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比亚迪是如何成为中国NO.1的?

比亚迪是如何成为中国NO.1的?

萝卜报告 8浏览 2023-10-08 IP属地: 北京
2022年,比亚迪以186万台的销量,夺得了国内车企销量第1名。2023年,比亚迪更是迎来了历史性时刻,一季度比亚迪在国内的新车上险量达到了44.08万台,超过了南北大众上险量之和,登顶国内一季度销冠。这也是历史上,国产品牌的销量首次超过大众。在为比亚迪优异的销量成绩拍手称赞之时,我们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前些年还是“小透明”的比亚迪,为什么突然这么火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家都知道,1995年成立的比亚迪是做大哥大电池起家的公司,直到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拥有生产资质的秦川汽车,才正式入局造车行业。虽然与当时已经颇有知名度的长城、吉利、奇瑞等国产品牌相比,比亚迪只是一个萌新。但是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却早早地将目光瞄准了当时其它品牌都没有关注到的领域。
图片
2005年,比亚迪推出了风靡一时的燃油轿车F3,虽然顶着“借鉴”的帽子,但便宜大碗的F3还是成为了比亚迪的大爆款,直接让这个新品牌走进了主流视野。不过,在F3大获成功后,比亚迪并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升级F3上,而是开始在F3的基础上研发电动车。
图片
短短1年后的2006年,比亚迪就发布了纯电版F3e,这款车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达到了300km。比较可惜的是,当时的电动车可不像现在这么主流,充电设施十分匮乏,并且成本难以控制,而且也没有什么补贴或政策福利可以拿,所以F3e最终并没有上市,仅仅停留在了原型车阶段。
图片
 特斯拉Roadster 
虽然F3e的商业化未能成功,但比亚迪却先人一步完成了电动车的研发。要知道,此前也只有丰田在1997年推出过RAV4的纯电版本,但也没有大批量销售。而如今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的特斯拉,当时甚至还没发布初代Roadster。
图片
 宝马 MINI E 
直到2008年,宝马才发布了续航只有170km的MINI E,而同年特斯拉也才刚刚发布续航320km的Roadster。所以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比亚迪凭借着自己电池产业的优势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搭上了本世纪新能源发展的早班车。
图片
在经历了F3e的失败后,比亚迪意识到当时的市场环境对于纯电动车并不友好,可油可电才是出路。因此,他们调整了技术路线,转战插混车领域,并且在2008年推出了国产品牌首款插电混动车型--F3DM,正式拉开了比亚迪DM技术的大幕。
图片
图片
  上:日产聆风 / 下:比亚迪e6  
时间来到2009年,世界各国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扶持新能源发展,比如中国在这一年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首次提出为新能源车提供财政补贴。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颁布了《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为新能源车提供了税费抵免,自此新能源车迎来了历史机遇。从2010年开始,各大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纯电动车,比如日产就推出了大名鼎鼎的Leaf聆风,而比亚迪也在这一年推出了大家熟知的e6。
e6虽然属于e平台1.0时期的产物,但它的续航里程却达到了300km,是当时续航最长的电动车。但是,e6上市时售价也很高,达到了36.98万。即便在深圳有12万的补贴,价格仍旧不便宜,所以e6并没有在零售端获得太好的销量。
图片
虽然比亚迪一股劲研发新能源车,但在2009-2012年期间,新能源车仅仅只是在部分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小规模推广试点,市场规模非常小。以2011年为例,全国汽车销量超过1850万辆,但是新能源销量仅仅只有8159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图片
所以非常烧钱的e6、K9大巴等新能源车,不但没有为比亚迪的业绩带来增长,反而因为研发、资金过于向新能源倾斜,忽略了燃油车的技术升级,导致比亚迪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从财报上可以看到,2011-2014年之间,比亚迪的利润大幅下降,比如在2012年,比亚迪营收虽然达到了468亿,但如果扣除国家补贴、出售资产等非经常性损益,实则亏损了4.84亿,可以说业绩非常惨淡。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比亚迪低迷的业绩自然会引起资本市场的不满。而在舆论方面,一边拿国家补贴,一边亏钱的比亚迪也很容易被大家认为是“骗补”,所以当时比亚迪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在新能源前景并不明朗,而且资本市场表现低迷的时期,比亚迪仍然没有放弃新能源,而是更加积极的布局产业链,并且对新能源研发持续投入。
图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插混和电动车在十年间里进行了快速的迭代。比如在2008-2018年期间,比亚迪DM插混从第一代升级到了第三代。而电动车的e平台,也从2009年的1.0,升级到了2018年的2.0。长期的投入使得比亚迪新能源技术在2021年迎来丰收,这一年比亚迪发布了行业领先的DM-i插混和e平台3.0。随着这两项技术的应用,比亚迪的插混和纯电动车的性能与对手拉开了差距,吸引了大批用户购买。
图片
尽管去年比亚迪的销量已经稳坐国内“头把交椅”,并且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77亿元,但是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依然不敢怠慢。去年比亚迪的研发费用翻了一倍多,达到了186亿,是国内研发投入最高的车企。


图片
图片
众所周知,如今动力电池有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大技术路线。这两种电池的优缺点都很明显,比如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而磷酸铁锂电池寿命长、安全性好。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三元锂电池需要使用镍、钴、锰三种金属元素。要知道,镍、钴的原材料价格非常昂贵,所以三元锂电池成本难以降低。而且我国的镍、钴资源十分匮乏,其中大部分都要依赖进口,这也为三元锂电池的生产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图片
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电池所用到的磷酸和铁元素,在国内的储备相当丰富,对国外依赖度小,并且原材料价格低。所以从能源安全和成本的角度看,磷酸铁锂电池优势更大。但在2016年,国家对新能源政策进行了调整,为了鼓励车企推出长续航电动车,新能源补贴向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大幅倾斜,而低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则无缘高补贴。
图片
作为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商,比亚迪自然受到了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的影响。2017年,主推三元锂电池的宁德时代就反超比亚迪,并成为全球第一大电池供应商。到了2019年,比亚迪已经被宁德时代远远甩在身后,电池装机量只有宁德时代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投资者和分析师看来,比亚迪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失败了。
图片
尽管丢掉了国内电池供应商王座,但是比亚迪仍没有放弃磷酸铁锂路线。2020年,比亚迪对磷酸铁锂电池结构进行优化,并推出了 “刀片电池”。刀片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把磷酸铁锂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提高到了140Wh/kg。按照当时的补贴标准,搭载刀片电池的汉EV能够拿到90%的补贴,只比三元锂电池少了10%。可以说,刀片电池将磷酸铁锂从边缘拉回到了舞台中央。
图片

众所周知,国家补贴终究是临时的,所以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再次显现。2021年,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重新超过了三元锂,比亚迪自然是其中的受益者。到了2022年,三元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大涨,很多车企已经吃不消了,所以价格相对稳定的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暴涨,并将三元锂甩在了身后。

图片

2023年,新能源补贴已经完全退出。此时,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十分显著,而作为这个领域的龙头企业,比亚迪自然成了车企眼中的优质供应商。所以如今特斯拉、丰田这些行业领头羊都成为了比亚迪电池的客户。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了具有长远的目光外,比亚迪在企业经营方面更是非常懂得取舍。大家都知道,比亚迪早些年推出的DM混动动力十分强劲,但是亏电油耗并不理想,所以网上有人调侃说:“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比亚迪缺少高效率发动机和先进的混动架构。

图片

前面提过,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到了插混时代,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出优秀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如果为了造插混车再回过头去搞发动机,显然会丢失掉先发的身位。另外,国内有不少其它厂商一直在发动机领域发力,这导致比亚迪难以在短时间内追赶上来。
图片
其次,设计发动机最核心的燃烧系统,需要组建非常强大的研发团队,并且投入极高。那么研发费用平摊下来,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积累的成本优势将会被摊平。另外,从零研发一款全新的发动机,还需要面临可靠性的担忧,这显然是处于上升期的比亚迪无法接受的。
图片
于是乎,比亚迪找到了国际四大内燃机研发公司之一的AVL,通过这家公司协助开发了1.5L混动专用机头,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骁云”发动机。从数据上看,骁云发动机的性能十分出色,最高热效率达到了43%,在量产机型中排名前列。搭配上自研的串并联结构EHS电混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就成为了今天的DM-i插混。

图片

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引进发动机技术无疑是正确的。比亚迪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套国际先进的插混系统开发,并赶在了吉利、奇瑞、广汽之前将DM-i投放市场。如今DM-i插混占了比亚迪一半的销量,为比亚迪创造了可观的利润。与此同时,消费者也是受益者,大家用较低的价格就买到了国际领先的插混车型,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在看到自家的插混车开始热销后,比亚迪直接大胆地停售了传统纯燃油车型,这样可以摘掉过去发动机、变速箱技术落后的帽子,还能获得“首家全面停售纯燃油车车企”的头衔,何乐而不为呢?
图片
与插混不同的是,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一直坚持自研,那这又是为何呢?其实从技术难度来看:混动>纯燃油>电动车。所以对于比亚迪来说,他们已经在纯电领域有了多年的积累,并且电动车研发难度较低,自研的风险相对最小,未来的可预期收益却是最高的。因此,相比于放弃纯燃油、外包插混发动机这样的技术路线,比亚迪在纯电领域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自研。
图片
以比亚迪汉EV为例,这款车除了采用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之外,它的电控、电机同样是自研的,并且性能达到了同级别的领先水平。比如在决定电动车电耗的功率器件上,在其它电动车还在使用IGBT功率器件时,比亚迪汉EV却能用上和Model 3相同的低功耗SiC功率器件。得益于SiC的技术应用,汉EV的能耗控制相当出色。
图片
而在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上,易四方技术平台更是充分体现了比亚迪的技术优越性。以仰望U8为例,它不仅采用了先机的四电机驱动技术,而且电机最高转速高达20500rpm,是目前除特斯拉以外的第二款电机转速超过2万转的量产车型。另外,U8还采用了800V的SiC功率器件,进一步降低了电耗。从量产电动车的技术可以看到,比亚迪三电技术真正走在了行业前列。 


图片
图片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去年在国内掀起了价格战,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很多企业都被迫应战。但是从今年一季度的财报看来,比亚迪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因为它的毛利率为17.85%,跟去年同期相比反而还提高了5.46%。而特斯拉一季度的毛利率为19.34%,同比降低9.77%。虽然特斯拉目前毛利率看上去略高于比亚迪,但是要知道比亚迪热销车型集中在10-22万区间,远低于23-30万价位的特斯拉。可见,比亚迪的赚钱能力并不比特斯拉差。
图片
和大部分实体制造业一样,比亚迪赚钱的秘籍也是成本控制。而为了降低成本,比亚迪选择了零部件自研自产。目前比亚迪旗下主要有弗迪电池、弗迪视觉、弗迪科技、弗迪动力、弗迪模具以及比亚迪半导体6家零部件公司。他们分别为比亚迪提供刀片电池、汽车灯具、底盘部件、动力总成、白车身零件、电控。
图片
在电动车中,电池占到了总成本的40-50%,电控和电机分别占11%和10%,这“电动车三大件”的成本占比就达到了60-70%。而比亚迪的三大件,全都是自研自产的。要知道,特斯拉某些核心部件还是买的,比如Model 3的电控就是意法半导体提供的。

图片

事实上,大到电池、电控、电机,小到灯具、钣金、模具、车载娱乐系统、转向系统等零部件,比亚迪都实现了自产,进一步压低了整车成本。这种深度参与供应链建设、并且高度绑定的模式,使得比亚迪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如果有车企在比亚迪面前挑起价格战,那比亚迪完全可以从容应战。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于中国的国情比较特殊,即使是有着几十年驾龄的老司机,可能也并没有开过太多款式的车型,甚至很多人对于操控二字依旧停留在“底盘颠不颠、转向轻重”这样极其入门的阶段。所以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底盘操控是他们在购车时最难以察觉到的一点。但是外观、内饰、空间、配置这些东西,则是消费者在走进4S店那一刻就能直观感受到的。而油耗、动力、噪音、保养成本这些,则是用户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最关心的地方。
图片
图片
虽然比亚迪一直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但是在产品层面,比亚迪并非盲目的堆砌技术,而是把有限的成本优先放在消费者容易感知到、非常在意的地方。以汉EV为例,这辆车的外观、内饰设计很上档次,而且空间和配置也做得不错。至于电耗、加速、续航这些最基础的东西,汉EV自然不会让人失望。
图片

不过,在消费者不怎么在意的地方,汉EV就没有花费太多的成本去做。比如它的转向手感、刹车脚感、底盘运动感方面,在同价位中就算不上出色。除了汉以外,像秦PLUS、宋PLUS、唐DM-i都有类似的现象,你开着它挑不出太大的毛病,但也不会给你惊艳的感觉。

图片

当然,比亚迪并不是不思进取了,毕竟他们不可能永远都局限于入门级市场。所以在主流价位新能源车站稳脚跟后,比亚迪就开始在底盘方面发力,并在今年发布了云辇技术。简单来说,云辇是比亚迪一系列底盘技术的统称,其中包括云辇C可变阻尼悬架、云辇A空气悬架、云辇P液压悬架、以及最终版云辇-X悬架。可以说,云辇已经把目前先进的底盘技术一网打尽。

图片

而采用相应技术的新款汉、腾势N7、仰望U8、仰望U9,在底盘硬件规格和功能方面已经不输对手,所以在高端车型上,底盘已经不是比亚迪的短板了。从技术布局可以看出,在消费者不关心的领域,比亚迪不会白花冤枉钱。而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比亚迪又会立即做出调整,所以说比亚迪是懂消费者心思的。



图片
图片
在大家买车的时候,价格和性能无疑是影响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而比亚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价格和性能可以让你无可挑剔。以目前比亚迪最好卖的宋PLUS为例,它在15万元的价格区间,提供了4.78米的尺寸,以及高效的DM-i插混系统,性价比非常出色。
图片
而9.98万的冠军版秦PLUS DM-i,则首次将高效插混车型拉入了10万以内的市场。在如此高效的动力总成,以及低廉的售价面前,秦PLUS稍显一般的驾驶质感也完全不是短板了。这么一对比,你会发现比亚迪每款车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图片
图片
大家都知道,造车本身就是非常烧钱的事情,特别是坚持长期自主研发,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要把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板块业务盘活,当务之急就是融资。而在企业的融资方式中,上市是借钱成本最低的一种。这是因为企业在发行股票时,并不需要向股东或者股民支付任何利息,但向银行借钱或者发行债券的话,必须要偿还利息和本金。虽然在造车之前,比亚迪已经在港股上市,但当时比亚迪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所以股价低迷。
图片
不过,比亚迪除了懂技术外,他还能讲好新能源故事。比如在2008年的时候,号称股神的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认购了2.25亿股的比亚迪股份,这是他唯一持有并重仓的中国科技公司。要知道,当时比亚迪港股价格仅为8港元/股,而巴菲特买入比亚迪1年后,其股价就疯狂上涨10倍,最高时涨到了87港元/股。
除了在港股借钱外,2011年比亚迪还回归了A股,这次同样是为了给新能源车项目借钱。正是因为懂得资本运作,所以在F3DM、E6这些新能源车销量十分惨淡的时候,比亚迪还有钱继续研发。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比亚迪在A股的发行价为18元,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比亚迪股价一路上扬,截止至9月26日,比亚迪的股价为238.75元,与刚上市时相比股价翻了13倍还多,这还不是巅峰时期的股价。如果当年我有钱买比亚迪股票,今天我也会吹爆比亚迪! 


图片
图片
说到民族情怀,很多企业都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营销手段,但比亚迪却真正把这种情怀灌输到了产品中。比如比亚迪推出的王朝系列车型,都是以“唐、汉、宋、秦、元”这样的中国朝代命名,不仅很容易区分不同车系,也非常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比亚迪新推出的高端品牌仰望,它的车标也是从甲骨文的“电”中汲取灵感。
图片
车内按键方面,比亚迪则一直坚持使用中文。虽然之前有人吐嘈中文按键不美观,但是这种做法还是值得大家肯定的,如果以后比亚迪能对按键字体加以修饰,相信会有更多国人喜欢比亚迪的设计,并且更认可比亚迪品牌。除了这些细节外,在2020年初疫情刚刚爆发时,比亚迪更是靠着自己强大的产业链布局,迅速实现了口罩的大规模生产,解决了国内口罩匮乏的燃眉之急。可以说,比亚迪的民族情怀绝对不是单纯的喊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图片

图片
放在10年前,如果你跟我说比亚迪有朝一日会超越曾经的神话--南北大众,成为中国车市的一哥,那我一定会觉得你是个疯子。可现实就是这么神奇,比亚迪真的做到了。当然,时至今日依旧会有不少马斯克的“人迷”告诉你:“如果没有特斯拉放开专利,中国电动车就不会有今天。”可他们又何尝知道,比亚迪F3e研发完成的时候,特斯拉其实还没诞生。比亚迪今天的火爆并非偶然,他们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

文章标签:
新能源 汽车设计
 
相关推荐
萝卜报告 33.5万粉丝    4090作品 关注 是一档融合资讯,评测的专业汽车类视频节目。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