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电驱双星闪耀上海,“中国速度”驱动日产革新

电驱双星闪耀上海,“中国速度”驱动日产革新

汽车公社 1799浏览 2025-04-29 IP属地: 未知

当全球汽车产业浪潮奔涌向电驱化智能化的深水区,日产汽车正以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战略突围,在中国市场书写着转型新篇章。


本届上海车展上,Frontier Pro PHEV与N7双星闪耀,不仅展现了日产汽车对中国速度的深刻诠释——从概念落地到N7全球首秀仅历时短短一年,更彰显了这家近百年车企正依托本土化优势,将“敢为人先”的品牌精神转化为全价值链革新的磅礴动能。


技术日产,已然在电驱化、智能化时代向新出发!



这两款车型的快速推出,不仅是日产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其对中国市场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的结果。


当“尽兴由NI”的品牌主张与“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承诺相遇,激烈的火花碰撞而出。日产深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


因此,日产加大了在电驱化、智能化领域的投入,并与本土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这种战略突围,不仅是对传统汽车产业的颠覆,更是对汽车产业未来的重新定义。日产以长期主义为锚点,持续深耕中国市场,通过技术革新、生态构建和长期主义的实践,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符合需求的高品质产品。


同时,日产也将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全球市场,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日产方案”。由此,一个关于技术革新、生态构建与长期主义的汽车进化故事,正在中国市场的沃土上生根发芽。


01以“中国速度”重塑智电赛道


在智能电动时代的浪潮中,“中国速度”成为众多车企竞相追逐的目标。而日产汽车以Frontier Pro PHEV与N7的闪电式落地,不仅撕掉了传统车企“转型迟缓”的标签,更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中国速度”的深刻内涵,为中国市场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正如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Stephen Ma)所言:“在坚守日产安全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缩短研发周期到 24个月以内,让我们的产品超越客户的期待。”


其“中国速度”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技术日产”的深厚底蕴。


日产汽车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雄厚的集团资本和领先的技术实力。从内燃机技术到电驱技术,从新能源电池研发到智能座舱打造,日产在多个领域都拥有成熟且先进的技术储备。


这些深厚的技术积累,是通过日产在中国20多年与合作伙伴公司的共同经营,以及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不断迭代的结晶,为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加速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初,日产启动了新的全球战略,包括:制定全球各区域市场策略,根据市场需求打造产品组合,并加强与本土伙伴的合作。



正是基于原有集团资本、技术积累、合作伙伴共融共创,以及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经营信心,日产具备加速转型的能力,从而实现了“中国速度”。这并非是从0到1的拼速度转型,而是站在成熟技术平台和体系系统之上,实现更具可靠性、安全性的成熟转型。


在当前中国品质消费趋势下,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关注车辆的外观设计和性能表现,更注重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日产的这种成熟转型,正好契合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是中国品质消费趋势下的刚需。



两款新车型Frontier Pro PHEV与N7便是日产“中国速度”和成熟转型的生动体现。两款车型虽定位不同,但均以“技术日产”为内核,通过新能源、智能化、本土化与场景化创新,以更平衡的产品组合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充分展示了日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把握。同时,这也是日产技术储备与本土协作能力的集中爆发,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将先进的技术与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发出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


据悉,日产汽车正在加速导入均衡的产品组合,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涵盖轿车、SUV、皮卡在内的多种车型、以及包括燃油、纯电、插混、增程在内的多元动力解决方案。在本届上海车展上,马智欣宣布:“到2027年夏季,将投放1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日产品牌从5款增加到9款,并且还有更多的车型会陆续到来。”


值得强调的是,日产在加速产品落地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自身的质量标准,并没有一味求快而忽视品质。在Frontier Pro PHEV与N7的研发与生产过程中,日产运用其成熟的质量管控体系,从零部件的采购、生产线的装配,到整车的检测,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无论是电驱技术的稳定性测试,还是组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的安全验证,都经过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和实际道路测试,确保每一辆车都能达到日产的高品质标准。这种在保证日产质量标准前提下的加速落地,体现了日产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和对自身品牌的珍视。


当行业仍在讨论转型焦虑时,日产已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充分融合中国本地优势,以本土化创新重构价值链条,方能在智能电动时代掌握主动权。而这一进程背后,更是日产“敢为人先”品牌精神的延续。



以长期主义为锚点,日产在追求“中国速度”的同时,结合日产全球实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本土化实践,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符合品质消费趋势的优秀产品,也为智能电动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2以“中国智慧”驱动全球革新


中国市场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为所有汽车品牌提供了独特的技术练兵场。而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车企之一,日产汽车以“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愿景为锚点,正在构建一个贯穿研发、制造、出口的可持续生态。


这一战略不仅是应对行业变革的务实选择,更是日产深耕中国市场五十多年积累的智慧凝结。其将中国生产基地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使得中国基地不再仅仅是生产制造的场所,更成为了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同时,日产持续加码电驱化、智能化等领域的战略投入,以扎实的布局夯实长期竞争力。这种投入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技术实力的充分自信。



在“尽兴由NI”品牌主张的驱动下,日产在中国市场编织的不仅是产品矩阵的扩容,更是一场涵盖技术迭代、生态构建与用户体验的全维度革新。


在产品研发上,日产紧跟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车型;在技术创新上,积极探索智能电驱、驾驶辅助等技术,以科技力量提升产品竞争力;在用户体验上,注重从购车、用车到售后的全过程服务,为消费者打造更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出行体验。


这种战略进化,既是对中国市场特质的精准适配,也是日系品牌全球化叙事中“中国智慧”的实践样本。日产的“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绝非单向的技术输入,而是双向的价值循环。随着中国研发成果的持续输出,日产正将“中国智慧”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当前,中国市场正成为日产全球化战略的技术策源地与效率引擎,更在行业转型期开辟出“深耕本土、蓄能全球”的路径。随着中国研发成果的持续输出,日产正与全球最优秀的供应链深度联动,使得日产能够更好地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些举措标志着中国不仅是日产的技术试验场,更成为其辐射全球的创新枢纽。这种“本土创新-全球赋能”的双向循环,既是对“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承诺的践行,也为跨国车企提供了“深度本土化驱动全球化升级”的新范式。



正如马智欣强调的,“不管是N7,还是Frontier Pro PHEV,都是从中国首发的全球车型,依托日产汽车全球的经销商网络优势,一年内将走向世界,从而补充并丰富日产全球产品线。”这不仅仅是全球价值带向中国,也是将中国价值带向全球的战略承诺兑现。


日产的战略也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启示:中国不仅是全球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更是技术创新的源头、生态构建的试验田与全球竞争力的孵化器。日产正在证明——在电驱化和智能化时代,唯有将中国市场从“战略市场”升维为“战略伙伴”,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增长。


日产的转型故事,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长期主义的实践。不追求短期增速,而是通过生态圈的扎实构建,实现技术、制造与服务的韧性成长。这种“以稳筑基、以链拓局”的策略,不仅为中国用户创造更可持续的出行体验,更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刻写下日产作为“革新者”与“赋能者”的双重印记。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572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