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广西宾阳的G72高速上发生了一起追尾事故,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一辆白色特斯拉追尾了一辆大货车,其冲击力之大导致货车侧翻在路中间,而小车则停在了应急车道,现场一片狼藉。
惨烈事故
大货车司机无大碍,但小车这边情况就不乐观了。主驾是主要撞击点,车头变形严重,A柱凹陷,消防人员多次拉车门都无法拉开,不得已使用液压钳来进行破拆,不久后急救人员也来到现场,对驾驶员进行诊断,可惜的是小车驾驶员已经不幸离世。
不久后,网上就流出了事故路段监控摄像头的记录,可以看见在高速最外侧车道上,一辆特斯拉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与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大货车发生追尾,撞击瞬间产生大量浓烟,由于特斯拉撞到大货车右后部,并且比大货车车速快很多,导致大货车直接改变了行驶方向,横跨4条车道,最终侧翻在最内侧车道。暂时不知道这次事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还要看特斯拉售后调出行车数据,才能知晓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行驶状态。现在只能够等待调查结果。
又是特斯拉,又是高速。特斯拉的确是流量密码,每一次事故都导致满城风雨。慢慢形成了大家只关注特斯拉的事故,其他车事故无人看的奇怪现象。的确很多人会觉得特斯拉负面多,很可怕,但逻辑很简单,有个词叫“幸存者偏差”,全国一天发生很多次事故,但只是特斯拉能够获得大家的关注罢了。如果特斯拉有明显质量问题,工信部、质检、国家又怎么会让它上市售卖?不久前潮州特斯拉车主号称刹车失灵,这事实锤了吗?每一次的结果都一样。你问蛋卷的立场,蛋卷只能说相信官方调查结果,敢买的就买,不敢的就看其他品牌。
跌破5000亿
不止是受到国内网友质疑,国外网友尤其推特上,特斯拉事故讨论也一直在发酵。之前马斯克收购推特之后,推特是否会成为特斯拉品牌营销平台的靠山就充满争议,推特正在有意帮助特斯拉规避一些负面风险的可能已经开始被人怀疑。屡次卷入舆论漩涡的特斯拉,可能因为风评的问题。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一直“跌跌不休”。截至本周三美股收盘,特斯拉再跌2.58%,其市值降至4913.28亿美元,自2020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5000亿美元大关。
别浪了马斯克
人怕出名猪怕壮,作为世界流量的天花板,特斯拉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全球看在眼内。造成风评影响有两个原因:第一,特斯拉对于事故还不够重视,蛋卷觉得特斯拉和警方对于事故调查应该更加透明。第二:大众的销量也很大,事故也很多,但为什么大众车出事,民众关注度并不多?蛋卷认为因为大众车保有量和特斯拉的差别,民众已经接受大众车是“汽车”,而心里对于特斯拉是“汽车”这件事非常抵触,总觉得特斯拉是智能车,总有刁民想害朕。等到特斯拉的保有量追上大众了,这种心理会不会回复正常?马斯克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
智美双修新典范!秦L EV「花漾出行」概念刷新中级车价值标准
比亚迪回应“葡萄碎碎冰”散布谣言被拘留,强调尊重并接受监督,坚决采取法律手段打击黑公关。
即日起至5月31日,秦L EV推出限时置换补贴政策,至高可享10000元厂家补贴,力度空前!作为这届年轻人最带感的智美中级车,秦L EV拥有全系e平台3.0 Evo、全系“天神之眼C”智能驾驶辅助三目版、全系后驱等六大越级产品力,智能、操控等方面全面领先同级车型,官方指导价仅11......
铁山坪,畅玩途昂 Pro 试驾 # 上汽大众途昂 Pro #铁山坪试驾之旅 #汽车试驾乐趣 #新车驾驶体验
2025年4月27日,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比亚迪深圳”号)在江苏太仓装载超7000台比亚迪新能源车开启首次远洋航行驶往巴西。这是比亚迪国际化战略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上汽奥迪,领潮2025上海车展!
4月22日,“BYD SHENZHEN”号在江苏仪征成功举行了隆重的交付仪式。比亚迪集团副总裁李巍出席仪式并为新船正式命名。仪式上的砍缆环节象征着“BYD SHENZHEN”号开启璀璨航程,也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部署开启新纪元
鸿蒙智行:让安全成为智能驾驶辅助的“肌肉记忆”
置换最高省3万!秦L EV天神三件套限量抢购
比亚迪严厉反击黑公关,严惩不实信息传播者
如何将潮流感融入日产Frontier Pro PHEV的强悍造型?
承担日产“越野化”战略使命,郑州日产开启国际化进程
移动花艺工作室来了!秦L EV用前备箱生态重塑出行想象力
又获奖啦,比亚迪再获国际双奖!
“战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
荣威纯电D6,国民家轿的荣威诠释,还用考虑轩逸吗?#荣威纯电D6
#上海车展的科技味 太震撼了!汽车之家 带来的VR空间大电影《Car时空-能源觉醒》让人完全沉浸其中!从百年前的巴黎街头,到月球驾驶,一秒穿越,科技感满满,历史与未来完美融合!没赶上的朋友,5月1号开始上海和深圳的汽车之家空间站就能体验啦!#汽车之家 VR 大电影空降车展全球首映......
今年车市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各家都有了“9”系列车型,这个系列的车型论空间,豪华,舒适用料,智能科技都不差,腾势N9凭啥突围?
近年来,随着高温天气常态化与物流行业“人车协同”需求升级,商用车驻车空调正从“选配”转向“刚需”。数据显示,我国3000万长途货运车辆中,超60%的司机需在熄火状态下解决驻车制冷问题,而传统燃油车怠速开空调导致的油耗成本、碳排放等问题正倒逼行业寻求变革。
上海车展慢慢弹:飞天汽车,还需立法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