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永奥汽车经销商集团爆雷,旗下80多家4S店被查封或闭店;波及品牌包括现代、起亚、东风本田、东风标致雪铁龙、长安福特、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斯柯达和荣威、上汽通用雪佛兰、奔驰汽车、沃尔沃亚太、问界汽车、深蓝汽车、吉利领克和路斯特、东风商用车等等,覆盖城市有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惠州、中山、茂名、阳江等地!此次必然有很多准车主受到影响。
从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庞大退市,巅峰期1400多家4S门店关到还剩两百多家,再到广东永奥,似乎4S店模式真的不行了;并且截止去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超50%的汽车经销商在亏损,亏损最少也接近百万元、最多超过五百万元。用“哀鸿遍野”来形容现在的汽车经销商们应当不算过火,可是为什么还有许多新势力车企开始招募经销商,近期的“大热门”小米汽车搞出的“2S店”又是什么意思,未来到底该用什么模式呢?
正确的答案应当是“2S+1”。
4S店模式注定走不长远。
当年的4S店被视为专业、信誉、高端的代名词,现在的4S店在诸多汽车用户的眼中变成了“大坏蛋”,这种转变已注定结局。曾经的4S店之所以能被大多数车主认可,究其原因是其“品牌认证”的角色给人一种更可靠和更专业的感觉,而且零部件一定是原厂的;同期的第三方维修厂多为散兵游勇,既没有太高的信誉,也没有专业的设备,更没有原厂零部件的采购渠道,可是早些年的汽车那是正儿八经的“大件”,所以用户在车辆维保方面会特别的重视,哪怕费用高一些也愿意选择4S店。
反之,当第三方维修厂出现大型连锁品牌,能提供同样专业的维修服务,并且同样能获取原厂零部件的时候,其只要收费低则必然能取代4S店。同时4S店也注定留不住人,因其运营成本非常高,利润空间却在逐步的压缩;其高成本在于门店土地和建设成本,其次是员工成本,再次是设备成本,初期投入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元。所以4S店的收费必须高,否则无法维持门店运转。可是收费高又能被认可的基础一定是专业的、高水平的服务,初期的4S店有这个优势,而后期却在被逐步弱化;弱化的原因首先是汽车价格战,车辆进销差价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车险业的返利也在压缩,售前几乎无利润!于是只有依靠售后。而第三方维修厂的崛起又压缩了售后的利润空间,于是4S店只有压缩员工薪资。
结果可想而知,员工薪资的压缩等同于降低员工职业素养。
有很多汽车消费者表示去4S店的体验很差,售前服务态度一般,专业水平低下;售后的维修水平也在不断下降,甚至会出现一些荒唐的错误,然而这是必然的结果。因其给出的薪资过低所以招不到高水平的销售和维修人员,整体水平越来越低,客户流失的程度则会越来越大。
最终只有破产关店的结局,因其早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把4S店推进下沉通道的根本因素还是高成本,而4S模式永远也无法解决高成本的问题,因其搞不清楚什么叫做“贪多嚼不烂”。
反之,想要让汽车经销商模式走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降低运营成本;降本的方式只有把销售和售后两个业务进行分离,也就是所谓的“销服分离”。4S指的是Sale、Sparepart、Service和survey,对应的是售前、零部件、售后和用户信息反馈;在网络信息时代里可以先砍掉Survey,信息反馈只需要通过品牌应用让用户和车企直接对接,这个机构的存在已经毫无意义。
剩下的就是把Sale单独拿出来做汽车销售门店,把Sparepart&Service两个功能合并为一家品牌维修厂,分别授权给不同的公司去做;售后业务甚至可以与第三方知名汽修企业或院校合作,那么车企需要做的只是零部件供应了,与其与这些汽修企业竞争不如选择合作,毕竟车企并不依靠修车赚钱,汽车卖出去之后只依靠零配件赚钱。
直营模式可以走通但走不远,小米的2S模式比较聪明。
诸如特斯拉、理想、蔚来等新势力汽车品牌还在搞直营模式,小鹏汽车之前也搞直营,但是近期一直在大力招募经销商。难道是这些车企看不到传统经销商模式的弊端吗?显然不是。问题在于直营模式的弊端更大。
任何一线畅销品牌的车企都搞不了直营,因为想要有足够大的占有率就需要有足够多的门店去覆盖市场;中国有接近700座城市,有2000多个县级行政区!于是车企就必须有上千家门店(有些大规模城市需要一城多店)。其实有些知名品牌的汽车经销商门店能接近两千家。就算是只有700家吧,于是问题就来了,广撒网招募到的经销商都扛不住资金压力,车企又能扛得住?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新势力品牌门店普遍很少,多则三五百家、少则一两百家,所以这些品牌的销量往往不会非常高,至少达不到大众汽车、丰田汽车、通用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传统车企的体量。而当销量越来越高的时候,或者想要扩大占有率的时候,其唯一的选项就是招募经销商,说白了就是用别人的钱来铺设自己的品牌销售网络。
然而这些品牌到了成熟阶段之后,未来同样要面对相同的问题。
小米的2S模式正是之前讲到的销服分离模式,其保留的业务只是整车销售和信息反馈,汽车售后业务预计会与其他企业合作,或通过其他方式去构建渠道。
个人的设想是“2S+1”,也就是售后和零部件走一个渠道、整车销售是另一个渠道;小米公司应该很重视用户体验和信息反馈,所以用得应当是“2S/2S”的销服分离。
这个模式会是未来,拭目以待。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
五菱之光EV进取型,让每一分钱都花在用户最需要的地方!
当一款顶配带激光雷达的纯电轿车以11.98万元的价格横空出世时,整个汽车行业都该正视一个问题:智能电动化的普惠时代,真的来了。2025年7月24日,零跑汽车B系列首款纯电轿车B01正式上市,8.98-11.98万元的售价区间,不仅精准击穿了消费者对智能配置必高价的固有认知,更以六......
比亚迪成为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全球汽车合作伙伴
主流轿车新答案,零跑B01正式上市,售价8.98-11.98万元!
近日,捷尼赛思Magma车队的GMR-001赛车于7月9日在勒卡斯泰莱如期完成初次点火测试,标志着研发工作迎来重要里程碑。这不仅是整个Magma项目迈向2026赛季FIA世界耐力锦标赛(WEC)的里程碑时刻,也是在打造首台测试样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节点,该车将在今年余下时间用于赛道......
【韩系动向1625】起亚PV5韩国上市,开启MPV新形态!
高能超享SUV,比亚迪海狮06正式上市 售价13.98万-16.38万
本周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落下帷幕,在年内排名靠前的基金调仓情况受到关注的同时,老牌明星基金经理的调仓情况亦被紧盯;他们的重仓组合在标配常规的赛道龙头股外,亦不乏重仓组合中的神来之笔,这些相对“陌生”的上市公司或许更具被研究的价值。
随着沃尔沃XC70的正式亮相,其搭载的SMA超级混动架构引发了广泛关注
7月24日,比亚迪海洋网全新中型SUV海狮06正式上市,海狮06DM-i官方指导价为13.98万元-15.68万元、海狮06EV官方指导价为14.38万元-16.38万元,新车推出领航焕新礼、领航充电礼、领航无忧礼、领航保养礼、领航智联礼多重购车礼遇。高能超享SUV海狮06,凭借......
千锤百炼见真章:上汽大众品质开放日揭秘车辆可靠密码
7月24日盘前交易中,陆控(06623.HK,NYSE.LU)美股延续此前强劲涨势,继续上涨1.89%,报3.23美元。回顾此前几个交易日,美东时间7月21日陆控单日涨幅达5.05%,7月22日继续上扬1.37%,而7月23日其股价再度大涨7.46%,收报3.17美元,顺势创下四......
传承百年安全基因 凡尔赛C5 X获2025中汽夏测健康与操控双安全权威验证
“智驾平权”,2025年最大的“谎言”?
我们不玩“卡脖子” Momenta牵手宝马 BBA全面拥抱中国智驾
“千万公里级”路试引热议:衡量汽车品质不应止步于里程数字
新势力们下一个主线任务:卖到100万辆,其他都是噪音
奇瑞:很“卷”,也很松弛
文丨埃里克·诺兰德 编辑丨吴海珊
欧洲环保组织:增程并非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