汽车必须实现自主的自动驾驶,不能依靠场端路端设备,因为运营商不可能保障任何区域 100% 不断网。为了智能汽车能够实现自主自动驾驶,华为也在去年发布了基于华为自研 CPU 和 AI 处理器的异构计算平台 MDC210 和 MDC610,前者算力 48TOPS,后者算力 160TOPS,能够支撑现阶段智能汽车的算力需求。为了实现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华为今年也将发布算力更高的 MDC 计算平台。
在控制执行上,华为也有整套域控制器和自研 EE 架构,同时还打造了专为智能汽车设计的智能车控操作系统。综合来看,华为确实掌握了自动驾驶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栈软硬件能力。
目前华为的全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通过极狐阿尔法 S HI 版本落地,该车型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就能量产交付,尾部会挂上华为的「HI」标识。除极狐外,华为还将与长安和广汽进行类似的合作。「作为一家 ICT 行业的企业,华为希望选择一些汽车行业的朋友深度合作,用华为 inside 的方式支持车企打造其子品牌,带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但是这种合作我们会有所选择,不会太多。」
透过老板的这段话,我们能看到华为对自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前景是很自信的,甚至还弄起了「华为严选,限量供应」的饥饿营销玩法。
用鸿蒙 OS 串联无缝智能体验
如果鸿蒙 OS 的搭载足够广泛,华为确实更没有亲自造车的必要了,就如同谷歌即便自己不亲自造手机,依然可以定义整个安卓生态内的软硬件发展。
鸿蒙 OS 现阶段已经通过后装智慧屏、智能穿戴设备上应用,华为与极狐合作的阿尔法 S HI 版,也将搭载鸿蒙 OS 车载操作系统。最为重要的是,华为也即将将鸿蒙 OS 推向手机端。徐直军在分析师大会上透露,目前已经有 20 家硬件厂商、280 家应用厂商共同参与鸿蒙生态建设,预计 2021 年会有 40 + 主流品牌、1 亿台设备成为 HarmonyOS 体验的载体。
华为的生态版图里还有 HMS 「包含面对开发者的便捷开发平台,和面向消费者的账号及应用服务」,现阶段华为已经通过华为账号体系打通了手机、PC、平板端以及华为云,消费者能够在不同终端间体验连贯的服务体验,而汽车作为下一个智能终端,也将借助鸿蒙 OS,接入 HMS 生态版图中。
这不仅意味着华为的海量生态能够快速移植到车载场景,更意味着,消费者能够在车上体验连贯的智能服务,借助账号体系实现全智能设备及云端的联动,例如车可以读取华为智能手表上的心率信息,从而更懂舱内乘客的需求。
用鸿蒙 OS 串联起手机、汽车、智能穿戴设备、PC 等一系列智能终端,再用 5G 串联起场端、路端 V2X 信息、华为云信息,即便不造车,也能够构建生态闭环,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鸿蒙 OS 足够给力。
如果仅仅作为一家智能硬件厂商,华为不得不造车,不造车就是丢掉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入场券。但如果将华为看做是一家智能生态系统的定义者,那不造车也未尝不可。
所以,大家也别盼着华为造车了,只要够强大,就没必要造车。如同徐直军展望的那样,华为帮助车企改造车,每辆车赚 10000 元人民币,国内未来汽车年销量会到 3000 万辆,那华为一年的利润就是 3000 亿,这已经差不多和华为运营商业务的营收齐平了。
“家里家外”全能选手,深蓝S09 /领克900谁更胜一筹
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比亚迪官方承诺为安全兜底
中级车市场内卷严重,雅阁凭什么让用户说“真香”?
老朋友新经典,全新C11正式上市,售价14.98-16.58万起
比亚迪泰国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交付暨泰国工厂一周年
“智”行一步,安心加倍:秦L领衔天神之眼史上最强OTA进化
零百加速最快3.6秒!新款smart精灵#3上市 售16.49万元起
油电拐点已至,一场由南向北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中国皮卡市场
6月轿车销量|销冠还是它,最火的车型仍为纯电精品小车
7月12日,第22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一汽红旗嘉年华(以下简称“长春汽博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一汽奥迪高管用“炮轰”消费级芯片上车
新能源渗透率升至83%,一汽奔腾转型成功了?
全新岚图知音首发亮相,华为系首款家用纯电SUV强势搅局家用市场!
尚界上场!首款SUV曝光,上汽大戏即将开场
为安全兜底源于技术自信,比亚迪天神之眼开启泊车新时代
实力霸榜!比亚迪上半年狂卖214万辆,国内海外双线飘红
比亚迪再次双夺冠!斩获2025年6月及上半年销量冠军
能城能野的潮玩新伴侣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