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也拥有众多的轮胎制造企业,但很遗憾的是,中国轮胎企业虽然规模数量壮大,但在发展质量上与世界先进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
这也导致很多车主在给爱车换胎时,一般都会选择米其林、马牌、固特异等国际知名大品牌,而对价格哪怕便宜一倍的国产品牌轮胎始终不太放心选购。
在英国《tyrepress》杂志公布的2023年度轮胎企业20强榜单里,只有4家中国企业上榜,而且排名并不靠前,更是直观地体现出中国品牌轮胎目前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从这份前20榜单排名可以看到,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德国大陆轮胎(马牌)和以往一样稳居前四,轮胎营业额分别为280.18亿欧元、270.29亿欧元、195.06亿欧元、140.05亿欧元。这也和国内消费者对于轮胎品牌的认知程度基本上一致。它们之后,排在5-8位的依次是日本住友橡胶(旗下最知名轮胎DUNLOP邓禄普)、意大利倍耐力轮胎、韩国韩泰轮胎、日本优科豪马。
日本通伊欧(东洋轮胎)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十,在它身前的是中国轮胎厂商中策橡胶,目前排名全球第9。
中策橡胶也是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商,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杭州海潮橡胶厂,是中国最早的轮胎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朝阳、好运、西湖、全诺、雅度等多个品牌。
其他入选的中国轮胎企业是排在第11位正新橡胶、名次位列第12赛轮和排在第17位的玲珑轮胎。
正新橡胶是台湾最大轮胎制造商,以30.01亿欧元的销售额排在第11位,旗下的玛吉斯(MAXXIS)行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上汽通用、上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日产等知名汽车厂商均有合作。
其实从一些专业测评来看,中国品牌轮胎在许多性能上已经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不大,但是整体性能上不够均衡,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一定短板差距。但中国一线品牌轮胎的性价比优势的确很明显,也需要消费者们多关注和支持。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尽擎探索 驰骋天地 美孚1号™携手吴彦祖演绎好戏还在后面
乘龙卡车发三张海报进行回击、东风高管支持维权,央国企气质很硬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长城汽车7月品牌销量解读:硬派车是定海神针,或可考虑SUV硬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