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购车时面临的第一个抉择就是——买油车,还是买新能源?
教授翻阅了过去几个月的数据,从今年6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上险数来看,6月份新能源车渗透率是33.2%,又创下了新高。通俗地说,就是每三个购车消费者中,就有一个选择了新能源汽车。
而在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对比中,6月新能源同比增长30%,远高于整体乘用车的1.8%,而纯燃油车则同比下跌了8.1%。一升一降,新能源车胜!
从多项数据来看,传统燃油车日益式微已成定局,新能源则在保持稳步增长。但事实远没有数据看上去那么的“风和日丽”。 新能源和燃油车的真正分野,还差最关键的一环。
插混、增程是过渡,新能源变局在何处?
“新能源”的大盘中,有相当一部分销量是由近两年异军突起的插混和增程贡献的。
传统燃油车拥趸认为插混、增程本质上还是油车,内燃机YYDS。“电动党”会说增程、插混是迈向纯电动过程中的“过渡”产品。
那“过渡”到什么时候结束?在可预见的未来,“过渡”到纯电动汽车能够实现快速补能,充电不再是漫长等待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让消费者焦虑的不是500km的续航(因为油车也就是这水平),而是在充电站等待的那一小时。
而插电、增程的热销其实恰恰说明了大量消费者对纯电出行的一种渴望,他们想要更低廉的用车成本,也想要没有焦虑的出行体验。假如两台车除了动力之外其它都一样,一台是加一箱油还得四五百元的增程,一台是10分钟能完成补能的纯电,多数人怎么选不用教授说吧?
所以,解决快速补能问题,是决定新能源格局发展的关键所在。
何以解忧?唯有超充。
发展超充,已是行业的广泛共识。
8月16日,宁德时代披露了旗下神行超充电池的相关信息。该电池为全球首个在磷酸铁锂上做到4C超充的电池,实现了充电10分钟、续航400km的超充体验,并达到了7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而且神行超充电池可不是概念产品,它在今年年底就会实现量产,明年第一季度消费者就可以购买到搭载了神行超充电池的电动车。
4C超充,正是完善超充体验普及的一块重要拼图。具体到补能场景中,如果充电桩能持续优化充电流程,比如插枪自动充电,拔枪自动结算,那这样快速、高效的10分钟充电和加油相比,差距已经很小了。
对于目前纯电动汽车用户来说,“补能”焦虑并非是无时不刻的,在目前主流慢充、快充以及家用充电桩的普及下,已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充电,真正的“焦虑”来源于长途驾驶、节假日高峰等场景。正是这些焦虑,使电动车不能完全“实现自由”,阻碍了用户选择电动车。
在教授看来,超充是当下充电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家中固定车位,用户可以选择家用充电桩,享受最低廉的补能成本;高速公路长途出行、“八百里加急”的情况,那就需要可以媲美油车补能效率的超充。所以当超充生态布局完善,那时的纯电车用车体验就会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宁德时代做超充,教授就感觉稳了
过去一段时间谈论4C超充、800V充电桩,很多消费者感觉距离自己很远,但这次宁德时代推出神行超充电池之后,教授真感觉超充“稳了”,离消费者真的近了。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个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磷酸铁锂在成本上相较三元锂更有优势,这为神行超充电池的全面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技术上,神行超充电池使用了超电子网正极技术、充分纳米化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并搭建超电子网,降低了锂离子脱出阻力,使充电信号快速响应;同时还采用宁德时代最新研发的二代快离子环技术,对石墨表面进行改性,降低了锂离子脱出阻力,增加了锂离子嵌入通道并且缩短了嵌入距离。大家可以理解为这些技术为离子传导搭建了更快、更广的高速公路;在电解液传导上,宁德时代研发了全新的超高导电解液配方,有效降低电解液粘度,显著提升了电导率;此外,宁德时代还改善了隔离膜高孔隙率和低迂曲度孔道,从而改善锂离子液相传输速率。
诸多先进技术的加持,不仅让宁德时代重新定义了磷酸铁锂电池,让神行超充电池实现了超高充电倍率,同时还开创性地实现超快充、长续航和高安全兼得。
说完神行超充电池本身,我们不得不说下宁德时代自身的实力。
宁德时代的优势在于,它拥有全球锂电行业中仅有的两家灯塔工厂,配合引以为傲的极限制造能力,神行超充电池的产能和品控都不会是问题。
结合目前披露的量产时间节点(今年年底量产,明年第一季度用户可买到搭载了神行超充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宁德时代率先实现大规模量产已经是“板上钉钉”。而且宁德时代和全球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先进的技术、强悍的产能、优异的品控,加上出色的市场占用率、客户源以及品牌形象,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的普及几乎没有任何让人担心的地方。
最后: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的量产落地已经近在眼前,纯电动汽车的最后一块短板即将被补上,当然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因为超充生态需要电池企业、主机厂以及充电桩企业共同打造。现有的技术已经完全具备,假以时日,超充生态赋能下的纯电动汽车,会让插混、增程的优势不再明显,而现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被改变几乎是必然的。
当用户不用再为快速补能而焦虑,新能源车快速普及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7月16日,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上合之路・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在西安发车启程。比亚迪作为本次活动的官方指定用车品牌,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多款新能源车型组成全矩阵跨国护航车队,为全媒体采访团提供全程出行保障。
在实验室里熬夜啃三明治的某个深夜,当同事指着屏幕上猛士M817的底盘参数惊呼时,我意识到传统越野车的基因链正在断裂重组——东风猛士与华为乾崑的这次握手,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机械灵魂与数字智慧的联姻。当军工级的钢筋铁骨遇见华为ADS 4.0的神经网络,硬派越野市场迎来了自己......
开一年亏一半?谁才是电动时代的“理财神车”?
2.67L油耗!续航达2100Km,预售9.78万的银河A7,矛头直指秦L DM
腾势N9 OTA升级,全能驾控再进化
从提车到上牌全中招!“幽灵4S店”乱象揭秘,水太深注意避坑!
当2025年车市半年考成绩单出炉,中国车市再次上演激烈博弈:比亚迪以碾压姿态登顶,自主品牌集体暴走,而曾经叱咤风云的合资巨头们,却在新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集体迷失。这场涉及百万辆级销量的博弈,究竟撕开了哪些行业真相?
拒绝妥协!猛士M817用实力证明智能与野性可以兼得
日前,特斯拉官方发布了两张Model Y L车型官图,并配文“金秋见”。而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是转发该条动态,并表示Model Y L为全场景大六座豪华SUV。作为特斯拉的全新车型,这次瞄准的也是三排六座SUV市场,整体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这恰恰是问界和理想......
比亚迪达成全新里程碑,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申联驰越上汽奥迪隶属于深耕汽车行业25年的河北申联合盛汽车集团,此次2周年庆典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品牌深耕区域市场的新起点。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仰望U7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这次下线的车是旗下高端品牌 “仰望” 的旗舰轿车U7,而车主正是我的温州老乡,巴黎奥运会男子 100 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真帅啊!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广汽昊铂将会是行业中第一个正式量产固态电池车的新能源企业。
比亚迪全球化再进阶,成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全球合作伙伴!
近日,作为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节核心活动,2025丝绸之路万里行“上合之路·一路向前”大型跨国全媒体活动于西安盛大启程。作为本次活动的官方指定用车,比亚迪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的多款新能源车型将为全媒体采访团护航,以“中国智造”之力赋能丝路文明对话,共绘上合组织......
15万左右预算,零跑C10/深蓝S05/宋Pro/星舰7,选谁更合适?
而最近,一位蔚来车主被取消首任车主的“终身免费换电”和“终身质保”权益,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难道蔚来汽车要砸自己的招牌,还是另有隐情呢?
比亚迪第1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潘展乐成为仰望U7车主
超越国标。
红旗,为什么这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