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车聚网 3036浏览 2021-08-14 IP属地: 未知

引言 | 真理不辨不明

前一阵儿,冯擎峰一句“一公斤空气值一万两千块”引起不小争议。

他是路特斯集团CEO,这话说在新车Emira中国首秀仪式上。相关微博收到了近200条评论、600多个赞。评论中有人搬出了老黄历――法拉利创始人Enzo Ferrari的话:空气动力学是给那些不会造发动机的人用的。

一时哗然。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恰巧,车聚君在发布会现场。冯擎峰也主动提到了这个“老梗”,他的下半句话是:在电动时代,只有不了解空气动力学的人才会怀念大排量发动机。

一、电动时代拼的是空气动力学?

误解往往因为上下文和语境。开头的话单拎出来是会触怒一些V8粉儿,但现实就是这样:2017年荷兰宣布2030年将禁售燃油车;今年6月,挪威电动车占比已高达85%;欧盟计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中国宣布2025年新能源车占比达到20%。所以,冯擎峰那个结论有一个重要前提“在电动时代”。

这个时代无人能躲避,包括法拉利。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它宣布年底将发布新车296 GTB,一款V6发动机配7.45kWh电池的混动车型。对,法拉利也在减排量。新车的前脸极为简洁,明显为了更优的空气动力学。更妙的是,它还将推出两款纯电动SUV,内部代号为F244和F245 。

大排量确实正在成为历史,电机可以让普通车轻松跑进4秒。

举个例子:汉EV双电机版零百加速3.9秒,只要28万。法拉利California T凭借3.9T V8发动机加速为3.6秒,但价格为308万。电动车用不到1/10的价格就能接近燃油神车的加速,说明「动力」在电动时代成了最简单的问题。

如果觉得用最便宜且停产的跑车对比不公平,那我们用在售最贵的法拉利812 2020款来比。这款两门跑车用了6.5L V12发动机,百公里加速3秒,售价530万。Model S Plaid采用了三电机,加速2.1秒,售价106万。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发动机之于电机,就像诺基亚之于智能机。

电动化时代,速度不是问题,难的是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原因很简单,电机可以外购,但轻量化和空气动力学(紧密相关可算作一回事)不能。电动车的速度与性能,也不是说装了大马力电机就大功告成了。

比如汉EV,两个电机最大功率363kW、最大扭矩680N·m,参数接近法拉利。但车聚君在试驾时,中速中等力度踩加速踏板,会有响胎与方向晃动的问题。大致原因是:轻量化与刚度不够的车身,无法承载大功率电机的瞬间动力输出;车身设计的下压力不够,导致方向与车轮在中高速时不够稳定。

听上去有些矛盾:车重2.17吨为何下压力不够?

二、空气动力学的核心是下压力?

飞机以钢铁之躯,是如何起飞的?这里涉及「伯努利原理」,即流体速度越快,产生的压力越小。机翼的上表面是光滑曲面,底面接近平面,这样机翼在撞风时,上表面的气流速度更快,产生的压力更小;反之下表面气流产生的压力更大,因此速度足够大时就能把机翼托升起来。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如果不明白为何流体在曲面速度更快,可以回顾一个试验:把两个球从坡顶同时放下,一个走平面,一个走曲面,结果走曲面的球先到终点。因为曲面让球的势能增加,加速度更大,最后平均速度更快。

这么说来,汽车整体造型也类似于机翼:车顶是一个连续曲面,车底接近平面,那么车顶的气流速度更快、压力更小;车底的气流速度更慢、压力更大,这时会有一个浮升力,让车在中高速行驶时发飘。

这并不是好事,因为浮升力会降低汽车的稳定性。那如何增加汽车的下压力?

我们以路特斯Evija为例,一起看一下。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理论上,车顶越平,越能有效降低气流速度,增加下压力。Evija为了减少车顶曲面,直接把车头和车身做成了一个平面,A柱倾角达到惊人的60º、C柱倾角接近90º、已经不能叫Fast-back溜背设计,而应该叫Flat-back平背设计了。

如此一来,风经过平缓的车顶时,流速变慢,下压力增加。

相反,Evija在底部设计上,尽可能增加曲面。比如,车头突出的导流板微微上翘、前轮附近的底面略低、C柱下方的底面又略高、后轮处又变低、但过了后轮之后,分流器陡然上扬,形成一个明显的翘尾曲面。

于是,Evija的底盘变成了连续曲面,气流变快,浮升力减弱。

通过这种巧妙设计,Evija的车顶线条长度几乎等同于车底线条长度,形成气流流程的对称,最大限度削减了空气浮力,保证了超强的下压力。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Evija车头中部呈俯冲状,形成一个楔形,让更多气流在上方驻留,产生下压力,抵消车身上半部的升力。轮拱高耸,形成一个倒八字形的气坝,配合机罩上一对7字形迎风槽(官方说法是回旋镖式空气叶片排气),能将正面气流快速导至两侧,减少车顶气流快速流动时产生的浮升力。

同时,深刻的迎风槽在撞风时,会产生低压核心,将冷却系统的气流吸出,提升冷却效率。

发现没?路特斯的设计哲学是:每一处惊艳的设计必然有用武之地,而不会出现“形而上”的唯美设计。这个哲学叫:Form Through Function,中文翻译为:性能定义美学。

Evija是一辆纯电动超跑,但进气口依然保留了下来。一方面是美观,另一方面有实际用处:它能将空气快速导流到翼子板之后,减少车底气流量和乱流;同时还能给前电机和前刹车散热,毕竟这是一部0-300km/h加速不到9秒的猛兽。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Evija最著名的一个设计,当属一对纵穿后轮的「文丘里管」。

它的入口在后轮的斜上方,开口宽阔,能承接从前轮拱袭来的大量气流,但中间急剧收窄,之后又快速放大,直接贯通至车尾,形成两个醒目的风洞。加上一圈刹车灯,构成了Evija独一无二的尾部设计。

文丘里效应,原理是流速与过流断面成反比,即通道最狭窄时,气流速度最快。再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越快,压力越小。因此,在这个文丘里管道的最窄处,也就是后轮拱内,形成了一个低压区。离该区最近的是上方空气,于是后者就对该区域形成一个强大的下压力,把两个后轮牢牢摁在地上。

同时,这里的低压区还能把后电机、后刹车的热量快速带走。所以,这个惊艳的“风洞”有着多重实用功能。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从正后方看,左右两个文丘里管的出风口,与正中间高高上扬的分流器(它其实和微微上扬的前导流板、侧裙、地面也形成了一个更巨大的文丘里管),呈一个倒「品」字,三管齐下,同时发挥出巨大的下压力,牢牢压住了后轮和车尾。

为啥路特斯处处强调下压力?

因为它的极速可达320km/h,在这种极速狂奔中,最致命的敌人就是车身发飘。可以说,没有极致的下压力,就不可能让Evija实现令人惊叹的「贴地飞行」。

车聚君估计,这可能是目前量产车「下压力」的天花板了。

冯擎峰在发布会现场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在长江上建一座新大桥,底部足够平坦,那么Evija可以从桥下开过长江。因为它在高速行驶时能产生1.8吨的空气下压力,足以超过它1.68吨的车重,从而将它吸在大桥的底部飞驰而过。

从这个角度讲,还真是汽车设计中的一个奇迹。在这种语境之下,“1.8吨空气下压力卖2188万的价格,平均一公斤空气值12,000元”,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三、下压力课代表Emira会给谁压力?

其实,海南那场发布会的主角并不是Evija,而是Emira。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Emira是路特斯最后一款燃油车,当下在售的Elise、Exige、Evora即将全球停产。但它的设计却率先使用了Evija的元素,比如机盖上的迎风槽、比如后轮拱上的“文丘里管”,比如双瞳大灯,简直可以称之为Evija Lite。

当然最大不同有几点:Emira有一架中置的2.0T发动机、它售价应该在90万之内、它并不像Evija一样全球限量130台。

花不到100万,能买一台看上去价值1000万的跑车,搁在哪个国家都会挑逗爱车人的肾上腺素。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据说,7月8日Emira在英国参加古德伍德速度节时,艳惊四座。围观的英国车迷太多,以至于不得不出动保安维持秩序,当天订单接近1000台。

英国车迷看到国宝级跑车焕发第二春,估计内心OS是:爷青回!

中国车迷沸腾的也不少,大家在B站这样留言: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还要什么718?凭外观也该买它啊?

-如果价格能70多万起,根本不考虑RS5了。

-内饰终于在线了!像领克咋了,看看这兰博基尼式儿的启动键!

-2.0T能用上AMG的机头,还不是舒服哥一句话的事儿?

-路特斯这波算是玩明白了,车迷想要的都有了。

-吉利让我觉得,这辈子努努力能开上超跑了!

-那些担心保值率的,路特斯最后一款燃油车难道不是理财产品?

路特斯的管理层可能没想到,这个燃油车时代的收山之作,竟能引起全球消费者如此大反响。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Emira的中国发布会,选在了海南乐东县的龙沐湾。这里有最美的落日沙滩,活动也是在落日时分进行。先是马家辉讲了一段关于「风」的中外典故,之后是厂家领导的演讲。

最后的环节是一位名模捧出一份神秘礼物:封装好的PASSÉ香水,它的打开方式需要破坏掉白色的外壳,喻示不破不立。香水的味道,主调是汽油味,代表对燃油车时代的一个怀念。

“当你感受到我时,我已告别了原来的我。”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现场也弥漫着PASSÉ香水的奇异味道,整个发布会别出心裁。当有人问路特斯高层,如果天公不作美,看不到落日怎么办?对方回:我们没想过这些意外。

颇有几分《大圣归来》中,“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悲壮。

其实,路特斯在2018年就提出了Vison 80战略,未来将转型为一家只做纯电动汽车的公司。这是一趟没有返程票的旅行,确有一去不回的悲壮。但目前看,Emira让他们曙光在望――至少设计上全球消费者还是非常认可的。

一场关于风的风波:为什么说「下压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至于全面电动化,也非常适合路特斯。因为它就是为电而生的,不信看它车型的首字母:Elan、Exos、Eleven、Eclat、Excel、Esprit、Elise、Evora、Exige、Evija、Emira。连人类送上太空的电动车Roadster,也是基于Lotus Elise的底盘而来。

据悉,路特斯第一款走量的电动车是一部中大型SUV,内部代号Lambda,将于年内在武汉工厂投产,预计明年正式交付。

车聚小结

Emira发布会的标题是:风的名字。风有多重要?

地球的生命可能就起源于风。一种说法认为:40多亿年前,太阳风携大量带电粒子不断冲击地球,将氮气、二氧化碳重新组合成一氧化二氮。这种温室气体让地球有了足够温度和稳定磁场,然后RNA到DNA,细胞到细菌,再到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于是藻类、植物、动物、人类相继出现。

所谓,风起于青苹之末。

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大意是一阵源于青草上的微风,可以衍化成惊天动地的飓风。后比喻,一个小举动可以改变世界。

Emira就是那阵微风,或许会掀起车圈关于「下压力」的风潮?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车聚网 9789粉丝    1196作品 关注 网聚汽车人的力量
推荐作者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