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多家媒体接连报道了有关保时捷中国公司裁员的消息。
据报道,此次裁员要裁掉正式员工的10%和外包员工的30%!裁员比例是比较大的。并且还有消息称保时捷计划在2026年底将经销商门店数量缩减到100家。而目前的保时捷经销商数量应当还超过150家。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知名度和销量最高的豪华汽车品牌,保时捷汽车的压力很大。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信息值得解读:
被裁员工的补偿标准是“N+6”的高标准。
实事求是的评价保时捷裁员补偿是可以给出好评的,汽车制造商裁员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是裁员最多能给出“N+1/N+2”,极少有能给出“N+6”的高标准。N是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数,也就是工龄;只要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就会按照一年计算,辞退补偿首先是以工龄为标准,随后再加上一个月的薪资(平均薪资)。
“N+1”就是在N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月的薪资,“N+6”自然是加上六个月的薪资;这是很难得的标准,因为六个月的薪资足够被裁员工进行缓冲,在寻找新工作的阶段里也不会有过大的经济压力。而之所以要讲“N+”的含义,原因是一些有被裁经历的员工可能连什么是“N+”都不知道;有些公司会通过“穿小鞋”或“边缘化”的方法迫使员工主动辞职,后续也就不需要给予补偿了。
所以不论保时捷是因为什么原因去辞退员工,至少对员工权益的保障还是做的不错的。
保时捷输在哪?
有些观点认为保时捷输了,输在与自主品牌的对决之上;说白了就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崛起,从而影响了诸如保时捷、奥迪、奔驰、宝马等一系列海外豪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看来国产新能源汽车真得实现了“弯道超车。”然而笔者并不赞同这样的观点。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并没有哪个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是正面对标保时捷品牌的,并且其打造的产品还每每去对标保时捷的汽车,其中被对标最多的怕就是帕拉梅拉了。
而且保时捷的主力车型售价与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并不重叠,其主力车型的门槛价还在50万级上下,诸如帕拉梅拉或卡宴等车型是百万级的进口车。
然而不论是理想、蔚来、岚图、鸿蒙智行等等品牌,其主攻的还是30~50万区间的市场;对标的竞争品牌是宝马、奔驰和奥迪的合资品牌,客观上根本没有与保时捷“面对面。”
结语:
或许保时捷输了,但并不是输给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真正导致保时捷品牌销量下滑,以及奔驰、奥迪、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雷克萨斯、GMC、Jeep等知名汽车品牌也不得不以价换量的原因,实际不能单纯从汽车产业与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这需要宏观的视角。只不过原因也并不难解读,简而言之,“中产返贫”将会影响一系列豪华品牌汽车的销量;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真实表现也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在这个阶段里出现任何中、高端品牌的销量下滑都不足为奇,保时捷无非是要考虑如何平稳过渡。
这是一台从键盘值上来说没短板的运动型轿跑车,领克10 EM-P,双叉臂悬架,5秒破百,标配4驱。
在智能汽车的时代浪潮中,宝马集团再次引领行业风向,以全新理念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的乐趣。近日,宝马正式推出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的整体性方案,凭借其独创的BMW驾控超级大脑和一系列划时代技术,宝马新世代车型不仅重塑了智能驾驶的标杆,更开启了人机交互的新纪元。
极越终于要开始有所动作了?
宝马新世代重新定义智能驾驶乐趣 首推智能交互、操控和驾驶辅助协同整体性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其SYNIOS™产品系列凭借全面且创新的产品组合——SYNIOS™ P1515/P2222/P2720系列LED产品,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脱颖而出。
长城汽车推出一项能拉满路人缘的新方案:“35+计划”即将开启
华夏鸿蒙 智启新程 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福州华夏汽车城国贸盛大启幕
日产汽车6月销量快报:月度交付53843辆
全场景定制之王:盛达飞电动高尔夫球车重塑国产高端出行
3分钟,3大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悦达起亚上半年销量公布
独立建渠道,意味着利润分配要变,所以鸿蒙智行五界有了调价的空间。
7月5日,奇瑞正式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旗下设立星途、艾虎(艾瑞泽与瑞虎)、风云、QQ四大事业部,由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挂帅统领。原星途国内业务事业部整体纳入该事业群体系,而捷途、iCAR及与华为合作的智界品牌因市场定位与合作模式差异,仍保持独立运营。
东风本田本土化智电转型
iCAR作为特约合作伙伴,携旗下明星车型iCAR V23惊艳亮相,以硬核实力诠释了“能打”基因。
特斯拉在美败诉:原因为HW3平台车型无法兑现承诺去升级FSD
2025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辅助驾驶“强监管”政策落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发布、监管机构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力度加大。多项举措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汽车行业正加速从“量”的扩张回归到聚焦“质”的发展,市场变革加剧,破局在即。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逆全球化思潮涌动...当去全球化与再全球化交织,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全球秩序、产业格局、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全方位挑战。
文丨张桔 编辑丨林伟萍
35万元以上纯电市场,一个被高估的“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