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产品汽车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即日起召回部分特斯拉Model 3车型和Model Y车型。
车辆涉及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11月27日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3汽车,共计3.5万辆。
2019年12月19日至2021年6月7日生产的部分国产Model 3汽车,共计21万辆;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7日生产的部分国产Model Y汽车,共计3.8万辆。
本次召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车辆容易错误触发车辆的主动巡航功能。具体表现在:车辆在D挡模式下,即便车辆车速远低于设定的巡航速度,如果车主拨动挡杆,车辆会加速到设定的速度,出现车辆速度突增的情况,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在极端状态下可能发生车辆碰撞,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是通过OTA技术,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主动巡航控制软件;对于无法通过车辆OTA技术升级的车辆,特斯拉将会联系相关用户,为车辆免费升级主动巡航控制软件。
目前,不少用户已经收到了车辆OTA升级的同时,一来提高了激活主动巡航控制的阈值;而来增加主动巡航控制激活时的提醒方式,升级时间大约在25分钟左右。
但特斯拉官方并没有说明详细升级情况,例如激活主动巡航控制的阈值到底提升到了多少;激活时的提醒方式到底变成了怎样。
其实本次特斯拉升级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ACC自适应巡航,我们都知道,激活该功能以后,车辆可以按照设定的速度行驶,并主动保持与前车距离,解放驾驶员的双脚。
但特斯拉的巡航控制激活在右侧挡杆上,主动巡航被误触发之后,车辆此前设定的是较高的速度,且当前车速低于设定速度的情况下,车辆会突然加速。
举个例子,当你刚刚下高速在市区等红绿灯时,不小心拨动了挡杆,激活了车辆的主动巡航功能,如果此时你的右脚并不在刹车踏板上,车辆就会自动向前加速,其危险性可想而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有几起所谓的特斯拉“失控”事件,车主纷纷表示自己已经踩住了刹车踏板,但车辆仍然自行前进,也就是维权车主们宣称的刹车失灵现象。
目前特斯拉并没有承认本次召回事件与过去的“刹车失灵”事件有任何联系。
理论上,当车辆踩在刹车踏板上时,是无法激活主动巡航的,即便是激活之后,刹车作为最高优先级系统,主动巡航理应退出。
当然,推测归推测,本次召回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车主误触挡杆而导致意外发生,也向汽车行业敲醒警钟,在车辆标定、测试时应该添加上这种工况,确保车辆安全性大于一切。
如今的汽车软件权重越来越大,汽车从原来的纯机械式想电子化的转变,增强的车辆的性能同时无疑也增加了车辆故障几率。软件就存在BUG的风险,只不过产生问题的严重与否就要看BUG发生在什么地方。
以前,车辆需要找回升级软件,大部分的做法是:短信/电话通知车主,与车主约定时间到店,随后通过店内电脑给车辆刷写新的程序,完成更新。这样一来无疑花费了车主的时间、4S店售后维修工位时间,当车主尚未完成更新时,安全隐患始终伴随着车辆,使车主无法安心使用车辆。
OTA的出现大大解放了车主的时间以及4S店的生产力,OTA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进行无线升级,就直接的例子就是如今手机的更新,只需要在系统上点击更新,手机就会自动完成所需的步骤。
汽车OTA则是对车载应用、车机同以及整车底层系统进行升级,只需要车辆具备这种功能,就能迅速体验到厂家所推出的修复BUG。车主可以在晚上不需要用车的时间段进行升级,随后正常用车,4S店也不需要为这些车主占用一部分工位,让更多有需要的车主尽快完成维修维护。
部分涉及车辆硬件方面的召回是需要车辆到店检修的,OTA只能针对车辆软件进行更新,例如笔者朋友就曾经因燃油泵叶片出现故障,而需要到4S店更换。
在2020年11月2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该文件中明确指出,车企采用OTA方式对已售车辆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要向市监总局备案。而采用OTA方式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要制定召回计划,向市监总局备案,并依法履行召回主体责任。
在6月4日,市监总局又发布了《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具案的补充通知》,进一步展现出对召回的要求及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简单来说,车企并不是简单一句“需要OTA”就能打开车辆的权限,任何一项OTA升级或召回都要受到市监总局监督,并不能胡作非为,所以车主们基本可以放心使用车辆。
其实在过去很多车企都曾经通过OTA实施召回,例如在4月奔驰曾经通过OTA的方式召回260万辆车,修复“通行模块软件的设计问题”;宝马也曾召回部分iX3春点哦东车。只不过由于特斯拉本身受关注度比较高,所以本次召回才会广受关注。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自然是有利的,车厂能尽自己的责任去完善车辆售后服务,保证车辆在行驶中的安全,是企业的社会担当,对于保护消费者用车安全性百利而无一害。
在很多吃瓜群众看来,召回就是代表车辆不完善,指不定哪一天还有其他问题发生!其实,要客观看待事物,召回总比隐瞒不召回更好!这是修复车辆缺陷的一种手段,如果厂家可以隐瞒,一旦缺陷引发更大的事故,得不偿失。不召回的车不一定就没有问题,只是该问题还没浮现,并不代表车辆就是完美的。
所以,召回要消费者的支持与配合。一方面,要强化消费者的意识,只有消费者积极参与,召回效果才能更好显现,召回制度才能更好事实,目前很多车辆缺陷线索就得益于消费者的投诉与举报。另一方面,车主在收到企业发出的召回通知后,最好尽快与生产企业或者相关4S店联系,尽早完成车辆召回。
前文说过,目前很多车辆缺陷线索就是消费者投诉与举报发现的,而如果处理这些举报与投诉,能迅速反映到厂家处无疑是增加了用车安全性。此外,企业的快速反应、分析识别投诉是企业目前需要积极改进之处,在消费者发现问题之前解决问题才是良性的生态。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截止目前企业累计召回新能源缺陷车辆128.38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2.13%,并且目前各大厂家纷纷发展新能源汽车,而软件又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基石,所以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缺陷调查工作理应得到加强,平衡创新与风险。
安全是车辆发展的前提,针对特斯拉召回事件,虽不能反映车辆召回与此前各种事件有关联,但车辆存在风险,召回是企业责任心的一种表现。从另一角度来看,特斯拉内部确实有众多值得完善之处,这一点需要特斯拉内部检讨。
中国汽车行业正在高速发展,而高速发展意味着隐患的增加,所以理应从国家层面出发,完善车辆召回机制,增强消费者信心;车企也广泛接纳、分析消费者用车过程中的意见,尽快反应、总结到上层,自上而下开展车辆完善机制。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