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AUTO:为共谋中国汽车产业科学、高效的减碳路径,助力“双碳”目标更快更好地达成,9月19日,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支持,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主办,中国汽车报社承办,中国能源报、新华AUTO协办的“问路碳中和——2023汽车碳中和峰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一直以来,汽车企业都是产业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主体,而“双碳”也给车企的改革奋进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汽车、能源等产业而言,如何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引领下,顺利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
本届峰会致力于搭建汽车领域落实“双碳”目标的高端沟通平台,推动产业交流、产融实践,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本次会议共设置了1场主论坛和7场主题论坛,以主旨演讲、圆桌互动等多种形式,围绕汽车产业碳中和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内容涵盖全产业链协同降碳、产业短期与中长期发展统筹、传统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氢能和储能产业化发展、智能网联及新能源产业投资等行业热点、焦点话题。
峰会上,围绕“双碳”背景下汽车产业的机遇与使命和“双碳”目标引领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与会专家通过全面剖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度研判产业未来,共同探索中国汽车产业科学、高效减碳的路径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为全产业链实现碳中和提供了多角度、多维度、多元化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参会嘉宾畅所欲言,贡献出大量的真知灼见。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兼中国能源报总编辑谢戎彬代表主办方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汽车产业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牢固树立系统观念,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中国汽车产业在迈向碳中和之路上,要全面推动技术变革、制造升级、质量提升,统筹全产业链协同降碳,发挥“领头羊”的产业引领作用;要当好绿色发展战略的践行者和先行者,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交通领域的低碳发展;要推进国际国内协作交流,加速汽车产业全球化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发言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呼唤深度的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又稳妥地进行,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采取多种财政补贴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通行做法,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想要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财税政策积极有为的支持。
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高裕跃指出:广州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镇,近年来正深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近年来,广州正加快速度向万亿级“智车之城”迈进,以自主创新打造智能汽车的“大脑、骨骼和四肢”为己任,致力于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广州将始终紧扣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转型趋势,引导汽车上游材料、零部件生产、整车装备等全链条企业以“双碳”为牵引,早谋划、早着手、早布局,全力推进产业低碳绿色发展,共同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张立群认为:对于汽车产业来说,降碳应当由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携手共同实现。他以汽车轮胎为例介绍:汽车行驶时,克服轮胎材料内摩擦的能耗占总能耗的20%-30%,占世界总能耗的1-2%。我们需要创新制造高节能、低磨耗、高安全的轮胎产品;当前传统的废轮胎橡胶再生技术污染较大,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打造绿色环保安全的再生新技术;希望能有一些中国原创的高性能、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对世界低碳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张克林认为,机械工业各行业都要摸清家底,根据本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双碳”时间表,科学制定低碳绿色发展方案,并开发推广高效节能的产品,优化产业链条,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服务型制造,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建立管理与规划体系。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认为: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汽车行业是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系统性变革的关键产业之一。中国汽车产业在推动“双碳”目标过程中兼具四重特性,分别为脱碳目标具有明确性、碳排放环节具有特殊性、脱碳过程具有产业生态引导性以及脱碳成果具有社会示范性。汽车产业链深度脱碳,需要更加重视材料端的协同低碳化,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应当早布局、早开始。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勇介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2022年能源生产总量46.6亿吨标煤,自给率在80%以上,能源电力结构持续优化,能源相关技术也实现了创新发展,如何让新能源汽车这个载能体和数据交汇节点在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更多作用,已经成为了汽车人和能源人共同努力的新方向。
本讯视点:在碳中和愿景下,减碳之路任重道远,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因此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汽车产业责无旁贷,相关方都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系统审视汽车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而探索汽车产业的碳中和实施措施和路径,也将给产业壮大、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起到重要的推动和助力作用。
比亚迪领衔,韩国进口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占率已达2.5%!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负债并非负担,而是战略资源;关键在于“钱花在哪里”和“如何花”。
中大型SUV又变天?海狮07DM-i标配云辇-C/天神之眼
如果把药物比作“武器”,那么载药微球就是这些“武器”的微型“运输仓”,在人体内按照预设程序,根据治疗需求精准释放药物成分。近年来,微球技术正在重塑医药治疗版图,并在精神疾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而丽珠集团(深交所代码:000513,香港联交所代码:01513)正是这一领域的持......
【韩系动向1573】试驾起亚塔斯曼!这才是皮卡该有的样子!
4月末的上海车展让消费者的购车热情持续高涨,这不刚进入5月,别克纯电E5就“放大招”了
从L2到L3的奋力一跃!华为乾崑智驾ADS 4开启一场“AI学车”革命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复杂处境。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市场预期的351.4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暴跌26.4%,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8.8%降至6.9......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个计划得到实施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看全球车企财报及负债率,中国车企更稳健!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正式发布,辅助驾驶芯片升级,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底盘、豪华配置再升级
2025年5月,中消协一纸报告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三大顽疾推上风口浪尖,定金退款难、车型迭代背刺老车主、补贴承诺成空。这看似是消费纠纷,实则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车企们沉迷于月月上新、周周降价的内卷游戏,但消费者用投诉和质疑敲响了警钟,行业该慢下来,需......
5月22日上市交付!深蓝S09隐藏大招即将曝光!
蒙迪欧2.0T,6秒级的零百加速,喝92号油,在没有金融补贴的前提下,价格已经到了15.98万,而且终端实际大概14.5万左右就能拿下,现在买是不是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