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最近两三年时间里,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风起云涌,尤其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在充分的技术迭代和品牌内卷下,国产新能源汽车不仅在销量上不断提升,而且在产品级别和价格层面,也逐渐实现了“飞跃。也就是说,价格比较高、销量还很好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了,比如曾月销超3万的比亚迪汉、月销量陆续过万的理想L9、L8和L7等等,可以说,在新能源赛道,给了国产车实现品牌和级别突破的机会。
不过,大家可能也看到了,虽然国产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可以说纯电与插混各有千秋,但是在尺寸、重量更大,级别更高的中大型SUV市场,纯电车却相当少,我们能够看到的国产中大型新能源SUV中,也仅仅只有小鹏P9、蔚来ES8等少数几款车型,而且销量都非常一般,就拿5月份来说,蔚来ES8销量仅为274辆,小鹏G9销量为1005辆。
而增程式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型数量比较多,部分车型销量也比较优秀,比如理想的L系列车型,5月份合计销量接近2.9万辆,而且之后还有一些即将上市的中大型及以上级别SUV车型,大多也都是非纯电形式。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产中大型SUV及以上级别的SUV车型,采用纯电结构的车型那么少呢?
首先,对于中大型SUV来说,重量和尺寸都会影响到车辆的电耗水平,因为到了中大型以及以上的SUV车型,重量普遍都是比较大的,如果是纯电车型的话,电池本身的重量不仅继续增加车身的重量。而且尺寸更大的SUV车型,日常行驶中,整体的撞风面积也会比较大。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为什么不能将车身外观做成更加利于减小风阻的溜背造型?事实上,中大型SUV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大空间,采用类似Model Y这样的外形结构,会大大削弱大尺寸SUV的空间表现,也就是丧失了重要的竞争力。
所以这种大尺寸、大重量的SUV车型,采用纯电结构,整体的电耗会比较高,而且是速度越快,电耗越高,因此其实对于电耗来说并不友好,而且到了这种级别的SUV车型上,搭配双电机四驱,也是正常操作,电耗自然也就更高了。就拿理想L8来说,百公里电耗20度以上,实在是太正常了,如果这款车是纯电行驶,想要跑500公里,就需要至少100度的大电池。
其次就是成本问题,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本身中大型及以上级别的SUV车身重量就比较大,撞风面也比较大,所以整体电耗就比较高,电耗高怎么办,那就只能通过增加电池的容量来提升续航,但是提升电池容量的同时,车身重量又增加了,所以就有一种陷入无限循环的感觉。
而且直到当下,电池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占比比较大的成本之一,大幅度增加电池容量,成本也将大大升高,对于国产车型来说,是不利于做好成本控制的,也就是会丧失性价比。可以说,如果理想L系列车型采用纯电形式的话,整体价格一定会比现在增程式结构贵一些,这对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开拓市场来说,是不利的。
而增程式电动和插电混动结构,就充分解决了这一点,通过搭载中等容量的电池,既保证了一定的纯电续航里程,也控制了车身重量,同时还有效中和了成本,提升了性价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当价格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国产车型取得市场优势,最终还是需要性价比优势的。
最后就是销量预期了,正如我们开头所说,国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插混车型占到的比重是比较大,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增程式电动车型,尤其是SUV车型,哪怕是宋PLUS这种绝对畅销的紧凑型SUV车型,DM-i车型也是绝对意义上的销量大头,纯电车型非常少,我们在马路上能看到的几率也不大,到了更大尺寸、更高级别的SUV车型上,更是如此,小鹏G9和蔚来ES8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那么在销量预期不高的情况下,在中大型及更高级别的SUV车型上采用纯电形式,本质上在市场层面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所以其实,当我们看到国内汽车行业整体走向电驱动的情况下,纯电可能是最终形式,但是至少在当下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纯电形式在大尺寸、大重量车型上,目前至少还有上述三个问题或者短板难以被解决,当然我们也不是说纯电中大型及更高级别的SUV车型就不能做,一定是可以的,但是市场能不能充分接受,并且换来和插混车型一样甚至更高的销量,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转型必将带来阵痛,这是避免不了的。
数据不说谎!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极热防晒隔热降温横评,谁是王者
理想/中国汽研回应“i8对撞卡车”,都在甩锅
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是吉利,技术含量最高的同样是吉利。因为他7月刚刚把年销量目标从从271万调到了300万,如果我没有记错,去年是从190万辆上调到了200万辆,从去年的上调5%到今年上调了10%,总销量目标要比去年多出100万的销量,国内胆子最大的车企,除了吉利还有谁呢?
8月1日的武汉之夜,一场以奕起热爱,派生精彩为主题的战略发布会,将这个肩负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未来的新战略推至聚光灯下。
捷途汽车7月销售新车49445辆,中国品牌方盒子海外劲销
直面烈日!全新MG4 VS 海豚 VS SU7隔热大PK,影响因素竟这么多
400万信赖,再启风华!
进入8月,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7月新能源车销量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奇瑞集团7月销售新能源汽车6.54万辆,混动发力带来高速增长
【E汽车】极狐T1内饰官图曝光
吉利今年完成30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似乎已成定局。
这场碰撞测试最终撞开的可能不是卡车驾驶室,而是汽车营销的潘多拉魔盒。
猛士品牌终于走向主流大众了。
2.5T+双电机,新一代帕里斯帝中国首秀演绎混动旗舰新高度
五菱开启夏日宠粉季,2025款五菱缤果置换补贴价5.18万元起
比亚迪海狮06上市,宋PLUS落后半代?
通过一体化管理“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奕派科技将构建更敏捷的作战体系,高效响应用户需求;依托东风汽车“1+n”研发体系,迅速配齐电动化智能化全领域研发团队和能力,快速搭建商企、研发、营销“铁三角”,让市场的声音驱动创新;整合生态资源,深度协同生态伙伴,共同为用户打造有价值的产品和......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为用户派生无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