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BusinessCars 494浏览 2024-12-17 IP属地: 未知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调查报告,2024年全球锂电池组均价再创新低,降至115 美元/千瓦时,这一价格较年初下降了超20%,曾经“贵极一时”的锂电池,如今已经沦为白菜价。

根据工信部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锂电总产量为890GWh,同比增长16%,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产量供应到了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受益于电池降价的大背景,今年的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也有了新的支撑点,平均降价幅度都在3万元以上。同时,新车的电池容量也越来越大,例如在10万元级的电动车就已经配上了接近50千瓦时的大电池,已经做到了“电比油低”。

可以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底气,完全是靠着锂电价格不断下探所给到的,根据预测,锂电价格还将继续走低。

从头降价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但对于动力电池厂商来说,电池的价格并可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多种原材料共同构成了动力电池的成本,任何一种材料的价格浮动都会影响动力电池的价格。

以消费者所熟知的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种动力电池为例,背后都离不开碳酸锂这种原材料,磷酸铁锂电池中碳酸锂占成本比例超过30%,对于三元锂电池来说,这一比例更高。

此外,碳酸锂的价格还影像着包括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价格走势,例如在2022年时碳酸锂的价格一路升高到60万元/吨的高点,与之相关的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在2024年碳酸锂价格下探后,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的平均售价也在出现了较大的降幅,目前市场上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下探到8.8万元/吨,较年初降幅超过了15%,而负极材料的价格则在一年内从5.3万元/吨下降到3万元/吨,降幅高达40%。

可以说在整个市场都对动力电池喊杀喊打的背景下,电池原材料的价格都在不断挤干水分,除了碳酸锂和负极材料外,像电解液和隔膜今年的平均售价都已经降到低位,难以进一步下探。

这一点也可以从这些公司的半年财报就能反映出来,根据统计在上市的17家负极材料供应商中,有半数营收同比下降,例如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商中国宝安上半年营收虽然超过100亿元,但净利润仅为1.9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60%。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而营收降低的背后除了原材料的价格降低之外,更多的还是曾经疯狂扩张之后带来的反噬。

在动力电池价格处于高位的2023年,整个行业都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全年新投资的产能规模就超过900GWh,而这已经是2023年动力电池装车量的两倍还多。

虽然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在不断提升,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特别是以纯电车型为主电动汽车增速已经远低于混动车型的增速,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明显放缓。

在这样的市场变动下,据推测国内的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已经降低到40%以下,可以说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到更严酷的竞争环境之中,价格战不放过任何与动力电池有关的行业。

突围出海

面对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动力电池厂商走上了和新能源汽车相同的发展道路,出海求生。

其实早在新能源汽车出海初期,动力电池厂商就作为先锋部队向海外进发,作为行业的老大,宁德时代的出海是最早进行的,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在建设了三家海外工厂,都是位于欧洲。

其中最早建设的德国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工厂,作为宁德时代的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在2023年开始生产,已经顺利地成为大众汽车在欧洲的主要电池供应基地,根据宁德时代称这座工厂将在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除此之外,宁德时代还在匈牙利投资建设另一电池工厂,工厂目前处于建设之中,规划产能超过100GWh。

然而就在12月10日,宁德时代又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在西班牙建设第三座电池工厂,产能规划为50GWh,而且作为首座海外合资工厂,宁德时代不止拥有50%的股权,同时还拥有对工厂的控股权和相当大的管理权限。

宁德时代靠着较早的出海投资,目前海外市场占比已经超过30%,成为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并且在今年宁德时代的海外市场装车量超过LG新能源,稳居第一。

除了宁德时代外,中创新航成为了年度出海的黑马,根据统计中创新航今年前10个月海外市场的装机增长速度为372.1%,海外市场排名跳至第八位。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同时靠着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创新航也坐稳了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排行榜的第四名,仅次于宁德时代、弗迪电池和LG新能源三家,已经和国内其他电池厂商拉开了较大的差距。

排在之后的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也希望通过扩张海外市场来扩张新的市场,毕竟在国内已经很难从宁德时代和弗迪电池手中抢到客户。

国轩高科更是在12月12日发布了两份公告,分别要在斯洛伐克和摩洛哥建设电池工厂,投资金额接近200亿元。

电池厂商海外建厂一方面是处于生产运输成本等因素,在海外建厂能够更直接的对应当地客户,另一方面,海外投资还是冲着当地政策的补贴,例如斯洛伐克是欧洲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每年汽车产量维持在100万辆。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引进新能源产业将有助于当地汽车产业转型,维持汽车产业平稳发展,斯洛伐克通过2亿欧元的补贴将国轩高科引进当地,能够保持其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下依然是欧洲汽车主要生产基地,减少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影响。

可以看到,随着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全面出海,价格战也将会在海外上演,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竞争,在欧盟开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后,并不能真的阻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特别是靠着绝对的市场占有率,欧洲新能源的未来依然需要中国企业。

从宁德时代的合资工厂就能看出,同样的股比下,宁德时代却拥有着公司的控股权,证明了技术的重要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需要靠合资引进技术的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可以向海外输出技术。

动力电池再创新低,电动车到底还有多大降价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技术发展迅速,例如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在不断提前,新的拐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同时,随着更多的产能建设完成,产能利用率可能进一步降低,如果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新一轮价格战可能又要从电池厂商开始。

毕竟从目前的价格来看,动力电池的价格距离成本线还有不少的空间,随着2024年的结束,国补的力度或将缩减,为了维持市场,或许下一轮价格战很快就要开始。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BusinessCars 7480粉丝    3029作品 关注 玩味汽车,解码商业!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