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与日产“官宣”的消息,比外界预期来得更为迅速。
当地时间12月23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23日在东京共同宣布,本田、日产和三菱汽车三方已签署谅解备忘录,本田与日产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三菱汽车公司将就参与合并事宜进行探讨。
合并的形式也已初具雏形。据当天出席发布会的本田社长三部敏宏介绍,二者将共同出资成立一家全新的控股公司,随后本田、日产将分别作为该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进行合并,而三菱汽车将在2025年1月底之前决定是否加入这个新家庭。
不过,即使三菱汽车最终不加入,这一合作也标志着一家取代现代起亚集团地位的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即将诞生,它的到来似乎既在意料之内,又显得有些出乎情理之外。
合作并非1+1,本田将成掌权方
目前,新公司的名称以及最重要的各方持股比例、人事任命等内容尚未议定,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到2025年6月才能达成最终合并协议,控股公司拟于2026年8月正式成立并同步上市。届时,本田和日产两家公司也将分别退市。
而日媒方面则透露,新公司将由本田执掌大权——控股公司过半数的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将由本田提名,总裁将从本田提名的董事中选出。
种种迹象表明,本田似乎在这场合并中担负起了更重要的角色。从二者的营收数据来看,尽管本田与日产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均出现了利润下滑的情况,但下滑幅度差别很大。
其中,本田在今年上半年营收录得 12.4% 的同比增幅,达 10.8 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也有 6.6% 的同比增长,来到 7426 亿日元,但税前利润下滑 15.6%,至 7419 亿日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19.7% 至 4946 亿日元。
这一数字虽然不好看,但也还没到亮起红灯的地步。要知道,丰田在今年上半年也交出了一份净利润下滑26.4%的答卷,相比之下,本田的表现甚至称得上“稳固”。
而日产方面的数据则显得触目惊心:数据显示,日产汽车今年上半年净营收为 5.98 万亿日元,同比下滑 1.3%;营业利润同比大跌 90.2% 至 329.08 亿日元,净利润更是仅有 192.23 亿日元,同比下滑 93.5%。
在这种背景下,再看本田与日产的结合,多少能够品出一丝不同的味道。据《金融时报》等报道,2019 年底日本政府官员就提出了让日产和本田开始合并谈判的建议,目的是打造一个“国家汽车冠军”,以应对汽车行业向自动化和电动化加速转型。
但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没把身为全球第一汽车集团的丰田放在眼里,而日政府官员之所以一力促成日产与本田的合并,或许更多的考虑来自日产与日本政府间尤为亲密的关系。
公 开信息显示,2020 年,日本政府为日产贷款中超过1200 亿日元的部分提供了担保,而这种担保形式并未在丰田、本田经营中出现过。种种迹象表明,将本田调动下场“拯救日产”,或许才是这一合并背后真正的主线任务所在。
前CEO泼冷水,本田“带得动”日产吗?
不管是从双方净利润规模还是现实处境来看,这场看似“第二与第三”之间的联盟都隐约透露出些许无奈。而外界对二者合并的看法也十分谨慎,甚至传出了不少负面的声音,其中,来自日产最重要的一任CEO——卡洛斯·戈恩的批评显得尤为刺耳。
在上周本田与日产合并传闻出现后,这位至今仍躲在黎巴嫩的前日产CEO很快接受采访并直言:“据我对本田的了解,他们内部对合并态度并不积极,而二者的合并更是日产的‘绝望之举’。”
身为日产汽车前任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在日本被捕入狱前曾一手主导日产汽车与雷诺汽车建立联盟,并被公认为日产汽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任CEO,而他对日产当前领导层的评价则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显然对自己离开后的公司发展有着颇多不满。
不过,卡洛斯·戈恩也在对话中坦言,对于日产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中国市场对其造成的挑战,其实在自己掌权时期就早有端倪:“日产 2003 年左右在中国合资建厂,7 至 8 年后,中国工厂就在日产所有工厂中排名第一,因为这里的工人渴望竞争,纪律严明,而且完全知道该怎么做。”
而在本田与日产合并后,来自中国的挑战依旧将成为其最大威胁,由于中国、东南亚以及欧洲市场这些重点市场均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高要求,可以预见的是,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课题依然是新公司的重点之重。
那么,本田与日产该如何一起发展新能源?这一问题目前看来或许将成为二者合并后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戈恩指出,本田日产合并“不靠谱”的另一大原因就在于二者技术路线不同,未来产品研发方向和竞争力都是一个问题,双方均有自己的新能源技术路线,但目前看来均未在新能源市场上取得预期中的成绩。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今年以来,无论是本田为中国开发的全新电动品牌 “烨”,还是日产发布的纯电车型N7都没取得预期的市场反应,与中国自主品牌之间的差距正被迅速拉大。
而在本田与日产合并后,又将面临技术路线的选择和沉没成本的增加,或将进一步拖慢二者转型的步伐,导致原本有希望脱颖而出的一方也因负担加重而转型失败。对于日系汽车而言,这样的结果将是难以承受的。
尽管前途不算明朗,但硬币总有两面。本田与日产之间的联合,也存在着不少合理性的出路。例如,从日本政府对丰田、本田与日产新能源发展的补贴方向来看,三者在未来市场上的定位雏形已经初步显现。日产在经济实用的入门级产品领域将被大力扶持,包括其磷酸铁锂电池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日本征服的大力支持。
而这与本田专攻的主流+高端市场将产生差异,二者如果能够将这一分工在合并后进一步细化,找准新定位的同时加强协同合作,未必不能将戈恩眼中“同质化严重”的定位重新组合成一手好牌。
此外,在本田与日产结合后,可以预见的是,这一“代表日本汽车荣誉”的本土联盟在日本将拥有与日产-雷诺-三菱联盟截然不同的待遇,必将获得比从前更多的官方资源支持。
只不过,这件事对这个即将诞生的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而言,内部的整合与协同要求无疑将是空前的。而一向不结盟的本田,和联盟关系“错综复杂”的日产在洗牌后有多大概率“逆风翻盘”,目前压力已经给到了本田这边。
9月26日,岚图汽车全新旗舰SUV泰山震撼首秀。更令人惊喜的是,岚图设计团队首次解密了这款车型从概念到量产的9张珍贵手稿,完整呈现其设计进化轨迹。这些手稿生动诠释了岚图'天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2025年9月29日,武汉】即日起,华为乾崑辅助驾驶来新一轮OTA升级,体验更舒适,场景博弈能力更强,岚图旗下SUV双子星全新岚图知音与岚图FREE+成为首批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
近日,上汽荣威旗下全新插电混动车——荣威M7 DMH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了3款车型,限时售价8.58-10.28万。荣威M7 DMH是上汽设计中心全球设计副总裁约瑟夫·卡班加盟上汽
近日,全尺寸行政豪华SUV仰望U8L鼎世版登陆济南,以128万元上市价标定高端市场基准。在“易四方”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远近红外夜视系统等颠覆性
即便在漫长的汽车销售历史上,传统4S店已经成为车企打开销路的主要模式,但近几年宝马下滑的销量与承压的利润,还是揭开了这一模式背后的残酷现实:传统4S店已经无法为宝马带来具有竞争力的
邵明峰:跟随比都有面、跟随比都舒适邵明峰:跟谁比都有面、跟谁比都舒适、跟谁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跟随比都智能#岚图时代风尚之夜#中国风尚世界看见
补全长续航关键拼图,智能越野体验再升级!9月29日,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手打造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长续航新成员——猛士M817 Max+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36.99
大尺寸SUV元年,从岚图泰山、腾势N8L、沃尔沃XC70再到爆款极氪9X,为什么大厂们在高端车上舍弃增程了?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正以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塑市场格局。资本动作与战略调整密集交织,技术竞速的紧迫感与规模扩张的焦虑感并存,行业亟需找到破局的核心路径。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并未追逐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近日,iCAR 超级V23正式上市,作为V23的高性能版车型,新车共推出3个配置版本,官方指导价12.28-15.48万元,全系提供401km续航、550km续航和501km续航巅
2025年9月25日,广州——自1995年落户广州番禺,亨斯迈先进材料工厂已深耕中国市场三十载。作为亨斯迈亚太布局的战略支点,番禺工厂依托大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国
日前,奇瑞汽车官方发布了一组全新瑞虎8的车型官图。该车定位中型SUV,采用全新的外观设计,轴距加长115mm,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车身尺寸方面,全新瑞虎8的长宽高分别为4749/
9月28日晚,smart旗下中型SUV——smart精灵#5EHD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为18.99万元起。作为该品牌首款插电混动车型,动力搭载1.5T发动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纯电续航
9 月 26 日晚,一场名为 “天地鲲鹏 万象新生 —— 时代风尚之夜” 的盛典格外吸睛,这是岚图汽车联合抖音、费加罗 FIGARO 共同打造的视觉盛宴。就在这场活动上,岚图全新车
2025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延续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在“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之前,行业头部格局愈发
近日,深蓝汽车官方宣布,旗下全新中型轿车深蓝L06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启预售并正式上市。新车将主攻20万元级别市场,提供增程式与纯电动两种动力版本,并首次搭载京西第四代磁流变
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10万级SUV这一红海战场,“性价比”早已不是新鲜词汇。然而,当北京越野在9月27日雁栖湖畔的发布会上,宣布BJ30旅行家以“旅行焕新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