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充电困难”一直都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阻碍,而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与本身充电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很多低素质车主不规范充电,以及长时间占用充电车位,导致充电桩使用效率低下。
就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咱们就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由于部分服务区的停车位紧张,一些燃油车车主干脆就把车停在了新能源汽车的车位上停靠,而有一些新能源车主也为了抢占位置而长时间占用充电桩车位,哪怕电已充满,他们也丝毫没有一点想要离开的意思,这也导致了充电区域严重的排队现象。
客观来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呼吁大家自觉遵守规则,恐怕还是不太现实,毕竟涉及人性的问题,总是比较难办,于是一些新能源车企就想出了另外的办法,比如收取”充电超时占用费“。
今年中旬,蔚来汽车就对充电桩开始征收超时占用费,其算法就是从车主充电结束后开始算起,如果发现车辆已经充满电,但车主没有拔枪,那么系统将会计算超时费用。而极氪也有类似的规定,比如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占用车位超过30分钟,就会按每分钟1元钱进行收费,封顶50。
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方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或许主要是因为上述车企的惩罚措施力度比较弱所致,毕竟,几十块的罚款充其量也就是多点停车费,从根本上难以阻止车主占用车位的行为。
于是特斯拉想出了另外的办法,那就是在原有收取超时费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项“拥堵费”。
事实上,特斯拉之前对于“占用充电桩”行为的惩罚力度,已经算得上是比较强力了。比如,按照原来的规定,若是某一个充电区域的闲置充电桩数量超过50%,那么将不会收取额外的停车费,也就是说想停多久就停多久,但如果闲置桩数量不足50%,那么系统就会按照每分钟3.2元进行收费;如果是充电高峰,没有闲置充电桩的情况下,那么车主所支付的超时费单价就得翻倍到6.4元每分钟,如此算下来,特斯拉超时一小时的费用将达到192元至384元的范围。
不过特斯拉方面认为,这样的惩罚还不足以让所有人都能够养成“规矩充电”的习惯,于是他们在原有罚款机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拥堵费,其单价为每分钟1美元(约合人民币7.15元左右),其计算的方法是,当车主充电达到90%时,系统就会提醒你是否要继续充电(缓冲时间5分钟),如果要继续充电,那么将会收取额外的拥堵费。
促使特斯拉做出这样决定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们认为90%的电量足以车主应付日常的驾驶,而从充电效率的角度来说,最后20%的充电往往是低效且缓慢的,以一辆正常的电动车为例,其电量从10%充到80%或许只需要25分钟,但当电量充到80%以后,剩下的20%电量充电速度就会变得很慢,这主要是与电池系统的自我保护有关。
所以特斯拉决定对最后10%的充电过程收取拥堵费,主要是为了促使车主尽快驶离停车位,以此加速充电桩的轮转,如果加上此前已经有的超时罚款,那么特斯拉车主想要占用充电桩车位所要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对于这样的做法,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己掏钱买了电动车,应该有权利享受到优惠的充电服务,至于充电桩够不够,大家堵不堵,那是车企和相关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既然充电环境不理想,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那么当初政策或者厂家在积极推广电动车的时候,就应该谨慎一些,而不是把车卖给车主之后,让车主去承担”超时费“或者”拥堵费“这种额外支出。
对此,来自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的“仝宗旗”主任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表示:“电动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与充电桩、停车位数量远远不够才是充电桩超时占用的根本原因。”
福特或终止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开发
本刊记者查阅软通动力5.8号公告了解到,软通动力发布了《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此次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3.78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主营业务发展,涵盖京津冀软通信创智造基地项目、AI PC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软通动力怀来智算中心(一期)建设项目、计算......
waymo自动驾驶新布局!waymo携手麦格纳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汽车工厂,自动驾驶商业化按下加速键
电动汽车故障率远低于燃油车,为何依然有部分车主表示不满?
我跟小米从来也没翻过脸,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问题?
合资车曾经在中国汽车市场是以高价值高价格的情况出现,而现代途胜L焕新一口价11.98万元起,让“一口价”不是一场价格战,而是一次关于“合理价值分配”的产品反击。
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 从动物进化到人类,在成长中持续解决行业问题
吉利全面加码新能源安全,开放专利与技术共享推动行业升级
借车给无驾照的人,出事故车主也要担责?网友:最好还是不借
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全球多市场登顶,风靡各界名流
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迎来里程碑式新突破
烧机油修复后如何做到三十万公里不烧机油
“油电切换”进行时,专家共寻新时代皮卡“技术路线最优解”。
收归吉利后,极氪未来路向何方?
哪吒汽车启动4900万还款计划:每月支付820万能否化解资金链危机?
奔驰宝马奥迪,拿什么守住自己的豪华?
中国首冠!比亚迪海狮07EV全程见证
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2024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80%。
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协同,吉利正从 “规模增长型” 向 “价值创造型” 企业转型,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战略整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当流量红利消退,优质内容是否仍是商业世界的硬通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