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上市之后,真的从不缺话题,妥妥的自带流量,所以蹭流量的络绎不绝,甚至还闹出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
近日,一位来自西安的网友爆料称,在医院门口通过手机软件叫了一辆网约车,没想到居然是一辆崭新的小米SU7,当时以为自己看花眼了,于是对照订单信息查验核准,确实是小米SU7的网约车。
正因为如此,有很多网友看到爆料后,纷纷开始质疑车主很有可能没有取得网约车资质,并指出其行为就是为了博取流量。
然而没想到的是,这位开着小米SU7的网约车车主信息被扒了出来,迫于压力之下只好回应解释,称自己注册成为网约车车主只是为了好玩,并不是为了挣钱牟利,也并非为了宣传小米SU7。
有趣的是,这位小米SU7的车主表示当时自己确实不知道跑网约车需要取得相关资质,目前已经注销了网约车车主的账号,目前已经接受了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的处罚,希望这件事能够赶紧过去。
关于这件事情,其实这几天有很多车友在群里头已经讨论过了,也问过念寒有什么看法?
说实话,念寒觉得具体案例要具体分析,首先这位小米SU7的车主的行为显然违反了网约车相关规定。根据相关规定,网约车司机必须取得网约车驾驶证才能从事网约车运营。
而该车主显然没有取得相关资质,因此其行为属于违规营运,被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处罚是必然的。
还有就是,小米SU7的车主在跑网约车的时候,到底知不知道要取得相关资质才能够跑网约车,那这也就涉及到是否明知故犯的问题,性质也就不同了。
但能够确定的是,网约车平台在审核司机资质方面存在一定漏洞。根据相关规定,网约车平台在准许司机注册之前,应严格审核司机的相关资质。而显然,网约车平台在审核该车主资质时存在疏漏,导致其顺利注册成为网约车车主。
那么问题来了,肯定有车友会感到好奇,这个事件会对小米SU7的声誉造成影响吗?会影响到口碑和销量吗?
根据目前的舆论来看,小米SU7并没有受到由于这位车主私自使用其作为网约车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是小米SU7的性能和价值,在这件事件中被广泛讨论并受到了正面评价。
事实上,念寒认为小米SU7作为网约车使用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拥有强大的电机,能够提供稳定的驾驶体验,无论是市区低速巡航还是高速公路行驶都毫无压力。
长达800公里的续航能力意味着司机可以在充电间隔较长的情况下完成更多订单,提高了运营效率。
其次就是小米SU7的内部空间相对宽敞,可以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尤其是在车内乘坐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再加上小米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其电动车的市场表现也会受到品牌形象的正面影响。司机使用小米SU7作为网约车可能会吸引对科技和新潮事物感兴趣的乘客。如果不是话,也就不会有这个爆料了,你们说对吧?
这场改革的故事,早已不是单一企业的奋进史,它更似一束穿透产业迷雾的强光,照亮了中国商用车乃至整个汽车产业转型的一条可行路径。
格局已经打开。
均价超20万 累计销量超百万 比亚迪汉是最好的中大型新能源车?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国产家轿下不了赛道?汉L在合肥赛车场给出了新答案
汉家族百万交付创中国新能源巅峰荣耀,汉L赛道体验日盛大启幕!
59%环比涨幅!特斯拉销量血洗榜单,国产车慌不慌?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F1狂飙飞车》电影之外 鲜为人知的福特与F1车手传奇
赛道霓虹下的百万里程碑:汉L载着中国汽车驶向“新向上”
魏牌月销过万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成交均价39万元,鸿蒙智行给国产高端豪华之路定了一根标杆。
7月3日,小鹏G7正式上市,新车相较之前的预售价23.58万元再度降了4万元,价格区间为19.58万元-22.58万元,展现出不错的诚意。
紧急提醒!高温用电车,这 5 条不知道真的会亏大!
262 米高空首秀!长安第三代 UNI-V 重塑燃油轿跑新标杆#第三代UNIV #UNIV #年轻人的第一台运动轿跑 #年轻就要勇敢一次
20万出头,就能买有L3能力的电车。
小米YU7爆单,销售提成,却引发争议?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开启拉美新篇章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吉利银河A7 东京挑战纪录保持者丰田普锐斯 #2L闯全球
15万级插混SUV,哪个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