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电时代,电驱技术是拔高用户体验,引领行业向上的核心所在。8月23日,以非晶合金量产为核心突破的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在锐湃动力科技公司量产下线。凭借着98.5%全球最高量产电机效率、13kW/kg全球最高量产电机功率密度、30000rpm全球最高量产电机转速等三项全球第一,超越了特斯拉、比亚迪、问界、小米、极氪等新能源品牌。
朱美芳院士、余木火教授、姚可夫教授等业界权威专家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了中国新能源科技实现突破性进展的这一历史性时刻。
有消息称,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将率先搭载到昊铂品牌系列车型,续航里程也能提升50km。让每一度电都跑得更远。
世界最高效电驱量产诞生
首先,让我们聚焦夸克电驱2.0的第一个全球第一——量产电机效率。高达98.5%的电机效率已经无限逼近了物理极限100%的室温超导,让众多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小米的电机效率虽然高达98.11%,但尚未实现量产;而华为、极氪、比亚迪和特斯拉等巨头也均被夸克电驱2.0甩在了身后。
接着是第二个全球第一——电机功率密度。夸克电驱2.0的功率密度达到了惊人的13kW/kg,这一数字几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之多!小米、特斯拉、极氪等知名品牌在功率密度上均被夸克电驱2.0远远超越。
再来看第三个全球第一——电机转速。夸克电驱2.0的转速高达30000rpm,同样超越了众多竞争对手。这一转速的突破,无疑让夸克电驱2.0在动力性能上更加卓越。
非晶合金——应用于航母的黑科技材料。夸克电驱2.0量产是一场由“非晶材料革命” 掀起的电驱“能源效率革命”
面对电气化时代,广汽埃安自主研发电驱技术,早在2023年,广汽埃安就总投资21.6亿元,建立了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重新定义了电驱制造行业新标准。
过往,尽管业内通过各种办法优化,但量产电机最高效率到达98%后,已经接近物理极限,每提升0.1%都是世界级难题。而夸克电驱2.0所应用的非晶合金,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软磁材料,被称为“液态金属”,是应用于航母的黑科技材料,其非常易于磁化,而且磁导率是普通硅钢片的20-100倍。同时,其厚度仅为标准A4纸张厚度的1/4,比传统硅钢片的材料厚度减薄90%,铁损下降50%以上。因此,基于这一材料打造的非晶合金电机,效率可以无限逼近100%的室温超导,最终实现极限突破。
可以说,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的到来,是一场由“非晶材料革命” 掀起的电驱“能源效率革命”。更重要的是,这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的量产落地。这一突破性技术将率先搭载在昊铂品牌的新车型上,为用户带来更加极致的用车体验。
不加油箱电池组 续航增加150km 每一度电都跑得更远!
新能源渗透率越来越高,电驱对用户与行业的影响比重增加,夸克电驱2.0的到来,对用户、品牌以及行业都有着非凡意义。在电驱最关键的效率、功率和转速方面,夸克电驱2.0做到了三项全能,其不仅能让用户享受更长续航,还将推动行业突破材料瓶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达成。
用户方面,夸克电驱2.0量产下线,让用户享受更长的续航。届时,纯电用户不用加电池,续航也能增加50km。四驱用户可以获得高性能四驱,与两驱续航一样长的用车体验,实现性能与续航双向平衡。未来的增程用户,也可以感受到不用大油箱,续航也能增加150km的舒心体验。
每年可节省三峡电站年发电总量、减排二氧化碳680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突破材料瓶颈,从设计、工艺和结构出发,自研新材料专利工艺,从0到1实现全球首个非晶合金电驱的量产,也将让电驱产业链再上新台阶,提升中国品牌在全球的技术地位。同时,夸克电驱2.0对国家双碳目标达成也有着积极意义。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前是2472万辆,按每辆车每年行驶1万km计算,同样的能量消耗,搭载非晶合金电驱的情况下,可以多跑185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462万圈、每年可节省900亿度电=三峡电站年发电总量;
非晶软磁材料应用广泛,可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无人机等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实现能量转换效率提升2%,社会可节省900亿度电,相当于节煤2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800万吨。
广汽埃安夸克电驱2.0将率先搭载到昊铂品牌系列车型,增加更长续航,让新能源车用户对续航不再焦虑。
当下,正值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与用户“痛点”的高度碰撞期,行业与用户都在高度关注电机效率的突破。非晶合金电驱的量产下线,将进一步助推行业技术水准再拔高,在这一技术的赋能下,昊铂也将为用户未来出行体验带来更多想象。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