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哈弗的“萧何”显然是哈弗H6。
“那十年,哈弗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而最大的功臣哈弗H6是当之无愧的,其闯荡中国车市十余载,曾累计99个月获得国内SUV销量冠军,说它是“国民神车”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哈弗H6的傲人成绩也并非偶然,要知道在十几年前,一直都是合资品牌把控着SUV市场,且价格基本在20万左右,而哈弗H6将价格拉低到10万级,打破了合资品牌的垄断,即便面对着很多人对其有着油耗高、质量差等吐槽,可其销冠的地位依然难以撼动。至此也打开了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发展格局,催生了诸如吉利博越、长安CS75等诸多产品力优异的SUV产品。在当时哈弗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就如同现在的比亚迪。
但是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各大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加之动荡的国际原油价格,让哈弗H6逐渐失去了市场统治力,取而代之则是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而此时的中国车市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销冠哈弗H6毫无还手之力,挤进SUV销量榜前五都很难。
顶梁柱垮了,整个哈弗品牌也走向了下坡路。2021年的哈弗还有近77万辆的业绩,到了2022年就只交出了不到62万辆的成绩单,虽说2023年有所回暖,全年共销了近71.5万辆,但与2021年比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对于哈弗H6来说,其在2016年达到历史巅峰。销量达58万辆,之后便一直在下滑,到2022年,其销量基本上对半砍,仅有28.81万辆,相比与2021年,也有近7万辆的差距。而在2023年,市场进一步萎缩,全年销量仅在21万辆左右,而在近半年的SUV销量统计中,哈弗H6挤进前五,但不难发现,1到4号位有三款都是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哈弗H6是吃了电气化转型慢的亏。
虽然在2022年哈弗匆匆上马了哈弗H6 PHEV车型,但不管是配置、动力还是价格,在15万级里,哈弗H6 PHEV的产品力确实一般,因此没能掀起多大风浪,在2023年仅取得了约2000辆的成绩。
而被委以重任的哈弗枭龙MAX也是高开低走,仅在上市之后的两三个月内取得过六千辆左右的成绩,随后便是一路下滑,直至今年2月份的500多辆,而在上市之初,当时的哈弗营销执行副总裁乔心昱表示,哈弗枭龙MAX在短期内的月销将会达到1~1.5万辆,随着后期产能的爬升,销量会更高。而实际上,枭龙MAX并没能兑现哈弗方面对其领军SUV市场的期待。哈弗猛龙也同样是高开低走,也是没达到官方预期。可以看出,在电气化转型方面,哈弗难言成功。
不仅如此,哈弗车型的生命周期也比较短,曾经的H系列,迄今为止仅留下了H5、H6、H9,其中H5还是2023年才复活的车型,其余H系列车型均已被停产。而哈弗大狗、哈弗赤兔、哈弗酷狗、哈弗神兽等动物系列纷纷上市,除了大狗表现还不错,近一年的销量超过了12万辆,月均1万辆的销量也还可以。其余车型都是月均百辆左右的水平,市场存在感极低,这就让很多人也有了酷狗、神兽是不是也要准备退市的疑虑。
除此之外,虽然赤兔、酷狗、神兽与哈弗H6长得不一样,但经常被很多人抱怨是新瓶装旧酒,认为其都是哈弗H6的换壳,跟当年的红蓝标之分的车海战术,基本上没太大区别,只是为了把目标群体做出一定区隔,希望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但实际上并没有为哈弗带来多大帮助。在2024年的前两个月里,赤兔总共才卖了100多辆,哈弗酷狗在1月份仅卖了7辆,哈弗神兽也只卖了不到50辆。
H5和H9也是不尽如人意,前者在上市之初的呼声相当高,十几万的价格对于一台定位大型SUV来说,相当实惠,而且还是非承载式车身,具备一定的越野能力,所以开局还不错,取得了3000多辆的成绩,然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哈弗H5的销量持续下滑,在2024的前两个月的总销量还不到1500辆。
而哈弗H9号称为丰田普拉多的平替,但是受到自家坦克品牌的冲击,每个月几乎都在500辆以内徘徊,还不及坦克300的零头。同时,哈弗H9目前在售的还是2022款车型,许久没有得到更新。虽说外界盛传哈弗H9马上要换代了,但是姗姗来迟的它,还有多大把握在市场立足,还是未知数,毕竟现在硬派越野品类越来越丰富,也不只长城一家在做。因此,就目前来看,哈弗其实还是要依靠哈弗H6和哈弗大狗,但是它俩的颓势已逐渐显现。
除此之外,长城汽车整个管理层在近一两年也在频繁变动,除了近日被爆料出长城汽车品牌公司(包含哈弗、魏、坦克、欧拉等品牌)有多位中高层员工主动提出离职以外,去年5月份,欧拉沙龙品牌总经理文飞和长城汽车品牌公关总经理果铁夫相继离职,10月份长城汽车旗下魏牌新能源CEO陈思英离职,今年1月份又被爆出哈弗营销执行副总裁乔心昱离职。
论产品,哈弗的产品线还是比较混乱的,而且很多车型由于销量差被停产,然后又重新开发另一批新车取而代之,销量如果还不行,也极有可能又被停产,倘若如此反复下去,也会让消费者对哈弗产品的生命周期产生严重的质疑,极大影响了哈弗品牌在消费者内心的地位。论内部管理,高层的频繁变动导致其发展方向扭曲,整体的战略决策已经完全不适用于当下的市场走向。
当然,哈弗品牌低迷,也和产品质量本身有关系,哈弗猛龙上市几个月而已,就出现了威胁人身的质量问题,有车主称,其哈弗猛龙是在2023年11月购买的,12月底出了事故,撞到前保险杠和后轮,放在4S店维修了一个月,修好后,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又出现了半轴脱落、后电机损坏等一系列非常致命的质量问题,而在此期间厂家和4S店一直在互相推诿责任,厂家认为4S店没修好车,4S店认为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且维修费用太高,希望厂家、保险公司平摊。从这次事件来看,不论是服务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除此之外,哈弗二代大狗PHEV的质量问题也危及车主生命安全,其在高速行驶时直接失去动力,在车速降到30km/h的时候,顿挫感非常明显。还不止这些,车主还表示,其在提车第二天后车内就爬出了蟑螂,三个月后发动机故障灯就亮了,还总提示前摄像头故障,基本上从提车到现在,小毛病小故障就没断过,车主也非常质疑,哈弗二代大狗PHEV的电驱系统是否存在缺陷,车辆出厂前的质量把控是否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而且要说明的是,哈弗猛龙和哈弗二代大狗PHEV都是上市不久的新车,而车主都是在新车状态下,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这两款车的销量也不是很高,由此可见,哈弗猛龙和哈弗二代大狗PHEV的故障率还是挺高的。
当然,其实当家花旦哈弗H6的质量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变速箱顿挫异响、转向异响、生锈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故障,更要命的是,有车主反映,自己的哈弗H6在高架上行驶时还出现了刹车失灵的故障。同时,还有不同年款的车主投诉道,车辆标配的轮胎发生了爆胎,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可以看出,不论是新车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哈弗H6,在质量把控、动力系统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甚至一度威胁到了车主的人身安全。作为一个号称全球SUV的专家,实在是很难看得出其专业性具体表现在哪?
车叔总结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在新能源大潮来临之际,哈弗的燃油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哈弗H6王者时代终结,将哈弗整个品牌带入了难以走出的泥潭之中,而在新能源转型之路上,哈弗H6 PHEV表现不佳,哈弗龙系列车型又是高开低走,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同时新能源产品也过于单一,或许这就是专注于SUV领域的弊端吧。与此同时,哈弗品牌整个的产品线其实并不清晰,左右摇摆,一会是狗,一会是龙,一会儿又疯传要重回H系列,而这或许跟高层频繁变动有着莫大的关联。
因此,现阶段的哈弗想要回到往日的巅峰,就必须从产品、质量、组织架构管理等方面下手,否则,未来的市场前景只会更糟,毕竟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厮杀得刀刀见红了。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