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钱亚光
设计 / 琚 佳
2月下旬,中国车市有两款新车上市将对今后的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一款是2月27日上市的小米SU7 Ultra,将1500马力顶级性能车的售价拉到了52.99万元。
另一款是早一天上市的红旗天工05,15.98万-18.58万元,高阶智驾版只需要16.98万元起,红旗把高阶智驾豪华品牌的价格打到了16.98万元,让更多喜欢的人买得起。
高阶智驾无疑是2025年汽车业最卷的新赛道,仅2月就有多家车企发布智驾战略。长安汽车宣布“未来3年的新车将全系标配智驾接口,将高阶智驾下沉至更多性价比车型”;小鹏汽车宣布已实现高等级智能驾驶的软硬件全系标配;比亚迪发布了全民智驾战略,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
同时,DeepSeek的火爆和特斯拉部分FSD功能的引入,让人们对智能汽车的体验有了进一步的期盼,也让汽车行业的底层逻辑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高阶智驾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有了走进寻常百姓家的趋势。
红旗天工05的上市,第一次把豪华品牌高阶智驾打到了16万元区间,让高阶智驾和豪华品牌同时普惠到更广阔的群体。
豪华品牌的加入,意味着2025年围绕“高阶智驾”“新智国潮车”的争夺战将更加激烈。
在国内,力推高阶智驾高价车不胜枚举,将智驾技术下放的车型也不在少数,而一汽红旗则是在继续保持豪华品牌品质特征的同时,本着科技平权思路拉低高阶智驾门槛,可谓独树一帜。
不同于国内主流车企采用采用的激光雷达方案,特斯拉FSD采用的是更兼顾性能与性价比的视觉方案。随着智能驾驶端到端大模型技术逐渐成熟,不少车企看到了纯视觉方案的潜力,开始加快布局这一技术方案。
红旗天工05就是纯视觉方案的实践者,搭载基于红旗九章全域智能架构与卓驭科技深度共创的红旗司南智驾系统,配备行业首发量产的惯导三目立体视觉系统以及骁龙智驾芯片(SA8650P),借助23颗高精度传感器,使障碍物感知精度可达0.05至0.1米,可以在不依赖高精地图及激光雷达的情况下,实现城市NOA、高速NOA和全场景泊车。
它的城市NOA支持全国城市覆盖,路口左右转成功率超99%,可精准识别模糊标线、断头路及施工路段,智能绕行成功率超99%,并可进行防御性智能避障;高速NOA系统通过动态博弈算法实现毫秒级变道决策,百公里接管频次不超过0.5次,上下匝道通行成功率超97%,能够根据路况柔缓绕行或果断加速超车;全场景智能泊车支持2公里跨楼层记忆泊车与40cm极限垂直泊车,倒车循迹功能可精准返航100米。
可以说,天工05的高阶智驾系统在实现高阶智驾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智能驾驶的成本,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智能体验,而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对高端智驾车型的价格体系实现重塑,从而实现“技术平权”。
当前智驾维度的竞争集中降低智驾成本,推动“智驾平权”,那么在智舱维度的较量则主要围绕着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境以及实现更智能的交互体验展开。
随着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飞速发展,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多元化交互方式不断涌现,驾驶者除了专心驾驶之外,可以更方便地与车内各种设备进行交流互动,不会因操作众多物理按键而手忙脚乱,仪表盘也正在被信息更丰富多元的显示设备取代,天工05在座舱里的大胆创新彰显了其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
天工05红旗灵犀座舱的车载AI大模型完成了DeepSeek-R1模型的深度适配,其具备四音区语音识别功能,支持“可见即可说”交互模式,同时也支持四川话、粤语等方言交互,能够实现流畅自然的拟人化对话,将空调、娱乐等20项高频功能尽在“一语掌控”。其不仅可记录座椅角度、温度偏好等基础设定数据,还能依据用户使用数据和偏好分析,推送个性化音乐歌单。
与众不同的是,天工05没有搭载实体液晶仪表盘,而是首次量产搭载双焦面65英寸AR-HUD,将车况路况、导航娱乐与虚拟影像无缝交融,以定制化高算力芯片构筑的“数字大脑”,实现毫秒级响应与丝滑交互。
此外,天工05还搭配15.6英寸94.48%超高屏占比中控屏和12扬声器顶级丹拿音响,并且支持全平台手机互联,全面提升车内娱乐体验。
现在的智驾虽然已经有很大进步,但还不是十全十美。一方面,车企的智驾通过技术迭代覆盖了更多场景,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但另一方面,目前没有一种智驾系统是百分之百安全的,车企不应该忽略极端情况下车辆的安全性。
对此,红旗天工05在被动安全方面,采用9H4M车身结构、应用比例高达76%的高强度钢、2000MPa强度核潜艇级钢材、9安全气囊系统,共同为新车构建了被动安全防护体系。
同时,该车搭载的“玄武电池系统”通过中汽中心最高等级认证,在针刺、海水浸泡、8米高空跌落等58项极限测试中表现完美。
在主动安全方面,红旗天工05车身搭载23颗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周围环境,AEB最高可刹停速度90km/h,提高紧急制动规避险情能力。在此基础上,红旗还结合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属性,融合“电池安全、电磁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创建了六维一体的全新整车安全架构。
“打造用户‘永远可以相信’的好车,是红旗品牌的初心。”正如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柳长庆所言,红旗品牌充分传承了中国一汽70年传统造车企业的安全理念,制定了12+项行业领先健康标准体系,从材料到整车,实施全流程健康性能开发控制,打造了零异味、零甲醛座舱。
在过去,红旗品牌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品牌格调,在大众心中树立起沉稳端庄的经典形象。而在智能化、电动化时代呼啸而来的时候,红旗天工05以一系列前沿智能科技的率先应用,全力塑造着红旗品牌的新形象,也被称为是当前“最不像红旗的红旗”。
除了智能化,作为中型新智国潮豪华纯电轿车,红旗天工05在豪华感的重塑上可圈可点。
其座椅以极致的舒适乘坐为目标,以东方人体工程学为设计,采用环保的超柔软超纤面料,辅以轻量化安全骨架,配备通风、加热、按摩等豪华配置;其搭载的尊享座椅配备一键舒躺功能,支持14向调节,腿托4向调节,靠背最大倾角83度;全车座椅可加热,前排座椅配备了十点位独立按摩系统。
此外,天工05还配备了1.89m²超大观穹全景天幕,并且紫外线隔绝率高达99%,在一路尽享通透视野的同时,为用户竖起了全面的防护屏障。
在行驶质感方面,新车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结合虚拟调校技术,优化操控稳定性与舒适性,为用户带来人车合一的驾驶乐趣与卓越的操控体验。
不难看出,天工05的发布,体现了红旗品牌在全新智能竞争格局下的新思路,即一方面,以视觉方案打破高阶智驾的价格壁垒,以极具冲击力的定价杀入主流纯电市场,迅速扩大销量;另一方面,在AI等创新科技加持下,重塑科技豪华的标杆级产品力,在市场上建立起全新的产品认知。天工05的出现,既是红旗品牌在智电时代的勇敢探索与大胆突破,更是红旗技术实力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
通过率先应用纯视觉自驾方案,和AI模型的深度适配上车,红旗天工05已经在智驾和智舱两个维度,踏上了2025年智能化竞争“风口”,也有望撬动更大的市场份额。
凭借着其前沿的智驾技术、创新智能的交互体验、豪华的驾乘感受以及多元的动力选择,红旗天工05也再一次向市场宣告红旗品牌进军新能源“顶流”的决心。
2024年,比亚迪以427万辆全球销量蝉联新能源汽车销冠,出口量达43.3万辆,同比激增71.8%。2025年一季度,其全球市场表现亮眼!
北京现代获2024售后服务口碑卓越品牌,合资第一,三度获奖彰显用户信任。
是中国的,更是世界!25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全球多个市场荣膺销冠
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李书福提出了一个理念:“企业要靠长期主义活下去”。大环境下,吉利选择深耕技术、完善供应链,并首次将“以人为本”写入企业战略,体现了对企业长远发展中关键因素——对一线劳动者的重视。
小鹏汽车和特斯拉:棋逢皇后大道东
这个事情我当时就知道!估计极氪人都傻了,本来以为就是个博主搞个对撞快速涨粉,结果部分网友带节奏搞“抹黑友商”这一论调。作为对撞工具车,它真是无妄之灾……
2025年上海车展上,长安汽车以全系新能源产品矩阵和一系列重磅技术发布成为焦点。从全球首发的金钟罩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到阿维塔06的爆款潜质,再到飞行汽车、机器人等前瞻科技首秀,长安汽车展现出中国车企少见的战略纵深与创新活力。
长城李瑞峰:保持自己的目标和节奏,真正在意的是用户口碑
前几天比亚迪的“深圳号”出口首航,装了7000辆车运往巴西,但其实这一船可能也就够比亚迪卖一个月,毕竟比亚迪在巴西市场可是新能源销量冠军,除了巴西,还有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甚至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两个地方还是全品牌第一
作为东道主的上汽集团,他们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包下了整个3号展馆,这么大手笔,透露了些什么信号?
(2025年4月30日,天津)问界M8在天津空港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举行首批用户集中交车仪式。来自天津及周边地区的多位车主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本次活动不仅标志着问界M8在天津区域的正式交付,也彰显了AITO问界品牌在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加速布局。
4月27日,东风日产天演架构下首款新能源战略车型——东风日产N7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11.99万-14.99万,提供Max、Pro、Air三个版本,共5个级别。产品上市即热销,累计订单超10000台。
里宏汽车科技,一家专注于保时捷汽车改装升级配件的工贸一体化企业,近年来因其高质量的卡宴包围改装升级套件而备受瞩目。
比亚迪2025首季全球新能源多市场夺冠
4月23日,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的聚光灯下,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亲自揭开了全新纯电SUV车型MAZDA EZ-60的面纱。这是他一个月内第二次到访中国,早在三周前的4月2日,他就曾前往南京,见证了长安马自达首款全球化车型MAZDA 6e的下线。
2025车企一季报丨比亚迪营收登顶,赛力斯躺赚,广汽首亏?
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最大的看点是什么?当然是关注合资企业的觉醒和反攻! 在新能源浪潮的飞速发展中,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77万辆,占比47%;今年预测销量将达到1614万台,渗透率将达到56%。 从前车马慢,如今造车快。在巨大的市场蛋糕吸引下,多家车企跨界造车,各类......
比亚迪5分钟闪充400公里续航,实测表现大大超出预期,兆瓦闪充正式开启油电同速新时代。
2025年被称为“全民智驾元年”,比亚迪、小鹏、零跑等车企纷纷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放到更低端的市场,主打一个“智驾平权”。
读懂上汽,上汽也在读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