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23年,本以为汽车市场会因为“三年抗疫”的胜利而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从实际表现来看,疫情结束后的汽车市场所面临的局面反倒更加严峻了起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累计销量仅为952.4万辆,同比增长2.7%。
从表面上看,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今年上半年车市正在回暖。但要知道的是,去年上半年,特别是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都受到了上海疫情的影响,导致销量遭到腰斩,仅2.7%的同比增幅只能说明今年乘用车市场的严峻程度比去年好不到哪儿去。
即便是常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新能源市场,今年上半年的增速也有了明显放缓,累计销量仅为308.6万辆,同比增长37.3%,好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已经提升到了32.4%的历史新高。
车企自救难显成效
为了促进汽车消费,进入到2023年后各大车企也开启了自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降价促销,从1月份特斯拉的突然降价,到3月份湖北将车市价格战推向高潮,无不是在表明当下车企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即便是进入到7月份后,车市价格战的热度有所下降,但大多数车企仍旧给出了以前无法想象的降价优惠。就比如雷克萨斯,2021年还需要加价提车的雷克萨斯,现在大多数车型都已经给出了超4万元的降幅,但依旧无法扭转销量下滑的趋势,加价王雷克萨斯尚且如此,二三线品牌的生存环境又谈何容易。
汽车市场不景气,终端市场自然也不好过。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5月末全国乘用车库存达到了339万台,其中厂家库存77万台,渠道库存262万台。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年来,国内的乘用车库存基本都保持在300万辆以上。
如此高的库存,也让车企和经销商压力山大,倒闭的4S店更是数不胜数。根据中国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退网的4S店就多达1757家,平均每天就有近5家4S店退网,而挣扎在退网边缘的4S店更是数不胜数,车企之间的淘汰赛也正在上演。
截至目前,讴歌、铃木、菲亚特、欧宝、雷诺、Jeep等至少6家合资车企已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广汽三菱、悦达起亚、雪铁龙、标致、上汽大众斯柯达、福特等仍在苦苦挣扎。而对造车新势力而言,今年上半年则是真正“分化加剧”的一年,前有理想一马当先,不断创下新的销量纪录,后有爱驰、威马、恒驰、自游家、天际、雷丁、前途、拜腾等新势力品牌破产或即将破产,如何在国内汽车市场生存下来,也成了大多数车企所面临的难关。
十项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出炉,会有成效?
汽车作为一个大宗商品,汽车卖不动影响到的不仅仅只有汽车厂家和4S店,更是涉及到了各行各业,2022年,仅汽车产业就占中国GDP比重的10%左右,而房地产都才占了6%左右的比重。很显然,汽车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促进汽车销量,不仅车企在自救,国家相关机构同样在寻求破局之道。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围绕促进汽车消费提出了十条举措,包括内容优化涉及限购管理、新能源汽车、二手车、汽车消费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
整体来看,十条举措中,前三条主要与拉动汽车消费有关,四至七条聚焦新能源汽车,八至十条则分别涉及加强汽车金融服务、鼓励经济型车型开发、优化停车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措施》中还明确提到,鼓励限购地区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这对限购城市来说,无疑是福音了。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这十条举措毫无诚意,就拿限购城市来说,只是说出了增加年度购车指标,具体增加多少也没有直接举出。在限购城市,消费者并不是没钱买车,就是苦于摇不到号,摇几年号都未摇中的消费者大有人在,可一旦放开限购政策,又会让本就不堪重负的城市交通压力变得雪上加霜,否则部分城市也不会出台插电混动汽车绿牌不再免费的政策。
想要促进汽车消费,主要还得看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大军,而这些消费者手头并不宽裕,购车时关注的还是价格,车企降价是一方面,燃油车也取消购置税或降低购置税也是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推出的燃油车购置税减半政策,就很好的带动了国内的汽车消费。所以说,想要促进汽车消费,最重要的还是在购车成本上。
写在最后:
在车轱辘看来,当下消费者之所以对买车兴趣不大,一方面是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趋近饱和,想要汽车销量有更大提升本就不太现实;另一方面也是三年疫情,导致收入减少,让消费者变得理性了起来,非必要不买车已经在部分人心中根深蒂固,毕竟汽车一直都是一个消耗品,不买车可以省下很大一部分开销。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