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周大事纪,周周有新瓜。或许潮汕事件不发生的话,这周的热点可能会是特斯拉胜诉、特斯拉与小刚学长正式开庭、小刚学长到底刑不刑?
最近一方面是特斯拉的高调降价,另一方面是少有车企盲目跟进。一个降,一个无视,到底因为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说是成本,的确,近期碳酸锂现货报价持续上行,接连刷新历史新高,碳酸锂价格已经突破60万元/吨。
除了成本,影响新车价格走势的还有利润,特斯拉的频繁降价,证明其有降空间。选择不跟进的品牌,或许本就是在“赔本赚吆喝”。
特斯拉聚光灯下还有“瓜”
本周,即便您没有买车看车的想法,关于特斯拉潮汕事故的事情,肯定也是略知一二。到底是谁的责任,尽管现在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是网络上已经炒得沸沸扬扬。
别急,潮州警方委托的上海某机构,已经在对车祸车辆进行第三方鉴定,相信距离事实的真相已经不远了。
在所有聚光灯都集中在潮汕事故之际,其实特斯拉还有其他的“瓜”。只不过由于“灯下黑”,被潮汕事件所掩盖了。
您别急,一共有两个“瓜”。首先是特斯拉胜诉,“我买了个杀人玩具或者说是自杀玩具,我不值得”,“我买的不是电子炸弹,我买的是安全,我要的是安全。”这句话不知道您还有印象吗?
出处是来自河南的特斯拉温姓车主,在接受河南电视台采访时发表的言论。起因其实是温某在开特斯拉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突遇降速和刹车失灵。
实际上,在温先生接受采访之前,特斯拉通过远程诊断,已经发现了车辆问题的所在,并表示可以免费维修。
或许是温先生正在气头上,高调接受完媒体采访后,表示只能接受换新车。特斯拉方面肯定是不认可,随后双方就开始对簿公堂。
该事件,在本周迎来了后续。法院判决,温先生需在《河南法制报》上向特斯拉公开道歉,并支付赔偿款1万元。
“大放厥词”可能一时痛快,后续可能会赔钱,也可能面临刑不刑的问题。11月10日,特斯拉起诉小刚学长的案子,也开庭了。
根据小刚学长自述,是因为测试了特斯拉自动紧急制动的视频,被特斯拉起诉。视频一共两集,特斯拉仅提供了上集,意思是小刚学长抹黑品牌、侵犯名誉权。
当然,民事诉讼即便输了,可能也就是赔钱、道歉,这点蔡老板已经经历过了,但不同的是,小刚学长还要面临刑事诉讼,这要是输了,可就不是赔钱道歉这点事了。
至于到底刑不刑,可能问题的关键就是,到底有没有偷踩电门?视频到底是不是小鹏的合作?
新能源还想降价?
今年新能源车涨价,都不能上热门,顶多就是一个常规简讯,毕竟涨价的新闻太多了。
不过,随着特斯拉的大幅官宣降价,网络上就有讨论,其他车企会不会跟降价?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车型价格的走势,主要和上游原材料挂钩,而在近期,各类锂盐产品价格普遍环比上涨1万元/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站上60万元/吨关口。60万元/吨以上的碳酸锂价格,相当于2020年6月平均4.1万元/吨价格的约14倍,较今年2月初的36.4万元/吨上涨了约55%。
分析人士指出,锂盐价格的短线走高主要与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年末冲量有关,锂盐端备采态度积极。据SMM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中国工业碳酸锂产量约18268吨,环比增加7%。
在供应端,华西证券指出,步入11月,青海地区气温继续维持低位,生产将继续处于减产状态,在此背景下锂盐供给端不容乐观。
简单来说,年底各家车企都在冲量,需求量大还着急。与此同时,原产地受季节温度影响,产量正在减少。供大于求,涨价是必然的。
当然,至于什么时候才能降下来,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预计,2023年上半年,碳酸锂供需紧张的情况仍将持续,碳酸锂价格大概率维持在52万/吨元以上;下半年开始供需关系缓解,预计维持45万元/吨以上。到了2024年,碳酸锂价格有望降至40万元/吨以下。
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时候入手新能源车最合适?
新能源车企谁赚谁赔?
一台车能降不能降,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供需关系。一台车能降多少,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利润率。
当然新势力品牌除外,毕竟当下,盈利对于大多数新势力品牌来说,还只是个“愿景”。
近期,有媒体根据各家Q3季度财报,绘制了一张车企单车利润表。第一名竟然不是传统的BBA,而是作为后起之秀的特斯拉。
曾一度徘徊在生死边缘的特斯拉,如今单车利润竟然高达9711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6.9万元。难怪特斯拉敢降价,毕竟单车有足够的利润空间,降价换取市场,此消彼长还是赚的。
在众多品牌之中,作为自主品牌的比亚迪,不仅领跑销量排行,目前单车净利润也卷赢了不少竞争对手。
反观新势力品牌,似乎距离走出赔钱的“泥潭”,仍是任重而道远。
作为曾经新势力第一梯队的“蔚小理”都处在亏损状态,蔚来亏得最多,卖一辆车就亏损15290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万元;小鹏卖一辆车亏损9889美元,约合人民币7万元;理想亏得最少,相当于卖一辆车亏损883美元,约合人民币6252元。
蔚来可以理解,毕竟人家售后服务成本摆在明面上,后续也有多个子品牌计划。至于理想汽车,其产品矩阵与终端销量也均在成长。
唯独是小鹏汽车,先降价的是它,销量跌幅最严重的是它,在赔钱的积极程度上,也不甘示弱。
技术日产,已然在电驱化、智能化时代向新出发!
比亚迪回应“葡萄碎碎冰”散布谣言被拘留,强调尊重并接受监督,坚决采取法律手段打击黑公关。
央视报道,仰望销量破万 再起航 厉害了,同学们。仰望汽车上了央视了,央视《第一时间》报道了仰望品牌销量突破了一万台,第一万辆车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交车仪式,从23年11月开始交付,短短的17个月,仰望销量就突破10000台,可见大家对于仰望的认可
前几天,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全球对话在嵊州徐徐展开。来自欧洲、美洲、中亚等20多个国家的300余位国际嘉宾齐聚一堂,以“科技与文化”为纽带,共同见证比亚迪创新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
上海车展比亚迪展示的兆瓦闪充技术,引众人围观!
2025上海车展豹力全开, 方程豹583家族齐亮相。
一场关于山水与科技的奔赴,比亚迪带你看未来出行
辣椒汽车·车展关注:在乐道L90首发亮相现场,蔚来掌门人李斌和乐道汽车高管俞斌的钓鱼表演,几乎让所有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只见李斌和俞斌拿着钓鱼竿,并排坐在乐道L90前备箱里,嬉笑着展示钓鱼的乐趣。
2025年4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比亚迪深圳”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这是比亚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保时捷称拟在华停售电车系误读,但不把小米汽车当对手是真的
鸿蒙智行:让安全成为智能驾驶辅助的“肌肉记忆”
沃尔沃汽车品牌体验中心(中国)焕新启幕
比亚迪海洋几乎把家庭用车场景覆盖全了。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严惩不实信息传播者
如何将潮流感融入日产Frontier Pro PHEV的强悍造型?
左手硬派越野,右手华为乾崑 基于华为 Hi 模式打造却又超越 Hi 模式。
经常听人吹的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究竟什么样子?中国长安携旗下辰致科技、重庆青山等子公司核心技术,亮相2025上海车展。展台上,你能看到全线控技术的智能底盘,如今智能电动汽车想实现更多功能,离不开它。另外还有重庆青山带来的最新分布式电驱,体积小、密度高、最高转速22000转。
“战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4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这是比亚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谣言止于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