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 路 行
设计 / 琚 佳
来源 / Business Journal、路透社等
在内田诚(Makoto Uchida)出任日产汽车社长兼CEO5年之后,公司管理层又出现新的变动。据报道称,日产CFO马智欣(Stephen Ma)即将离职。对此,一位汽车制造商高管表示,“放弃日产未来的不仅是高管,还有才华横溢的员工,他们都在陆续辞职,就像逃跑一样。”
日产CFO马智欣▼
今年6月,日产汽车宣布关闭其位于江苏常州、与东风汽车合资的乘用车工厂,该工厂年产能约13万辆,投产不足4年;11月7日,日产宣布削减全球20%产能,裁员9000人,CEO自愿放弃50%的月薪,并计划出售部分三菱汽车股权。
由于利润大幅下降,又面临产品迭代缓慢、销售激励支出过高等问题,日产不得不全球减产并宣布裁员,该公司糟糕的经营业绩愈发明显。
财报显示,日产汽车2024财年上半年(今年4~9月)净营收同比下滑1.3%至5984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00亿元,当下汇率约20.6:1),营业利润下降90.2%至329亿日元,净利润192亿日元,同比下降93.5%。同期,全球新车销售量同比下降1.6%至159.6万辆。
其业绩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海外业务的恶化。这其中表现尤其明显的是,在去年之前一直强劲的北美市场电动汽车的销售陷入停滞,而日产在美国缺乏可靠的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线。该公司越来越依赖销售激励来维持销量,导致利润下降,其北美业务在4月至9月期间出现运营亏损。
为了应对当下严峻的情况,日产将本财年原本预测盈余为3000亿日元的全年净利润修正为“未定”,并宣布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包括如上所述的大幅裁员。预计到今年年底,大约还将有1000名员工离开日产在美国的公司,而美国的销售仍然低迷。
日产还被迫审查中长期业务计划。其3月份公布的中期经营计划“The Arc”要求2026财年全球销量达到440万辆,较2023财年增加100万辆,并将营业利润率提高至6%以上,但在11月这一计划中的大部分内容面临重新调整。
日产汽车社长兼CEO内田诚发布“The Arc”计划▼
其近年来的业绩一直不稳定,在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的财年中运营亏损1507亿日元,尽管2021年4月至2024年3月的三个财年实现盈利,但本财年“可能会出现数千亿日元的赤字”。
日产表示,为了便于迅速做出扭亏为盈的决策,会任命一位负责销售和利润的首席绩效官,该任命于12月1日起生效。目前,这一职务由日产非洲、中东、印度、欧洲和大洋洲(AMIEO)管理委员会主席Guillaume Cartier担任。
日产的管理结构和经营业绩一样经历着动荡。
彼时,其曾因背负巨额有息债务而陷入破产危机,为了求生,它与法国雷诺结成资本联盟。1999年5月28日,雷诺按照每股400日元的价格,以54亿美元收购日产汽车36.8%股权,成为该公司的大股东,时任雷诺副总裁的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就任日产CEO。
戈恩推进了包含3年内2.1万人的人员削减和减少50%的零部件供应商数量等具体措施的“日产复兴计划”,在2001年3月期实现了利润3311亿日元的“V字恢复”。
然而,2018年,曾担任该公司董事长的戈恩被捕,2019年,继任的西川广人也因被发现不正当的报酬而辞职。为此,日产成立了由CEO内田诚、COO阿什瓦尼·古普塔(Ashwani Gupta)和副COO关润(Jun Seki)组成的“三驾马车”体系,但任命发出的几周后关润辞职。
有报道称,关润是日产的终身工程师,他反对在内田的领导下工作,原因是内田在职业生涯中期从一家贸易公司加入,对汽车业务的了解不如他自己。此外,关润疑似被日产最大股东雷诺疏远,“我放弃了,即使我留下来努力工作,在日产也没有未来,所以我‘转行’到了日本电产。”
日产前副COO关润▼
关润离职后,日产汽车原本应当由内田诚和古普塔组成的二人搭档进行管理,但实际上,古普塔掌握了经营的主导权,推进了因不景气而挣扎的日产的经营改革,内田诚在公司内部的作用很弱,在公司内有不少员工揶揄他是“装饰性的存在”。而且古普塔与一些外部董事联络,计划将自己升格为联席CEO,尽管遭到挫败,但这也给二人之间的关系留下了罅隙。
在此之后,提名委员会决定将古普塔从董事候选人名单中删除,部分原因是内田诚的活动,古普塔要求继续担任COO,但这也没能实现。
2023年6月16日,日产召开定期股东大会,宣布古普塔“为了追求新的职业生涯”将于6月27日辞职。在例行股东大会上,一些股东要求即将卸任的古普塔发言,“但内田社长不允许他发言。”
此外,今年3月,公平贸易委员会发现日产汽车违反了分包合同法,并建议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日产向36家分包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支付了从合同规定的订货额约30.23亿日元的款项中扣除一部分,作为“回扣金”的货款。
据东京电视台新闻节目报道,日产有时要求分包商制造产品,在不决定承包金额的情况下,只指定数量和交货期限进行制造,然后从报价额中扣除50%。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产CFO马智欣宣布离任。
有汽车制造相关人士针对此事表达看法:“在预计本财年整体将出现巨额赤字、并且正在进行包括大规模裁员在内的重组的情况下,首席财务官辞职是一种不寻常的情况。由于经营业绩不佳,自戈恩被捕后,日产的团结力迅速下降,公司内部和商业伙伴普遍认为CEO内田诚将无法重建公司。尽管该公司2018年裁员已经超过1万人,但在此之后离开公司的人才数量仍然居高不下,高管也在不断流失,预计新车发布和车型变更频率的减少也加重了公司内部的停滞气氛。公司内部人员外流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就像越来越多的人在逃离泥船一样。”
日产在资金筹措方面也逐渐陷入困境。标准普尔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盈利下降和投资负担增加,日产汽车部门的自由现金流在4月至9月期间暴跌至超过4400亿日元的赤字。随着人们对日产盈利能力的担忧日益加剧,该公司在2025年获得一年的喘息空间之后,将面临创巨额债券到达期限。
上月28日,穆迪(Moody’s Ratings)日本将日产汽车发行人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消极”,评级维持在投资级别下限“Baa3”不变,但由于经营业绩不佳,如果企业降低日产的信用评级,融资成本就会上升,例如发行企业债券时必须支付更高的利率。
此外,其与雷诺的关系也很敏感。雷诺曾是日产第一大股东,持股43%,去年11月将出资比例下调至15%。英国《金融时报》上月26日报道称,日产正在考虑让本田持有股份,作为其管理层重组计划的一部分。
这并不是一个新想法,2019年,日本政府曾向这两家车企施压,要求他们考虑合并。在此之后,双方也已经有过合作的尝试。
8月1日,日产和本田签署了关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的谅解备忘录▼
3月15日,日产和本田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就联合采购、共同开发动力平台、零配件通用化等电动汽车业务展开合作,双方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降本,提升对电动车产品竞争力;8月1日,双方签署了关于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的谅解备忘录,在下一代软件定义汽车(SDV)平台领域的基础技术领域开展联合研究。
据Visible Alpha称,日产和本田2026年的汽车销量合计接近600万辆,由于这两家公司共享关键市场,因此它们将能够缩减从行政、采购到工厂和研究等各方面的开支。此时抱团取暖,或许并非坏事。
Momenta为何被收车企青睐?
汽车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电商消灭的不仅是批发零售业,野蛮生长将毁掉含汽车业的所有行业
马斯克豪赌AI,Grok4是神级副驾还是数据黑洞?
上汽造“最便宜的华为车”,尚界能否扛起月销3万辆的期待?
点火启动,动力瞬间响应,这样的驾驶体验离不开一颗“聪明”的汽车心脏——汽车蓄电池。近日,DF蓄电池常德旗舰店盛大开业,再次为车主带来高性能、长寿命、环保节能的启停技术新选择!
上汽通用启动至境轿车项目,打响高端新能源进攻战#上汽通用全面转入“进攻战”#老牌车企出手就是王炸#至境开启别克在华新篇章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此......
国产汽车为何热衷于创立新品牌,这些品牌存在哪些风险?
比亚迪势不可挡!2025年6月单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
7月15日,比亚迪宣布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深度融合华为、OPPO、荣耀、小米、vivo等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生态,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出行体验。
2026九州汽车生态博览会由定制改装、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房车露营、汽车文化6大主题组成,全景展现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迭代产品创新与发展趋势,是全球第一个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集合整车发布、汽车科技、汽车零部件、汽车改装、汽车文化的全产业链B2B2C生态展贸平台。
实测阿维塔11 样样拉满!30万级豪华电动 天花板!
放眼国内的豪华品牌,德系三强BBA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三个品牌均有自己的品牌标签,其中主打运动化的宝马一直是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不过在2025年上半年,宝马在中国遭遇了近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当下豪华品牌车型市场,智能驾驶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选车关注的“基础项”。众多豪华品牌在智能驾驶方面,寻求的路径不同。有自研的,有跟华为“一揽子”合作,也有与专门智能驾驶公司合作研发的。这也造成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三分天下”。
零跑的成功法则:用慢哲学跑赢新势力生死赛
新能源内卷下的牺牲品?两款紧凑型SUV销量下滑
近日,视觉中国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告,表示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夏视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象视觉(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此举是为了加快公司在AI方面的布局,促进公司“AI智能+内容数据+应用场景”战略规划的协同发展。
几张外观图就引爆车圈?或许你们没有真的读懂尚界H5!
再添8台!安徽第三批氢能环卫车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