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玩亏100亿,外加连续不断的安全事故,让善于辩解的李斌也放下了姿态。前几天,公司宣布召回4803辆ES8,随后,蔚来软件发展(中国)副总裁庄莉被爆离职。
当前,作为赴美上市华资新造车势力的第一家,股价为2.55美元/股,而10个月前的发行价却是6.26美元。
一个万众瞩目的高富帅扬帆起航的故事,发展到今天,似乎就剩一句“浪子何日回头”了。
从易车这个港口出发的李斌,最善于借用舆论的势力为品牌推广做到事半功倍;而如今也正是因为这个“事半功倍”让蔚来帝国处在风口浪尖。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严格来说,甘蔗没有两头甜、拔苗也无法助长,就像“物美价廉”这个词一样,“事半功倍”的事情也是不存在的。凡是指望“事半功倍”的人,都是不想一步一个脚印,只想走捷径的人。
新势力造车公司一个接一个风风火火问世的盛况历历在目,一辆车没卖出去就能IPO上市也给了他们玩世不恭的勇气。
他们中的每一个创始人,都曾扬言要将传统汽车打趴下。而面对一步一个脚印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甚至上百年的传统车企,我就想问一句:蔚来们,想超越传统巨头,你们凭什么?
凭什么?凭中国市场好说话。
毫无疑问,我泱泱大国。对万事万物的包容性非常高。近20年,大部分海外汽车品牌都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购买力,无论你把车造成怎样,都能卖出去。无论你在本国已经死了几回,来中国保你起死回生蒸蒸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中国新能源补贴和政策的鼓励,几年间窜出200多家新造车企业,仿佛只要你把电池装在四个轮子上,再配两张沙发,就可以赚大钱了。
李斌把蔚来汽车描绘得再高大上,它依然和其他新造车企业没有两样,中国消费者太多了,总有愿意尝鲜的人,只要新造的车有销量了,你们就失去了对汽车工业最基本的敬畏。
什么是敬畏?传统汽车公司研发一辆新车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做全所有环境、所有使用状态下的耐久性、安全性试验。即便如此,都不敢保证量产车就可以万无一失。
至少所有传统车企都明白一件事情:汽车是要载着人类行万里路的,纵然性能、科技、人机交互都是卖点,但最重要的依然是安全和可靠性。
很遗憾,从蔚来发展初期至今,我们感受不到这家企业有把可靠性和安全性放在重要位置的意思。
蔚来以及部分蔚来粉丝也会为自己辩解:新生事物总要有这个过程的,我们已经在不断改进了。
和他们表达的一样,我们也感觉到蔚来ES8这样的产品根本就不像是完成品,既然如此为何又要急急忙忙卖给消费者,让他们当小白鼠?因为,资本在背后催:快呀,快呀,到了上市发售的节点了。
但是,这样做的结局就有可能彻底断送这个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蔚来ES8被曝光3次自燃事件,重新定义了豪华电动车的“热情”。紧接着6月27日,蔚来承认模组电池包设计缺陷导致了自燃发生,并计划召回近5000辆ES8。
去年12月16日,一辆蔚来ES8以20多公里的时速撞到灯柱,以常识判断,这也就是做做漆,最多再去做个小钣金。人家ES8可不,前脸直接全毁,感觉像是完全没有受力结构,令人怀疑到底有没有做过碰撞试验?关键是,动静闹这么大,车内的安全气囊并未弹开……
还是去年,4月份,一辆测试阶段的ES8以20至30公里/小时之间的时速追尾公交车,车头也是稀里哗啦。看来测试就看出的问题,量产后根本是置若罔闻啊。
而从去年开始交付新车到现在,有无数用户都抱怨系统死机问题。有车主甚至在“蔚来”app里开骂。第1589号车主的原话是:谁再买蔚来,谁是孙子!
刚提的车,车载机器人半夜嗨歌,后视镜不能动、车门开不了、系统也经常死机。停车吃个饭,预约了充电。没想到半小时后充电小哥告知车辆故障,停在了交通要道动弹不得。要多尴尬有多尴尬。
去年10月份,还有车主在蔚来app投诉,系统死机,孩子锁在车里,门把手弹不出来,锁车重新操作还是弹不出。后来按车钥匙也打不开。费了半天劲大声喊话让孩子从车内开门才得以脱身。这车里要是个婴儿,可就惨了。
去年,还有从北京东单东方广场蔚来体验中心试驾体验的用户,开出停车场刚要拐上长安街就遇到系统故障摊在马路上,任由蔚来技术人员焦头烂额地处理,那台车就是尴尬无比地瘫痪在自家体验中心门外繁华的长安街路口,迎来众人的围观与媒体的报道。
还有车主吐槽官称续航里程缩水严重的事情。官称355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实际只有200公里出头,还有车主上高速测试,结果续航只有170公里左右。有这样吐槽的车主不在少数。
刚开始,李斌团队的回复多以“用户驾驶行为不当”搪塞,但当越来越多用户反应续航里程短的时候,总不能说每个人都不会开车吧。
李斌和技术团队又会讲出各种理由,不外乎官称里程是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样的驾驶方式测得的云云。无力的狡辩只会让用户更加反感。
更有专业测评媒体人放出话:ES8是目前为止他开过的故障率最高、故障出现频率最高,且故障种类最多,花样最多的车,没有之一。(来自以38XX为名的某车评人)
很显然,打头阵的产品如此自黑的能力,恐怕是让蔚来团队烦透了心。然而当初想着“事半功倍”的时候,怎么没想到,研发做一半就上市,需谨慎啊!
我们试着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汽车品牌,把车造成这样,放诸欧美市场,能活多久?或者换个方式提问,在这样的局面下,这个国家和消费者还会给这个品牌多少解释的空间?答案不言自明。
但在中国市场,把车造成这样能成为车界网红,能月销上千台,能支持企业推出第二款车型(ES6),能允许创始人各种解释,能迎来一些媒体所认为的“有勇气”的赞扬。
这个市场的容错性该有多强?强到让一款几乎不是成品的汽车获得上市销售许可,强到不惜让消费者冒着生命危险去积累数据和试错。
这样的包容就像溺爱孩子的妈妈一样,无法为社会“制造”一个有着合格价值观的人;同样,这样的包容也无法让国内像蔚来这样包装外表的汽车公司生产出比肩国际的汽车;这样的包容(那谁,说你呢,北汽新能源你也好好听听)也无法实现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弯道超车”。
就算是曾经名扬四海的传统汽车巨臂,也尝到了“事半功倍”的恶果:
· 对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捷豹路虎,如今虎落平阳无人问津了。
· 打着法拉利第二旗号,却无甚亮点的玛莎拉蒂碌碌无为了。
· 发明人字齿轮且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雪铁龙越来越不受待见了。
· 混迹于一线豪华品牌,仗着牌子硬试着在核心部件简配,指望以此获取更大利润的奥迪,慢慢被奔驰宝马抛离。
· 就算是豪华品牌一哥的奔驰,经历如此负面缠绕之后,不也被宝马干翻在地了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近百年的传统车企如今都不好混,新造车公司哪来的勇气在产品质量上如此漫不经心?
蔚来们,这个市场看似好说话,但它是个“笑面虎”呀!
在8月底刚刚预售了全新沃尔沃XC70,而日前沃尔沃又一款新能源SUV曝光。这款车便是沃尔沃EX60,新车将作为沃尔沃XC60的纯电版本,这似乎也意味着沃尔沃的新能源战略开始加速。
比亚迪巨额研发投入迎来技术爆发!
充电越来越快,好多人还不买纯电?就这一张图,车企咋吹都没用了
9月5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启幕。作为中国新豪华汽车代表品牌,问界携全系车型——问界M9、问界M8、全新问界M7、问界新M5 Ultra登陆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5赛力斯集团展馆,凭借领先的产品实力和技术创新,彰显中国汽车在智能时代的技术自信和向上突破。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研发都是重中之重,因为通过研发所获得的全新技术才是保证企业茁壮发展之根本。但研发的代价是巨大的,因为研发太烧钱了且存在的风险也不小。
中国汽车,正闪耀欧洲!比亚迪以实力说话,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成绩单。
吉利银河星耀6全球首秀 “划时代电混家轿引领者”来了
长安汽车智能化只办三件事,安全基础上再谈智能!
从法拉利到一汽奥迪,新能源与存量竞争倒逼车企谋破局!
宠爱武汉新生,岚图汽车连续两年护航大学生迎新季
自2020年独立运营后,广汽埃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走红”。2022年广汽埃安以27.1万辆的销量成绩,实现126%的同比增长,2023年其销量突破48万辆,远超当初的“蔚小理”,并且在新能源厂商销量排名中仅次于比亚迪及特斯拉中国。一时间,广汽埃安风光无限。
当先锋,打头阵!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护航九三阅兵
从新央企发布时壮志凌云,到“天枢智能”的坚实落地,长安汽车不仅不断地兑现着自己的承诺,更是将“安全与智能”的关系在行业中重新定义。这当中体现的底气、格局与担当,难道不是世界一流汽车集团所应该有的基因吗?
盈利曙光在前方,蔚来还差几步能看到呢?
2025年9月5日,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和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共同于重庆盛大开幕。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智能化品牌“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
转变营销模式?荣耀前高管姜海荣出任深蓝汽车CEO
比亚迪第零方阵集结完毕保障九三阅兵,十年三度亮相
别再吹欧美车企了!比亚迪在欧洲新能源市场的操作,直接把“老大哥”们都整懵了。今年上半年一路狂飙,销量和增速都甩对手几条街,连意大利、西班牙的新能源销冠都收入囊中。要知道欧洲可是汽车圈的硬核战场,比亚迪能在这虎口拔牙,这实力不言而喻!
比亚迪又整活了!一项新功能正在内测,“路怒症”回家就能跪键盘
据汽车之家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销量榜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欧洲新能源市场成绩斐然,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