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消费者的传统观念中,拥有精工制造背景,做工扎实、用材上乘的德系车一直是安全和耐造的代名词,但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技术的发展,从前我们眼中弱小的国产车,已经逐渐变得强大,其中有部分国产车在安全性上甚至已经有不输、甚至超越德系车的实力。
正所谓对比才能见真章,教授特意找来国产SUV标杆车型长安CS75PLUS与德系中型SUV标杆途观L,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性对比,来看看如今国产车的安全天花板究竟有多高。
探究一款车的安全系数主要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入手。主动安全是指任何状态下能够使得驾驶员有效控制车辆从而避免发生事故的各类设施、设备。至于被动安全则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汽车本身减轻人员伤害和货物损失的能力。
相比较为固化的被动安全,在科技大跃进时代的背景下,主动安全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最初功能保守的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刹车辅助、ABS防抱死,进化为如今的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疲劳驾驶提示等先进技术。
就以CS75PLUS和途观L各自的顶配车型进行对比示例,二者顶配车型的价格差超过十万,按照价高配置丰富的原理,途观L顶配车型的主动安全配置理应比CS75PLUS顶配车型更为丰富,但国产车在配置层面往往具备逆袭的能力。
其实从二者官方对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宣传便可见端倪,CS75PLUS是正统的L2级别自动驾驶,至于途观L则没有评级。
(上图为途观L,下图为CS75PLUS)
并线辅助、主动刹车、疲劳驾驶是二者共同拥有的主动安全配置,然而在此基础上,CS75PLUS还提供了全速自适应巡航,可识别运动车辆的车速范围为0-130km/h,相比途观L的自适应巡航工作范围只能是30-160km/h,更加广泛。
此外,CS75PLUS顶配车型配备的自动紧急制动辅助系统不仅能识别车辆并辅助驾驶员进行紧急制动,还可识别行人和自行车(骑行者),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内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
远不止于此,CS75PLUS顶配车型还有单车道自动辅助驾驶,交通拥堵辅助、智能避让、智能限速辅助、LDW车道偏离预警、ELK紧急车道保持系统,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性和操控便利性。
直白客观的参数不会骗人,通过二者顶配车型的主动安全配置对比,毫无疑问,CS75PLUS会是优胜的一方。
安全配置仅仅是辅助,真的遇到事故时依靠的还是车身的结构安全,也就是所谓被动安全。而碰撞测试的出现就是为了检验汽车在发生事故时,车身的被动安全性。
目前,在国内最为人熟知的碰撞测试非C-NCAP和中保研C-IASI莫属。本文的两款车型都曾参与过这两项碰撞测试。首先就是C-NCAP,2017年7月份途观L在C-NCAP中获得了54.6分和五星评级的好成绩。
至于CS75PLUS在2019年度C-NCAP中同样获得五星安全评级,而且在乘员保护方面,CS75PLUS获得了90.60%得分率,在侧面碰撞试验中更是得到了满分,成为本批测试车型中唯一一款在该项试验中获满分的车型。
如果说二者在C-NCAP的表现称得上是不相伯仲,那么在测试标准参照美国IIHS制定,对车辆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的C-IASI上,两者就开始出现分水岭。
关于此次途观L在中保研测试中的最大争议就是25%偏置碰撞测试。在此测试项目中途观L得到了最差的“P”(Poor差)等级,而碰撞过后的现场图片更是惨不忍睹。
反观CS75PLUS在车顶强度、座椅/头枕、FCW/AEB(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行人保护、侧面碰撞五个项目中均取得了“G”(Good优)评级,其中行人保护环节的腿型试验中拿到了满分,还有得益于丰富且领先的主动安全配置,在FCW/AEB(车辆辅助安全指数)环节中也取得了满分。
更为关键的是在途观L折戟的25%偏置碰撞测试,CS75PLUS也取得了“G”(Good优)评级。并且从现场的图片可以看到,车门、A柱并未出现剧烈形变。
此外,安全气囊起爆正常,假人头部染色正常染到气囊,A柱、顶梁、玻璃等硬物部分没有染色,说明头部受到气囊良好保护,未发生与其他硬物接触;侧气帘起爆正常,对头部进行了有效支撑,未偏出车窗平面,驾驶员的生命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而为了进一步印证自身的被动安全性能,CS75PLUS还进行了国内首个“双美标”测试。此测试采用的是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测试方法,包括有27度侧面碰撞、80km/h追尾碰撞等测试项目。
首先27度侧面碰撞是指一辆移动壁障车,以62km/h的时速、27度的角度,撞向目标车辆,以此来测试车辆在“27度十字路口死角碰撞”的表现,而在此次测试中CS75PLUS前后排假人的伤害风险均达到了NHTSA五星标准。
其次80km/h追尾碰撞是指一辆移动壁障车,以80km/h的时速,“追尾”同一辆静止的CS75PLUS,注意这里的同一辆是指刚刚经历完27度侧面碰撞的车辆。
而在此项目中,CS75PLUS的后纵梁有效吸收了碰撞能量,使碰撞产生的尾部变形仅发生在行李箱内,未对车内假人造成损伤,且在经历了高速碰撞后,CS75PLUS的车门、车辆灯光信号、后悬架均保持正常状态,油箱也未发生损坏。
C-NCAP、C-IASI、双美标均获好评,CS75PLUS的被动安全性还需多言?
当然,很多人会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碰撞测试是应试教育,所以为了亲身验证CS75PLUS和途观L的安全实力。教授将会亲自对CS75PLUS和途观L进行地狱般的“折磨”,包括极端路况体验、摇摆交叉轴、百人顶压挑战。
首先就是极端路况体验,国内用户偏爱SUV的原因在于其相比轿车可以更好地应付更复杂的极端路况。对于一款城市SUV来说,应付各种极端路况不仅要有良好的通过性指标,车身刚性也是影响的一大因素。
因此教授将会分别驾驶CS75PLUS和途观L,感受两车在炮弹坑、侧坡、搓板路、驼峰道路和涉水路等各种极端路况蹂躏摧残下的驾驶体验,然后对两车的通过性指标、底盘和车身刚性(车身形变)等动态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其次就是摇摆交叉轴,作为使用承载式车身的城市SUV,在形成交叉轴状态的时候,如果车身刚性不强,部分车体框架会发生形变,车门、后备箱等钣金缝隙处会吸收部分作用力,导致无法正常开合。
所以教授会分别把CS75PLUS和途观L开到交叉轴钢架上,让车子形成交叉轴状态,然后车内会有两名身型庞大的大胖子开始疯狂上下摇摆,让车身发生大幅度的晃动。
通过观察两车的车身腰线是否呈现一条直线,检查车门和后备厢的开关是否顺畅等指标,判断两车在摇摆交叉轴的表现。
最后就是百人顶压挑战,据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工作组数据统计,乘用车翻滚事故中受伤率高达55.6%、死亡率超过10%,高过正面、侧面、追尾等碰撞事故。因此在这种前提下,车顶抗压能力极为重要。
相比传统的汽车顶压测试,本次百人顶压挑战会采用不走寻常路的反向车顶静压试验,将车辆倒放在地面,然后在车底放置站人的大平台。不断增加人数(或等重的沙袋之类的),测试二者的承压能力。
想知道究竟谁能扛住这些严苛的挑战,笑到最后?那就锁定玩车教授,答案即将揭晓!
中国品牌汽车向上升级,升级的不仅是外观、配置、动力、技术,更在看不见却又至关重要的安全性层面下足功夫。正如本文的长安CS75PLUS,无论是碰撞成绩、车体结构、主被动安全配置,都呈现出不输,甚至超越途观L的实力,只有安全有保障,才配得上标杆的称号。
15万内能落地的纯电SUV,萌哥有什么好的推荐?|选车234期
此时此刻,才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新一轮较量的开始。
5月1日,一汽丰田再次率先公布月度销量数据:2025年4月销售新车65,024台,同比增长32%;继一季度以销量超过17.2万台,实现同比增长9.6%之后,再次续写正增长记录。其中,电动化车型销量34,794台,占比54%;TNGA-K平台以上高端车型销量39,087台,占比60......
裸车降至12万左右 主打动力及性价比 本田英仕派能否平替雅阁?
五一期间我照例是回了一趟老家,这一次陪我回去的应该是我目前开到过的最贵的比亚迪车型,就是旁边这款腾势Z9 DM1100km 四驱Ultra版,41.48万起,但是这几天的经历让我觉得这个车,有些场合下它的体验价值百万。
入门降至26.98万,配2.0T+8AT,还是C级车,捷豹XFL值得抄底吗?
万万没想到,丰田也开始内卷国内电车市场。新推出的铂智3X给出了10万出头起售的良心价,并在中高配车型上,配备了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实际产品力究竟如何,来看我们的详细体验。
比亚迪一季度海外销量破21万辆!七国摘得销量冠军!
全新牧野青配色+至高6.06万权益,问界新M7质价比拉满
奥迪入华37年再出发:“双品牌”重塑豪华电动车格局
如今的汽车市场早已不局限于“买车就为家用代步”的单一需求。
探店魏牌全新高山:开启家庭豪华“全场景MPV”新体验
即日起至5月31日,购新奢纯电SUV岚图知音,可享“首付5.4万起+5年0利息”金融方案,日供低至70元,配合至高1.8万现金直降及2025国补,17.89万即可拿下MUSE铂金奖设计+5C超充黑科技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10万级纯电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大车企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试图在这片红海分得一杯羹。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家五口出行,理想L7 Ultra家用SUV优选!
虽然新能源汽车风头正劲,但燃油车技术的发展却并未停滞。
在中级车市场,比亚迪秦L和海豹06算是两大猛将了,一直追着同级大哥们在打,销量让很多大佬眼红
领克900正式上市,到底谁慌了?
联诚发LCF祝大家五一劳动节快乐!
作为国内“方盒子”SUV市场的现象级产品,捷途旅行者自上市以来凭借硬派造型与可城可野的性能,获得了不错的销量。3月底,2025款车型以“36项升级”为核心,在外观、内饰、配置、越野性能等几大维度实现全面进化。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25款新车都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