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进一步下沉,8万级SUV市场正经历“油电切换”的关键节点。
消费者对经济性、续航能力、智能化配置的需求愈发明确。长安CS55PLUS PHEV以“油电同价”姿态入局,补贴后7.99万元起的定价直接对标同级燃油车。以往这个价位的瑞虎7,作为传统燃油SUV的性价比代表,两者的对比折射出市场消费逻辑的深层变化。
我们会从五大维度帮大家展开分析,当下8万级的汽车市场,新能源车和传统油车到底哪个才是理想之选。
01刚需用车经济性
首先我们先聊一聊刚需用户最在意的经济性。当下,新能源车的低出行成本特性,以及普惠政策,都让消费者成为了直接的受益者。
拿长安CS55PLUS PHEV来说,几乎可以做到全场景的超低使用成本,综合工况下的油耗百公里才1.31L,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125km,日常市区纯电代步通勤每公里的用电成本不足0.1元,综合使用成本0.29元/公里,仅为同级燃油车的1/3。
同时,还能享受免购置税、新能源牌照及地方补贴,优惠后最低不到8万起。目前长安还愿意给车辆提供三电终身质保,可以说无论购车还是拥车成本都有显著降低。
相比之下,瑞虎7是8万级别非常经典的一款燃油SUV,燃油经济性处于主流水平,工信部油耗7.4L,放在同级油车当中绝对不算油耗高的。但即便如此,必然还是需要承担时下高居不下的油价和购置税成本,长期使用经济性逊于插混的CS55PLUS PHEV。
如果按年行驶里程超1万公里计算,CS55PLUS PHEV三年可节省约2万元油费,政策红利与长周期成本的优势确实相当明显。
02续航与补能,告别焦虑的“双模”解决方案
以往我们认为,新能源车最大的痛点就是续航焦虑,但这两年行业如此之卷,技术进步非常之快。尤其是长安CS55PLUS PHEV搭载的这套可插混可增程的动力系统,我觉得堪称续航焦虑救星。
P1+P3的双电机架构,支持智能切换模式,拥堵路段纯电行驶,高速油电互补,WLTC馈电油耗5.22L/百公里,叠加51L油箱实测综合续航可以达到1320km续航。
同时,即便是10万以内的插混车型,依然全系标配1.6C快充,19分钟电量就能从30%充至80%,一杯咖啡时间即可补充通勤一周所需电量。可以说不管用油还是用电,都彻底告别了续航焦虑。
反过来说,瑞虎7是油车,天生没有续航的问题,但同时它也无法提供电动化的场景拓展能力,比如无法适配家庭充电桩这种超低成本的市区代步能力,或是长途自驾的户外外放电电需求。CS55PLUS PHEV则可以 “一车双用”覆盖城市通勤与长途出行,3.3kW对外放电功能更支持露营用电,大大增强用车场景的可玩性。
03谁说便宜做不好智能化?
2025年,智能化这股风终究是吹到了刚需用户的心底。你敢相信现在起步不到8万的长安CS55PLUS PHEV,已经标配星火AI大模型了吗?还是同级唯一可进化AI系统的智能座舱,支持自然对话、儿童故事讲解、口语陪练,实现“车机即管家”的交互体验。
L2级智驾辅助功能也相当丰富,包含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AEB紧急制动等13项功能,还有540°透明底盘与哨兵模式,安全冗余也一点都不含糊。
相比之下,瑞虎7虽然提供了8155芯片,整体的功能流畅度还是很OK的。但受限于油车的架构,提供的智能语音或车联网配置还是相对基础,比如CarPlay、倒车影像这些功能仅满足日常需求。缺乏AI主动服务与相对高阶一点的智驾功能,交互体验停留在“指令响应”阶段。
CS55PLUS PHEV 540度影像
瑞虎7 常规倒车影像
所以从差异化亮点的角度判断,我觉得CS55PLUS PHEV的AI学习能力与全域智驾系统,会更精准契合年轻家庭对“科技平权”的期待。
04舒适品质,越级配置的“细节控”
汽车刚需消费者对于舒适配置的需求,就像购房对于户型零容忍的底线思维一样,从来都是没有任何妥协的。
这方面CS55PLUS PHEV在座舱体验方面,我觉得确实做出了越级的水平。配备了前排座椅通风、加热、64色氛围灯、电子怀挡全景天窗等配置,完全可以对标15万级的车型了。而且这次长安还很努力的通过ENC主动降噪+3.96mm夹层隔音玻璃,让CS55PLUS PHEV的怠速噪音仅为39.9dB,基本上可以理解成达到了图书馆级的静谧性,这种舒适品质以往在10万以内的车型身上是相当罕见的。
瑞虎7这边其实也属于奇瑞一直比较舍得堆料的车型,传统豪华感还是比较突出的,比如皮质座椅、全景天窗都值得好评,但缺少通风/加热、氛围灯、智能化温控等进阶配置,稍显保守。
从刚需用户价值的角度来说,我觉得CS55PLUS PHEV更多的以“实用科技”提升日常用车幸福感,如冬季加热座椅、夏季通风功能,确实能够直击家庭用户痛点。
05越是刚需,越建议你随大流
为什么说越是刚需车型,越建议大家随大流呢?因为这种功能性导向产品,天然依赖群体验证。当大量消费者选择某类型产品时,其功能优势已通过市场检验,形成“群体智慧”的背书,同时显著降低了踩雷的风险。
而在当下新能源渗透率的飞速提升下,插混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从2025年1-2月的市场份额来看,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58%,8万级市场成为车企争夺焦点。
长安CS55PLUS PHEV以“油电同价”策略,将插混技术下探至燃油车腹地,其7.99万元起的权益价,比同级插混竞品,如宋Pro DM-i低2.2万元,形成“降维打击”。反观瑞虎7,虽终端优惠后性价比仍存,但受制于燃油车身份,在政策导向与消费趋势上面临天然劣势。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选CS55PLUS PHEV,我觉得追求的不仅仅是全生命周期更低的成本,或是新能源架构下更强大的智能交互与场景化用车体验,更是选择了一种市场 “优胜劣汰”后的结果。毕竟只有真正满足核心需求的产品才能持续存活和扩大渗透率。
所以无论从综合产品力表现,还是市场定位和趋势的角度来看,在新能源普惠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我都认为CS55PLUS PHEV正在重新定义8万级SUV价值标杆,并且是时下家庭首购及增换购用户的理性选择。
上市3个月,交付超2万台——你以为广汽丰田忙着数销量?不!他们忙着给铂智3X做首次OTA!比新势力还快!这波操作,直接把用户需求拿捏死了
电动方盒子: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他
月销超4万台以上 顶配裸车不到10万 吉利星愿是纯电代步车首选?
很多家庭第一次考虑买七座MPV,可能都是因为“空间不够用了”。从接送娃、照顾老人,到周末出游、临时拉货,越来越多家庭意识到:一台车得同时兼顾“生活”和“事业”,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2025年已经过半,回望过去的上半年,价格战、科技战等也让很多车企压力倍增,不管愿意与否,弱肉强食的市场规则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市场之争就是这样:能者居之。因此我们看到了吉利银河的快速崛起,更看到了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傲立潮头。
穿越生死线的救援先锋——58岁“老顽童”与他的钢铁守护者。
左手纯电,右手增程,烈马新能源能否成为最畅销“方盒子”?
最近特斯拉涨价新闻不绝于耳,那么现在还是入手特斯拉Model Y的好时机吗?
双销冠!双爆款! 岚图宣布全系车型升级终身免费三电质保
兄弟们,买电车是不是觉得设计同质化,满大街都是眯眯眼?今天带你看一台有脸有面儿,颜值能打的狠角色,长安马自达EZ-6!
2025年新能源市场持续内卷,而15万级SUV成为家庭购车焦点,其中,比亚迪宋PLUS在销量上依然强势,但为了争夺一杯羹,不少车企也都推出了相应的竞品来与之抗衡,譬如零跑C11,就凭借不俗的产品力获得不错的市场响应,毕竟自2021年上市以来,4年时间累计销量也超过25万辆。
奇瑞风云A9L上市稍有些晚,但不妨碍它搅动C级混动家轿的水。作为后来者,它能让吉利星耀8和比亚迪汉DM-i紧张吗?
【英俊的车车报道】随着7月12日岚图FREE+以21.99万元起正式上市,在15分钟内便收获过万订单的成绩,岚图汽车也正式开启“2025产品连击战”。在7月12日发布会现场,不仅有25万内唯一中大型SUV岚图FREE+的上市,还有25万级超强华为纯电SUV全新知音的亮相,这也是自......
别克至境首款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 “至境L7”
汽车市场里面的竞争尽管比较激烈,但有实力的车型往往都是自带光环,尤其是对新车型来说,抓住上市后三个月的热度期来提升影响力相当重要,坊间有句话是说:三岁看老。其实,新车型亦是如此,上市三个月市场表现就不给力,后续的市场之争就可想而知了。
各家都在推打着年轻人第一台车标签的产品,那年轻人第一台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我觉得是能买得起的最贵的,你觉得呢?
比亚迪打通全品牌“手车互联”功能,出行体验再升级
汉DM-i、星耀8、风云A9L,20万内插混C级轿车你选谁?
2025上半年车企销量,比亚迪吉利破百万,大众独守前三
相比很多新势力选手的卷,我更欣赏特斯拉Model Y上没太大存在感的语音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