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1月底,汽车市场已经完成了去年全年的产销总量。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正式发布了11月产销数据: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3万辆和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和4.1%,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
1-11月的累计产销量,已经突破了去年全年:分别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8%。而2022年全年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今年前11个月的累计产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中汽协剖析了11月的行情:“11月汽车市场热度延续,借助‘双11’大促等消费浪潮,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市场表现持续向好、超出预期。”不仅11月产销量环比、同比实现双增长,而且乘用车和商用车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不仅如此,中汽协预计12月汽车市场还将持续向好,再现年底“翘尾”现象。汽车产销全年有望创造历史新高,超预期完成全年预测目标。
单看11月份,汽车国内销量达到了248.8万辆,环比增长5.2%,同比增长24.3%,1-11月,汽车国内销量达2252.6万辆,同比增长4.7%。
这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70.5万辆和260.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6%和4.7%,同比分别增长25.6%和25.3%。当然,同比数据呈现大幅增长,是源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因此相比更有参考价值的是环比数据。
而乘用车前11个月累计数据来看,产销分别完成2344.1万辆和2327.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和9.3%。
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都是推动增长的关键。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产销分别达到107.4万辆和10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8.7%和7.3%,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市场占有率升至34.5%。这也是新能源汽车首次产销量双双超过百万辆。
累计数据来看,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8%。
大盘再度提升的同步,新能源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大品类也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增幅均达两位数。
燃油和新能源乘用车之中,不同级别的车型销量状态也不尽相同:传统燃油车偏高端的C级和D级车同比均呈正增长,而中高级以下的B级等车型同比呈不同程度下降,虽然目前销量主力仍为A级车,累计销量达到876.9万辆,但是同比下降了0.8%。
而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结构,继续向燃油车看齐:销量主力集中在A级,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了310.6万辆,同比增幅48%,但A00级车同比明显下降,降幅达到了52.7%。
按照价位来看,传统燃油车10万至3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同比均呈增长,其中50万元以上价位区间累计销量涨幅最大。
新能源乘用车之中,8万元及以下价位车型的销量同比呈两位数下降,8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均呈正增长,其中35-40万元价位区间车型涨幅最大。销量主力集中在15-20万元价格区间,前11个月累计销量251.4万辆,同比增长了57.1%。
相比总体行情,中汽协认为出口形势平稳:11月,汽车出口48.2万辆,环比下降1.1%,同比增长46.4%。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出口40.7万辆,环比下降了3.3%,同比增长47%;商用车出口7.6万辆,环比增长12.8%,同比增长42.7%。
今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量已经达到了441.2万辆,同比增长了58.4%。其中,乘用车仍为出口主力,累计出口372万辆,同比增幅达65.1%,商用车出口69.2万辆,同比增幅29.8%。
按照出口排名来看,单月和累计出口量冠军,均为上汽集团夺得,而奇瑞、吉利、长城、长安和比亚迪等车企的单月及累计出口同比增长都比较显著,其中长安的单月出口同比增幅达到了1.5倍。
在出口车型之中,传统燃油车11月出口38.6万辆,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64.5%;新能源汽车出口9.7万辆,环比下降21.8%,同比增长1.6%。累计数据来看,1—11月,传统燃油车出口332万辆,同比增长51.5%,新能源汽车出口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型下滑幅度较大,11月纯电动汽车出口8.3万辆,环比下降27.9%,同比下降5.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出口1.4万辆,环比增长54.6%,同比增幅达到了75.9%。累计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前11个月出口100.3万辆,同比增长87.7%;插混车型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46.2%。
而在国内市场,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与销量占比均呈快速增长行情: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55.6万辆,同比增长37.9%,市场份额上升5.4%达59.7%。累计数据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前11个月销量达1297.8万辆,同比增长23.8%,市场份额达到了55.8%——即超过半数以上的新购车用户,选择了中国品牌。
作者:刘英LY
银河星耀8上市在即“减配”换低入门价?
在企业的财务体检中,资产负债率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衡量经营风险,亦能体现资本运作效率。其公式简单(总负债/总资产×100%),但背后的逻辑却需结合多维视角综合判断,既要摆脱“非高即坏”的偏见,也要警惕隐性风险。
2025年5月,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让其再次成为了车圈顶流,但这次不是因为性能炸裂,而是因为一场关于装饰还是功能的争论。直到近日,小米汽车的官方回应,承认碳纤维开孔设计“主要为了造型复刻”,仅附带辅助散热功能,彻底撕掉了“空气动力学”的标签。这场风波看似是营......
做了很多年的各位二手车老板,你们会签二手车销售合同么?
2025年5月7日,阿维塔科技宣布,阿维塔12 2025款焕新升舱,推出纯电和增程双动力,共6个车型版本,官方指导价为26.99-42.99万元,权益与功能配置全维升级,权益后到手价为25.99-41.99万元(限时权益自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31日),新增岱红内饰配色、2款......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华为与江淮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以“陆地游艇”之姿亮相,其展台前密集的西装身影中不乏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奔驰的高管团队。
插混好还是增程好? 不同观点激战中国皮卡消费趋势研讨沙龙
汽车“铝换钢”逐渐成为常态,用钢材会影响车辆性能吗?
【中国·上海】2025年4月28日,领克汽车旗下全新旗舰力作领克900正式上市,推出1.5T Halo、1.5T Ultra、2.0T Ultra 、2.0T探索版四大配置,限时售价28.99万元至39.69万元。
2025年4月29日,中原证券(601375.SH)正式宣布,张秋云女士接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原董事长鲁智礼卸任后继续担任董事。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这家河南省最大券商的领导班子完成新老交替,未来战略方向备受市场关注。
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同时华为预告了该款电脑将于5月19日发布。华为终端BG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在活动上宣布,华为终端全面迈入鸿蒙时代。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个计划得到实施
岚图全面进入L3级智能时代,它是如何为用户安全兜底的?
2025年上海车展,智驾不再是车企宣传重点,也少了雷总这样的话题人物,车展已经回归到了认真讲产品、技术、战略的主旋律,当然除了那些强势的自主品牌以外,本届上海车展也是这些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分水岭之战”。
日前,我国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石头科技(688169)对外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净利润首次跌破10亿元创十年新低,多品牌承压转型待解。
大型SUV车身长度一般都超过5米,车辆的转弯半径通常比较大,导致驾驶难度高、灵活性较差,开起来非常笨重。在面对出地库、窄路掉头等日常场景,都要反复倒车调整,还很容易剐蹭,对新手小白很不友好,所以“转弯半径”是买大型SUV时的必看参数。
中国车市的竞争史无前例,那么各家车企的财务状况又怎么样呢?中国车企和国际车企相比较,谁的日子更好过一些呢?
蒙迪欧2.0T,6秒级的零百加速,喝92号油,在没有金融补贴的前提下,价格已经到了15.98万,而且终端实际大概14.5万左右就能拿下,现在买是不是很划算?
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共性特征。从 2024 年财报来看,国内外主流车企资产负债率普遍在 60% 以上,部分车企负债率超 80%。 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巨额投资与研发投入。放眼全球,国内外主流车企总负债处于较高水平,企业规模越大、营收越高、总负债也越高。因此全球头部车企总负债普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