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百姓评车 1141浏览 2025-02-04 IP属地: 未知

在汽车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的驾驶体验,但完美,尤其是在复杂的机械制造领域,往往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汽车制造商们每年投入巨资研发和生产,力求将每一款新车都打磨得尽善尽美。然而,现实很残酷,即便是最顶尖的工艺和材料,也无法完全避免潜在的瑕疵。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近期多家车企的召回计划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次备案召回的车企包含特斯拉、比亚迪、小米等12家车企,召回的新车型也主要是新能源车型,这些车型基本是刚进入某个细分领域,或者是刚进入汽车行业,在市场征战的经验相对较少。或许此次车企集体大规模召回,对一家汽车品牌没有明显影响,但是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信心,估计很多消费者心中也有疑问,这些召回新车的品牌是否还值得信任?

大规模召回是什么问题?

现代汽车、奇瑞捷豹路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华晨宝马等公司都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其中,因部分车辆的后视摄像头功能异常、电子助力转向功能异常等原因,特斯拉合计召回120.68万辆电动汽车;奇瑞捷豹路虎因部分车辆动力系统存在故障可能性、娱乐系统软件可能因兼容性问题触发仪表黑屏等原因,合计召回10.88万辆汽车。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上汽通用五菱因电子制动助力器软件系统存在问题等原因,召回1116辆宝骏悦也汽车;东风本田、广汽本田因部分车辆转向机问题导致转向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合计召回136.74万辆汽车;比亚迪因部分方程豹豹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双电机控制器内部电气连接件螺栓可能未锁紧,可能在极端情况下冒烟起火存在安全隐患,召回6843辆车。

从类别看,特斯拉、小米、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捷豹路虎等车企需要召回的车型均为软件方面存在安全隐患。而比亚迪、捷尼赛思、江苏悦达起亚等车企的部分需要召回的车型则涉及硬件部分的安全隐患。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虽然零部件导致的车辆故障问题是小概率事件,但是考虑到效果严重性,这些车企纷纷展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相应车辆进行召回,并且免费更换。所以整体来看,国内车市的召回状态还比较理想,召回的车辆大多数是乘用车,数量少并且基本是车企主动召回,没有出现明显的投诉和缺陷事件。

其他车企未针对新能源车的故障问题进行召回,但未来随着新能源车市场销量不断走高,估计上述故障问题发生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对消费者是利还是弊?

对于汽车召回一事,估计很多车主都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认为车辆召回就代表车辆质量有问题。实际上,汽车由上万件零部件组成,加之现在车辆的智能电子配置越来越多,出现质量瑕疵问题在所难免。

其实每年全球汽车行业的召回事件不在少数,涉及的车型和品牌也相当广泛。从豪华品牌到大众市场,几乎无一幸免。这并不意味着汽车工业的失败,相反,它证明了监管机构和制造商对消费者安全的重视。每一次召回,都是对现有标准的一次检验和提升,促使整个行业不断进步。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同时从车企的召回事例可以发现一家汽车品牌对于车辆潜在风险的一种重视,从好的方面来说有利于自身发展,当然对自己的口碑和品牌是一种保护,如果是发现了潜在的风险,却回避车辆缺陷,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车辆销售,但长期而言与消费者的利益背道而驰,更会对品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后续品牌在市场的运营。

当然,汽车召回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召回过程中的成本、时间以及消费者的不便等。但总体而言,汽车召回是汽车制造商为确保消费者安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其正面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

因此,汽车召回并非坏事,而是汽车制造商履行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提升品牌形象的重要举措。同时,消费者也应积极配合制造商的召回行动,以确保自身安全并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汽车大规模召回,谁最受伤?

当一家公司主动或被动地发起召回行动时,这往往意味着他们意识到了产品中的问题,并愿意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这种行为从侧面反映了企业的责任感和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毕竟在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而召回则成为了修正错误、保障用户安全的重要机制。

当我们在购车时,不应单纯因为某品牌曾经的召回记录而对其产生偏见。反而那些敢于面对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制造商,更值得我们的青睐。尤其是新能源车,已上市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都已通过了严苛的检验,用于日常代步问题不大。并且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较低,在上牌、购置税等方面都有优惠。从相关数据也可看到,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成规模,出问题的车型还是少数,并且汽车召回机制越来越完善,消费者的权益也得到较大的保障。只要不是盲目跟风,只为尝鲜,从自身的购车实用性出发还是值得考虑的。

百姓评车

车企召回车辆大家要正反看,一方面车企如果是主动召回,还算有担当,另一方面如果被动召回,车企口碑就有待考虑了。另外,汽车是工业产品,产品有残次概率,车企针对车辆故障问题进行召回解决也是好事情。即使是听起来很可怕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解决方案。需要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供应商、市场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们的共同努力,各个节点上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包括动力电池安全标准、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厂时的标准检测落实等。总之汽车安全的提升,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发力。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446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