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逐渐被过分“网红”化炒作,留下来的到底会是什么?
或许随着3月29日晚,德上高速安徽枞阳段一辆小米SU7的撞毁燃烧,车中三个年轻的生命随之香消玉殒,这一问题似乎也有了答案。
不管是不断制造热搜话题的小米品牌,还是晋升“顶流”赛道的小米董事长雷军,近年来都借着自媒体火遍全网,每一款新品都被炒的火热。流量狂欢的背后,不论是起家的手机还是新晋热销单品的汽车,似乎人们已经不再关注“产品”本身,反而成为流量的看客。
被“泼天的富贵”击中,难免会迷失自我,进入自我欣赏、难容质疑的循环里。就拿风头正劲的小米SU7来说,其一直主打的智驾系统,恰恰成为了此次车毁人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我们不是拒绝科技的进步,全盘否定智驾给汽车工业带来的革新,只是希望全行业、全社会更加务实、更加客观,将“造人设”的热情和精力,真正投入到“造产品”上,把技术革新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踏踏实实的用品质赢得“流量”。
回到这次引发热议的车祸事故,跟随时间线一起看看小米SU7的智驾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根据小米汽车发布的官方信息,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
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总结提炼一下,就是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最关键的是,这台小米SU7在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状态下,从提示前方有障碍到车辆发生碰撞的间隔时间仅有2秒,这短短的2秒钟,别说对于一个驾龄尚浅的年轻女孩,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足够及时反应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吗?
这时候,有一种声音说“但凡开车久的,都知道不能信智驾,还得靠自己的经验”。没错,就如同事故中失去生命的开车女孩母亲所说,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曾告诫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开才放心,“我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她还反驳我,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
所谓的依据,就是小米乃至众多品牌不断通过媒体、广告、平台等力推的“全民智驾”风潮,以及“电池比油箱更安全”的说辞。实际上,自智能电动汽车兴起以来,已屡次有电动车自燃、智能驾驶系统失效等事故发生,特别是随着车辆开发和验证周期被持续缩短,加上“软件定义汽车”等观点的流行,智能电动汽车整体上处于行业标准缺失的状态,“野蛮发展”“营销失控”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发展秘诀。
除了智驾系统被诟病、车门锁闭无法打开外,碰撞后电池起火导致车辆完全被烧毁,也基本直接断送了车内乘员最后一丝生还的机会。从小米对SU7电池安全性的宣传上看,“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确保了极高的安全性……5分钟内无明火……达到ASIL-D的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标准……首创了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的安全”。
但是在实际中,不同版本、不同价位的SU7,配置却并不相同,此次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标准版本车型就并没有配备电芯倒置技术,而且客*服反馈其电池也是由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混装的,随机安装。
因此不论是“智驾安全”还是“电池安全”,宣传和实践都是有出入的,但这些对于年轻人而言,并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让“科技服务于人”变成了“人完全依赖科技”,这种错误的导向,与这些车企脱不了干系。
虽然雷军“勇敢”的站出来发声会“不会回避,负责到底”,但三个年轻的生命却永远无法重新回归。希望这次的不幸事件能够给小米和更多企业敲响警钟,不要被销量、流量蒙蔽双眼,真正去关注最核心的东西。
记住,科技要“以人为本”,而非“以人设为本”。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昊铂汽车,作为广汽集团寄予厚望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却似乎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长城公布2024年年度报表,方显长城汽车有多强大的实力
凝聚瞬息之美劳斯莱斯高级定制孤品杰作幻影“春日花见”翩然问世
红旗天工05深度测评,15万级纯电轿车的新卷王?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3月份的投诉数据。
凝聚瞬息之美劳斯莱斯高级定制孤品杰作幻影“春日花见”翩然问世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多家公司透露新动态。
小米汽车又上热搜了。
用车无忧,换车更值钱:一汽丰田为用户打造全周期价值保障
把B级轿跑打成“A级价”!MG全国限时“一口价”10.99万元起
逆势而扬,一汽丰田3月销售新车7万台,同比增长22.3%
比亚迪比大众丰田销量还多?
中汽测评发布年度之星车型:问界、极狐等品牌登榜
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而言,高端化不应是单选题,而是动态平衡的战略艺术。
比亚迪3月销量断层领跑,秦L EV上市首月销量破万
上汽大众总经理陶海龙:智驾宁愿让客户多接管,安全放第一位
数据显示,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超百万,达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在中国市场保持断层式领先,同时也为全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驾撞车事故背后,还有更多连锁反应。
比亚迪隐藏“难以启齿”的秘密?
3月销售季收官,比亚迪再次交上完美答卷。 数据显示,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超百万,达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在中国市场保持断层式领先,同时也为全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