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裱糊匠”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裱糊匠”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汽车通讯社 1636浏览 2024-10-23 IP属地: 上海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非常喜欢给某些外国名人起一些非常贴切的中文名,如川建国(特朗普)等等。

汽车圈中最有名的中文名,当属Stellantis CEO卡洛斯·塔瓦雷斯的唐唯实。根据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看出其经营风格——极度务实。

在逆全球化与新能源汽车革命浪潮的当下,要管理好Stellantis这个来自美国、欧洲十几个汽车品牌组成的大集团,不仅要推进新能源转型,还要在大国博弈中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其难度可想而知。

“裱糊匠”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就这样,唐唯实其实还干得不错,2023年,Stellantis成为欧洲最赚钱的车企,唐唯实本人也拿到了3650万欧元的薪酬。

但好景不长,2024年10月16日,Stellantis集团发布其第三季度在欧洲和北美的交付量数据。Stellantis在欧洲地区的交付量下降了17%,从2023年同期的59.9万辆降至49.6万辆,在北美地区的交付量下降了36%,从47万辆降至29.9万辆。Stellantis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下降20%至114.8万辆。

就在5天前,Stellantis正式宣布,集团CEO唐唯实将于2026年年初任期届满时卸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一职并退休。糟糕的成绩单叠加提前一年半就预告CEO离职的公告,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双方并非和平分手。

对此,本文将为读者总结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读懂唐唯实的三个关键词

唐唯实是一个典型的职业经理人,他一步步从一个普通的试驾工程师做到Stellantis集团CEO,本文为读者提取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救火队长”。

唐唯实的职业生涯起步于雷诺集团,在雷诺工作期间是名副其实的“卷王”,他主导的Mégane II项目用20个月的时间实现了100万台的销量,占雷诺集团销量的半壁江山。

1999年,雷诺日产联盟的成立,唐唯实开始接手日产业务,2009年,日产受金融危机影响陷入严重危机时,唐唯实扮演了“救火队长”的角色,只用了一年,就让日产北美扭亏为盈。

唐唯实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逐渐威胁到了老领导戈恩的地位,后来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内斗,唐唯实也于2013年8月离开雷诺—日产,加入了老对手标致雪铁龙。

“裱糊匠”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加入标致雪铁龙后,唐唯实的当务之急是扶大厦于将倾,再次扮演“救火队长”,在欧债危机中,标致雪铁龙风雨飘摇,一年的亏损高达50亿欧元。怎么办?

唐唯实的做法是裁员降薪、缩减不必要的车型、提高定价这三招可谓起到了奇效,2015年,标致雪铁龙集团的自由现金流达到20亿欧元,经营利润率达到2%,随后提升至5%。2017年,唐唯实通过收购欧宝与沃克斯豪尔,稳定为标致雪铁龙提供利润。

2021年年初,在唐唯实的主导下标致雪铁龙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合并成立Stellantis集团,尽管这个组合在当时被称为“失败者联盟”,但在2023年,Stellantis集团销量是全球第四,市值超过了大众集团。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降本大师”。

唐唯实最擅长的,就是把降本做到极致。最显著的手段就是裁员和转移产业链。

2014年,唐唯实执掌标致雪铁龙后,果断裁撤冗员,3年砍掉了1万人,成立Stellantis集团后,5年内,裁撤了5万人。在欧洲大幅裁员的同时,唐唯实在墨西哥、巴西、印度等国招聘工程师,年薪约为5万欧元,只有欧洲工程的三分之一。

此外,唐唯实还把产业链往成本更低的东欧、北非与印度转移。

除此之外,唐唯实还善于精简造车平台,扩大规模效应。

唐唯实任职标致雪铁龙后,将45款车型缩减26款,原本7个造车平台被砍到只剩2个——生产紧凑级和微型车的CMP和生产中型的EMP2。由于冗员和造车平台的大幅精简,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标致雪铁龙的研发与设计的成本大幅降低,很快,标致雪铁龙毛利率接近20%。

“裱糊匠”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Stellantis集团成立后,唐唯实把原本散乱的产品谱系重新调整,整个集团2/3的产量由CMP和EMP2生产。大大节约了成本。

从2021年至2023年,Stellantis集团的营收从1500亿欧元增长至1895亿欧元,经营利润率为12.8%,整个集团的净利润达到186亿元。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身段灵活”。

2022年的巴黎车展上,唐唯实发表了一个讲话,大意是Stellantis集团将退出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没啥了不起的,欧洲应该抵制,然后加关税。

然而,时隔2年,还是唐唯实,不但投资了中国造车新势力零跑,还在欧盟对中国汽车加关税时拼命反对:“欧洲对中国汽车加征关税是一个重大的陷阱。”

唐唯实,为何身段如此灵活?答案就是那个绕不开的问题,新能源转型。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搞新能源汽车盈利的屈指可数,这对痴迷于利润的唐唯实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要赚钱,另一方面又必须转型,那怎么办?答案就是“油改电”加入股“中国造车新势力”。

“油改电”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了成本。典型的就是Stellantis的STLA Medium平台,其前身就是前文提及的EMP2平台,研发成本仅为6.3亿欧元,要知道,早在2013年,雪铁龙C4就诞生于这一平台,成本早已分摊完。

虽然在外人看来“油改电”不体面,但它的低成本让Stellantis在竞争中占据了极大优势,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然而,“油改电”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怎么持续推进电动化?答案是寻找中国力量。

我们都知道,2023年的上海车展震撼了世界汽车产业,比如大众高层在观展后,回国换掉了本土的软件团队。此时的唐唯实也瞄准了中国市场,当然不是加入中国市场,而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标的开展合作。

“裱糊匠”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2023年5月,Stellantis与零跑宣布成立零跑国际,用15亿欧元买下了零跑20%的股份,并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全面打通了产品、法规认证、渠道和服务,一场亿级别的跨国投资,可谓效率惊人。之所以能有那么高的效率,根源在于,唐唯实看中了零跑的“性价比”。

零跑起初靠售价6万元左右的微型电动车T03开拓市场,2022年开始主推20万元左右的SUV车型C11,整体年销量规模约10万辆。在Stellantis入股前夕,零跑融资非常困难,自上市之后,仅筹措了不到60亿元。相比于小鹏、蔚来,零跑过去5年的总研发费用仅为47.2亿元。

但在唐唯实看来,零跑汽车是全域自研,主要核心系统都是自己研发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自己的体系内解决,效率更高,成本也更低。相比起来,大部分车企都需要供应商帮助,所以碰到问题,得找供应商协同开发,成本高、效率差。

如果自己亲力亲为搞电动化转型,不知道还要花多少时间精力,所以这笔买卖非常划算。

于是,和零跑合作之后,唐唯实对欧盟提高对华关税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变化,每次欧美要打压中国汽车时,唐唯实都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完全忘了自己当年在巴黎是怎么讲的。

“裱糊匠”唐唯实

中国人总喜欢给人做一个“历史评价”,如果一定要给唐唯实一个评价,笔者认为最恰当的比喻就是“裱糊匠”。

裱糊匠一词是对李鸿章对自己的自嘲,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办海军,其实都是纸糊的老虎。从来不能放手办理,只不过是像裱糊匠一样,拿纸糊起来一间房子,虚有其表啊。如果不揭破,还可以敷衍,看起来还像个样子,还能拖着用。如果这个时候,来了一个人,说你这纸糊的房子怎么行呢?得有个根本的解决方案,把纸全部扯掉,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不可收拾。”

你看,在这段话里,李鸿章的自我定位,就是一个处理“棘手问题”的人。

你看这个定位用到唐唯实身上同样合适。要知道,唐唯实的身份始终不是老板,而是大集团的职业经理人。

任何公司大了,都会产生官僚主义,没有人干正事,每次开会没人能谈到正题,没人想解决问题,会上张三李四王五轮番发表意见,一本正经堆砌专业术语,然后得不出任何结论,一点小问题得上报总部走流程。反正天高皇帝远,责任人都在欧洲或者美国,我只要每个月工资到账就行了,那么拼命干嘛?

甚至许多大型上市公司,你连一个最后负总责的都找不到,创始人股权极其分散,连大股东都是基金,基金的钱来源广泛,更无真正的责任人。最终的结果就是职业经理人以利润为导向,拿钱炒股,自己炒自己,皆大欢喜。

可见,同样一个公司,由创始人领导,和由二代、三代以及职业经理人管理,是彻彻底底的两个物种,甚至可能比人和猿的差距还要大。尤其是竞争激烈,技术进步很快的行业,正所谓大争之世,平庸就是最大的恶。

在笔者看来,唐唯实作为一个裱糊匠,在现有框架内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但也就仅此而已。那他为什么会下课?答案是,“降本增效”最终反噬自身。

由于唐唯实不断大规模地裁员,导致北美地区工会和经销商的不满。当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对Stellantis裁员发起抗议后,唐唯实本人非但没有与之磋商,反而加大了裁员力度,这就导致当地员工和经销商的持续罢工,进而拖累了销量。

Stellantis全国经销商委员会在9月10日一封给高层的信中,指责唐唯实,信中明确写道:“现在是时候恢复生产,开始通过销售获得可观的市场份额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欧洲市场,此外,由于Stellantis目前的“油改电”的产品阵容,无法满足欧盟2025新排放法规,进而导致销量下滑,于是,唐唯实公开表示,要出售更多不盈利的品牌,以确保利润,比如玛莎拉蒂和克莱斯勒。

这番话引起了强烈的不满,可以说,唐唯实的改革惹恼了Stellantis北美、欧洲两大最重要的市场,更是将包括经销商、股东、员工在内得罪了个遍,下课已是意料中事。

至于今后的Stellantis该怎么办,我们不得而知,但对唐唯实来说,赚到钱,光荣退休已不失为一个大团圆结局。

“裱糊匠”唐唯实的功过是非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通讯社 1.8万粉丝    4408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