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7日,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未来)发了一张主题为“回家”的海报,海报上配注了苏轼写的一句诗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无疑是有所暗示。
一天之后的1月18日谜底就揭开了。FF未来宣布,公司与黄冈市政府达成了不具约束力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将FF未来中国总部迁至黄冈市。
此消息一经发布,遂引发市场的极大关注。
比如,这是否意味着贾跃亭即将回国?黄冈会不会重复恒大的命运?
这对于总部位于美国且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知名度的法拉第来说,在国内市场接二连三地碰壁,这样的境遇实在有些尴尬。
因此,法拉第此次与湖北黄冈的合作,确实有着让人担心的历史因素。
从双方达成的协议来看,FF未来中国总部预计将由黄冈市政府引导基金、相关产业基金和法拉第未来共同出资建设。黄冈市政府将积极协助法拉第未来在黄冈市进行产业布局,调配相关资源,同时为其在黄冈市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协议已于2022年第三季度签署。
对于黄冈来说,它的最大优势是和武汉市接壤,依托湖北省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强大优势,积极补齐工业短板,在大力开展专业招商,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2021年,黄冈市共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36家,其中规上企业108家,总产值100.6亿元。
它的劣势是,黄冈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只有一个星晖新能源,这是威马黄冈智能制造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02亿元,规划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受威马汽车发展不振的影响,该项目前景并不明朗。
此外,黄冈也存在着产业链不够完整、零部件配套能力偏弱、市场推广力度不强、企业生产要素不足、人才引进困难等诸多问题。
或许正是出于合作双方都存在着问题,所以他们此番签订的合作协议加上了不具约束力的这一条,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
法拉第诸多的不确定性
对于FF此前迟迟无法在中国市场落地的原因,不少业内人士将其归因为FF的长期经营具有不确定性。
FF成立于2014年,而同期诞生的蔚来、小鹏2022年销量均已突破12万辆,而FF至今尚未实现量产。
从最初和恒大集团合作以失败告终,FF的合作对象的名单就一再拉长,过程有所不同,但结果都一样——最终都无法落地。
这让很多投资方都心存忌惮。而它的首款车型FF 91 Futurist何时落地量产似乎成了汽车圈的未解之谜。按照最新披露的进展,法拉第未来预计在2023年3月底开始量产,将于4月初下线,并在4月底之前交付。
此前,法拉第的财政情况并不乐观。由于多年连续亏损,FF的账面累计亏损已经达到1.03亿美元,尽管FF在2022年获得了一笔3.5亿美元的股权信贷额度,但是除去研发、人工成本之外,法拉第几乎没有太多资金推动项目落地。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FF 91 Futurist量产所需的1.5亿到1.7亿美元资金保障已基本得以解决。所以FF才敢说出2023年4月底之前交付的豪言壮语。
即使FF 91 Futuris可以如期交付,但由于它定位高端,预估售价在10-18万美元之间,折算人民币最高售价破百万,所以它注定不是一款面向普罗大众的产品。等FF研发出平民版车型,考虑公司口碑、市场环境以及竞争对手进化等因素,时间节点必将又是不可预期。
FF还面临纳斯达克退市风险。日前,FF第二次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预警,由于尚未在上市后的12个月内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不符合纳斯达克的继续上市规则。
需在45天内提交重新合规的计划。如果该计划被纳斯达克接受,那么其最多能获得180天的宽限,以恢复合规。
这意味着,FF面临退市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法拉第未来并不是第一次遭遇退市风险的危机了,去年10月,FF因为公司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收到退市警告,更早之前,还因为未及时提交财报而被警告。
FF到底是不是唐僧肉
别看FF的公司口碑不怎么样,贾跃亭更是被国内讥讽为“下周回国”,但这些似乎都不妨碍FF成为市场中的唐僧肉,总是有人惦记。
FF未来一直没放弃过回归中国市场的战略。FF未来曾经尝试和恒大集团进行合作,结果双方各怀鬼胎,合作也最终流产。之后,FF又和第九城市以及吉利、珠海、山西长治等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传出过绯闻,结果都是不了了之。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都知道FF未来的过往历史,也都知道贾跃亭的品行操守,那为什么还是有人想与FF未来合作?
一个重要原因是,FF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还没有把车造出来就已经在全世界有知名度的品牌并不多见。FF的造势能力可见一斑。
合作伙伴只要和FF搭上关系,马上就能成为全行业的热门讨论话题,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拥有顶级流量,这个确实很有吸引力。
尽管FF未来一直没有量产成功,但是它在产品层面的积累不容小觑。举例来说,FF 91 Futurist从2017年首次发布到如今已有6年的时间,现在看它的设计虽然稍显繁琐,但胜在科技感十足,运动风爆棚,关键是足够伸展,整车气质放在现在完全不输那些顶级设计。动力方面,FF 91 Futurist采用了三电机驱动,最大马力达到了1050Ps,续航里程为613km,百公里加速为2.27秒,这样的动力参数也同样不输主流。
我们有理由相信,FF未来并非一无是处,它在舆论引流方面的优势、产品方面的深度积累、在全球范围内的声誉,这些是曾经和FF合作,现在合作以及未来合作的伙伴看重的方面。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势强劲,产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23年新能源汽车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根据相关部门预测,2023年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新能源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其销量占比有望超过60%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风口仍然存在,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来实现地方产业的全面升级。
鉴于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多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其他地区想要引进有知名度的品牌入驻是有难度的,因此,尽管FF有这样那样的“黑历史”,但是值得一试。
万一成功了,或许就是第二个合肥。
百姓评车
尽管黄冈和FF对于合作都抱有极大的期望,但是纵观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历史,生产交付并不是企业的终点,这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售后、换代、营销策略等一系列的环节,都需要一一面对。
再加上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黄冈和FF的合作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目前还不好说。
只能说接下来的挑战只多不少! 你怎么看?
转型必将带来阵痛,这是避免不了的。
数据不说谎!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极热防晒隔热降温横评,谁是王者
理想/中国汽研回应“i8对撞卡车”,都在甩锅
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是吉利,技术含量最高的同样是吉利。因为他7月刚刚把年销量目标从从271万调到了300万,如果我没有记错,去年是从190万辆上调到了200万辆,从去年的上调5%到今年上调了10%,总销量目标要比去年多出100万的销量,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除了吉利还有谁呢?
8月1日的武汉之夜,一场以奕起热爱,派生精彩为主题的战略发布会,将这个肩负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未来的新战略推至聚光灯下。
捷途汽车7月销售新车49445辆,中国品牌方盒子海外劲销
直面烈日!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隔热大PK,影响因素竟这么多
400万信赖,再启风华!
进入8月,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7月新能源车销量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奇瑞集团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6.54万辆,混动发力带来高速增长
【E汽车】极狐T1内饰官图曝光
吉利今年完成30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似乎已成定局。
这场碰撞测试最终撞开的可能不是卡车驾驶室,而是汽车营销的潘多拉魔盒。
猛士品牌终于走向主流大众了。
2.5T+双电机,新一代帕里斯帝中国首秀演绎混动旗舰新高度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比亚迪海狮06上市,宋PLUS落后半代?
通过一体化管理“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奕派科技将构建更敏捷的作战体系,高效响应用户需求;依托东风汽车“1+n”研发体系,迅速配齐电动化智能化全领域研发团队和能力,快速搭建商企、研发、营销“铁三角”,让市场的声音驱动创新;整合生态资源,深度协同生态伙伴,共同为用户打造有价值的产品和......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为用户派生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