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众造车新势力不同,比亚迪可谓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元老级人物了,它也是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品牌之一。比亚迪在近几年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大家都有目共睹,傲人的销量数据也是对比亚迪功绩最好的表彰。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将视线锁定在了7座SUV上,因为7座SUV能装能跑,能够满足多种不同的用车需求,而比亚迪的唐DM-i正是这么一部适合家庭用户的不二之选。
唐是比亚迪的旗舰SUV,也是比亚迪销量最好的车型之一。它也完成了能源类型的"大满贯",囊括了传统汽油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驱动。几天前在重庆车展正式上市的唐DM-i,大家可以理解为低功率版本的插电混动车型,就是我认为最具有性价比的车型了。它一共推出了三种配置,指导价为18.98-21.68万元。
在唐的"家族"中,只有2.0T自动旗舰款比它更便宜,这也是硕果仅存的纯燃油车型。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比亚迪将唐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型上了,况且在上海这种限牌城市,几万的差价在免费的新能源牌照、更节能省油的动力总成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DM-i的出现,也将唐(新能源)的售价拉到了20万以下的门槛,相比于指导价为23.68-28.68万的唐DM,27.95-31.48万的唐EV来说更亲民更接地气了,更适合家庭消费者。
唐DM-i的外观和DM如出一辙,传承了Dragon Face家族式设计语言。多边形进气格栅内点缀着多条镀铬饰条大气十足。它的车身线条流畅,腰线简洁,配合上溜背的车顶动感十足。贯穿式的尾灯,车尾左下方"DM-i"的字标,也表明了它新的身份。4870/1950/1725(mm)的三围也使第三排不再是摆设,具有实用性,2820mm的轴距比现款汉兰达足足长了30mm。全系也很厚道的标配了20寸的轮胎。
唐DM-i最精髓的一定是DM-i混动系统了,它全系都搭载了热效率高达40%的骁云-插混专用涡轮增压1.5Ti高效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139马力(102KW)最大扭矩231Nm,搭配了一台顺滑的E-CVT变速箱。这套系统还有EHS电混系统、大容量大功率的DM-i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等核心零部件。
唐DM-i版有52公里和112公里两种动力版本,它们的电机有所不同。其中,52公里续航版本采用145千瓦最大输出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电池容量为9.98kWh,亏电油耗为5.3L/100km,0-100km·h加速时间为8.7秒;112公里续航版本则采用最大输出160千瓦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电池容量为21.5 kWh,亏电油耗为5.5L/100km,0-100km·h加速时间为8.5秒。
而且在最高效率高达97.5%的扁线电机以及综合效率高达98.5%的电控帮助下,四大控制模式日常使用以电驱动为主,发动机高效充电,适时辅助驱动,全工况超高效率。所以唐 DM-i纯电续航52KM版本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010km,112KM版本的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050km,一箱油完全可以覆盖一个月的通勤需求。比亚迪这套最先进的混动系统也真正得平衡了动力和节能,既能八秒破百,又能一箱油跑1000+公里,还不存在纯电动车里程焦虑的问题,实在是非常适合家族用户日常出行游玩。
唐DM-i的内饰表现完全是越级的,放眼望去皆是真皮,而在门板和中控台等许多地方大面积采用翻毛皮设计,简直是不计成本,在智能化方面,唐 DM-i全系都拥有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与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两大核心智能科技配置,保证了驾驶的乐趣和安全。最亮眼的配置在于全系都标配了可旋转的中控触摸大屏,能够满足家庭丰富的使用场景。
另外唐DM-i还标配了很多良心配置,例如矩阵式自适应LED远近光灯、360全景影像、全速自适应巡航、前排无钥匙进入、前排电动座椅、内置行车记录仪、前排手机无线充电、整车OTA升级等等在指导价18.98万的52KM豪华型就已包含。
不过我最推荐的配置是纯电续航112km的尊贵型,您仅需在18.98万的52KM豪华型的基础上多付一万元便可以享受到功率更高的电动机,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后排侧隐私玻璃等配置,绝对物超所值。
在20万的区间,我相信目前找不到任何一款中型7座SUV能够像唐DM-i这么出色,能跑能省,能坐能装,能惬意得带着全家一起快快乐乐的出游、通勤。我相信唐DM-i在这个价位非常具有竞争力,也十分值得购买。
产品的确至关重要,但往往品牌才是“胜负手”。
2025年职教周开放日暨“合群杯”海口新能源汽车行业维修技能大赛盛大开幕
以汽车行业为例,全球巨头普遍高负债经营,在2024年营收前十强里,八家国外老牌车企总负债都超万亿,大众更是顶着三万亿负债运转。这非但不是危机,反而是大企业的经营智慧,其通过大规模采购养活上游供应商,用金融杠杆盘活下游市场,这种以债生财的模式撬动了全产业链发展。
谁都不希望出险。
“伪科技功能”和“不成熟功能”,在本质上未曾保持对汽车产业的敬畏,与其说是科技技术,不如说是宣传话术,不仅是鸡肋,甚至影响用户安危,理应被整顿。
智慧与安全融合,赛力斯重构智能时代安全法则
蔚来汽车正经历一场“自我革命”。蔚来内部公告显示,旗下子品牌乐道(主打20-30万元家庭市场)与萤火虫(定位10万元以上高端小车)被深度整合至集团体系,涉及研发、销售、服务等多个部门。这场调整直指两大目标:精简架构降成本,全力冲刺四季度盈利。
奇瑞职工运动会活力开跑,iCAR 用年轻姿态加速冲刺2025
亿咖通正成为汽车智能化供应链企业的增长范本。
奇瑞职工运动会活力开跑,iCAR 用年轻姿态加速冲刺2025
国内外上市车企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报陆续发布
5月8-11日,仰望全系亮相金盏速度节,参与爬山赛、漂移、跳舞、越野等项目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最新乘用车市场销量情况,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环比下降9.4%;今年1-4月累计零售687.2万辆,同比增长7.9%。
鸿蒙智行,让五一出行更安心
小米SU7 Ultra开孔机盖惹争议,加价4.2万真是智商税?
欧盟碳排放新规延缓2年
助力荣昌半马,长安启源以科技赋能诠释品牌担当
千万不要让风阻系数沦为CLTC,只是仅供参考!
到2030年,美国高速路充电桩的数量可能只有20万个,是此前预计的二分之一。
谋发展,先修路。广汽的自我变革,还远未到放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