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下一个春运,是开着混动车说走就走,还是坐在电动车里“历险”?

下一个春运,是开着混动车说走就走,还是坐在电动车里“历险”?

汽车K线 1.3万浏览 2024-02-23 IP属地: 北京
和以往各种长假出现“人在囧途”一样,2024年春节期间,各地自驾出行的旅客有不少都遭遇了堵车的烦恼。而在冰雪灾害来袭时,以纯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上游新闻报道,海南的多位新能源车主反映“离岛难”。由于轮渡新能源车票售罄,有的车主已经滞留多日。
2月14日,许多滞留在港口的新能源车主在网上反映说,其新能源车已经等了6天,出岛过海船票“一票难求”。

紧接着,有关部门2月15日表示,为满足小客车出岛需求,海口新海港和秀英港进一步优化船舶运能,并增售出岛船票。

图片

不过,当琼州海峡客滚运输迎来春运返程高峰,在渡轮的使用方面,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确实面临比燃油车更多的限制。
有海南本地的航运公司介绍说,由于担心锂电池起火,为了安全起见,每条船对新能源车出岛有装载限额。
海南航运表示,目前普通船只有5个新能源车指标,“海上万一着火,外围的少数新能源车可以推下海,避免大规模起火威胁整条船的船员安全。”

春运为电动车浇下“一盆冷水”

事实上,春节期间自驾新能源车出行的痛点,还不止这些。
作为人类规模最大的迁徙活动,春运不仅是对民航、铁路、公路、水路运输部门的“大考”,同时也影响着每位交通参与者的体验。

近年来,由于我国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高速公路网络日益发达,越来越多车主选择在春节期间自驾返乡或出游。

图片

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春运时间为1月26日-3月5日,共40天。据预测,40天内将有约90亿人次出游、探亲、休闲等,有望创历史新高。
其中,春运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传统营业性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民航、水运客运出行人次预计约为18亿人次,其余将有80%为自驾车出行(大概有72亿人次),将创下历史新高。

72亿人次的驾车出行,对交通管理部门和车辆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图片

如果说新能源车在日常市区代步还比较如鱼得水,那么面对春运这种“地狱级”挑战,无疑就将弱点一一暴露。

首先,春运期间不仅高速公路车流量巨大,且气候寒冷、冰雪灾害易发,容易导致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大幅衰减,影响自驾出行规划。

图片

其次,在春节这样一个争分夺秒的假期,新能源车补能便捷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与庞大的车流量相比,服务区公共充电桩数量稍显不足,“两男子排队等待两小时后,因抢夺充电桩而大打出手”之类的新闻时有发生。
此外,还有车主反映,相较市区,高速充电价格也更高。一位新能源车主告诉笔者,在安徽一服务区,高峰时电价达到2.3元/度,算下来不比燃油车省多少钱。
最后,春运期间道路交通情况复杂,影响车辆安全的因素更多,而部分地区和设施对新能源车并不友好,海南新能源车“登船”难就是一证。

笔者认为,随着自驾出行需求猛增,每位车主都应当成为保障行车安全、舒心的“第一责任人”。哪些地方适合新能源汽车?沿途充电桩够不够用?电池有没有安全隐患?会不会受到限制?这些问题都要在钻进车里前想清楚。

图片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有耐心进行上述大量查证、计算工作,经过今年春运如修罗战场一般的考验,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大概率会倾向于选择一款更全能、更抗打的车型。

买对的车,不必是争议最大的

笔者曾与一些进过新能源车4S店,最终却放弃购买的消费者交谈,发现他们放弃下单的理由高度相似:家里没有买车位所以无法安充电桩、定时对车辆进行充电不便,以及对于冬季续航里程衰减的焦虑,担心长途旅行时被“撂在”高速公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潜在用户在选购新车时,更倾向于混动产品。他们认为,将传统内燃机与电驱动相结合,在节省更多燃料的同时,更符合他们的用车需求。
就拿这次春节假期举例,在白雪皑皑、千里冰封的哈尔滨,混动车型不会因天气寒冷而里程衰减;到了阳光炙热、花团锦簇的海南岛,车主和船东也不会动辄担心车辆自燃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市场上的混动车型已经能够轻松实现800公里,甚至是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在春运路途中,让人既没有里程焦虑,还能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

企业销量数据也能佐证这一事实。截至目前,仅丰田旗下混动车型已在全球范围累计销售2500万辆。丰田的成功,也在带动更多中国车企深度布局混合动力汽车市场。

图片

笔者认为,近年来每当长假来临时,围绕新能源车长途出行是否靠谱的争论都会出现。显而易见的是,纯电动车既不是汽车企业的唯一选项,也不是能帮用户应对复杂用车环境的唯一选择。
在等待新能源汽车进化到最终形态之前,断言混动车型会被取代仍然为时过早。对国内的汽车厂商来说,尽快实现多路径发展,才是迎接新能源市场机会与挑战的最佳方式。
而对于用户来说,认真思考自己的用车场景,理性看待企业的各种宣传营销,一定是买车做决策之前的必修课。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买对的车,不必是争议最大的”。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风险大,投资需谨慎!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K线 1.3万粉丝    2529作品 关注 理性客观、独立思考,为中国汽车业建言献策。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