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逐渐被过分“网红”化炒作,留下来的到底会是什么?
或许随着3月29日晚,德上高速安徽枞阳段一辆小米SU7的撞毁燃烧,车中三个年轻的生命随之香消玉殒,这一问题似乎也有了答案。
不管是不断制造热搜话题的小米品牌,还是晋升“顶流”赛道的小米董事长雷军,近年来都借着自媒体火遍全网,每一款新品都被炒的火热。流量狂欢的背后,不论是起家的手机还是新晋热销单品的汽车,似乎人们已经不再关注“产品”本身,反而成为流量的看客。
被“泼天的富贵”击中,难免会迷失自我,进入自我欣赏、难容质疑的循环里。就拿风头正劲的小米SU7来说,其一直主打的智驾系统,恰恰成为了此次车毁人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我们不是拒绝科技的进步,全盘否定智驾给汽车工业带来的革新,只是希望全行业、全社会更加务实、更加客观,将“造人设”的热情和精力,真正投入到“造产品”上,把技术革新建立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踏踏实实的用品质赢得“流量”。
回到这次引发热议的车祸事故,跟随时间线一起看看小米SU7的智驾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根据小米汽车发布的官方信息,
3月29日 22:27:17 NOA激活,车速116km/h
3月29日 22:28:17 轻度分心报警
3月29日 22:36:48 NOA发出脱手预警提示“请手握方向盘”
3月29日 22:44:24 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发出减速请求,并开始减速
3月29日 22:44:25 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
3月29日 22:44:26 方向盘往右转角1.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8%
3月29日 22:44:26-28之间 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3月29日 22:44:28 车端Ecall触发
3月29日 22:44:39 车端Ecall接通,确认事故发生,并报警、呼叫120急救服务
3月29日 22:45:06 与车主取得联系,确认非车主驾驶
3月29日 22:47:15 调配120成功
3月29日 约23时许 120抵达现场
总结提炼一下,就是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最关键的是,这台小米SU7在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状态下,从提示前方有障碍到车辆发生碰撞的间隔时间仅有2秒,这短短的2秒钟,别说对于一个驾龄尚浅的年轻女孩,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足够及时反应并采取合理措施应对吗?
这时候,有一种声音说“但凡开车久的,都知道不能信智驾,还得靠自己的经验”。没错,就如同事故中失去生命的开车女孩母亲所说,女儿多次告诉她智驾“方便、安全”,她曾告诫女儿,现在技术不完善,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开才放心,“我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她还反驳我,说有各种(证明安全)的依据”。
所谓的依据,就是小米乃至众多品牌不断通过媒体、广告、平台等力推的“全民智驾”风潮,以及“电池比油箱更安全”的说辞。实际上,自智能电动汽车兴起以来,已屡次有电动车自燃、智能驾驶系统失效等事故发生,特别是随着车辆开发和验证周期被持续缩短,加上“软件定义汽车”等观点的流行,智能电动汽车整体上处于行业标准缺失的状态,“野蛮发展”“营销失控”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内公认的发展秘诀。
除了智驾系统被诟病、车门锁闭无法打开外,碰撞后电池起火导致车辆完全被烧毁,也基本直接断送了车内乘员最后一丝生还的机会。从小米对SU7电池安全性的宣传上看,“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确保了极高的安全性……5分钟内无明火……达到ASIL-D的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标准……首创了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能够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的安全”。
但是在实际中,不同版本、不同价位的SU7,配置却并不相同,此次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标准版本车型就并没有配备电芯倒置技术,而且客*服反馈其电池也是由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混装的,随机安装。
因此不论是“智驾安全”还是“电池安全”,宣传和实践都是有出入的,但这些对于年轻人而言,并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让“科技服务于人”变成了“人完全依赖科技”,这种错误的导向,与这些车企脱不了干系。
虽然雷军“勇敢”的站出来发声会“不会回避,负责到底”,但三个年轻的生命却永远无法重新回归。希望这次的不幸事件能够给小米和更多企业敲响警钟,不要被销量、流量蒙蔽双眼,真正去关注最核心的东西。
记住,科技要“以人为本”,而非“以人设为本”。
他们争论何为豪华,捷豹路虎忙着打造379万的高定限量车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江苏企业如何抢占“智改数转”先机?2025年5月27日,由江苏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AI加速企业数智化——2025企业AI应用落地暨用友江苏30年数智创新峰会”将在南京凯宾斯基酒店盛大举行。这场汇聚政策解读、技术前沿、实践案例的年度盛会......
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香港二次上市。
从月销个位数到彻底边缘,这些车为何沦为弃子?
近日,蔚来全新ES6和EC6上市,其中新ES6售价33.8万起,采用电池租赁方案后售26.8万起;新EC6售35.8万起,采用电池租赁方案后售28.8万起。
为什么新能源车的轮胎比燃油车的轮胎更贵,它贵在哪了,和燃油车的轮胎又有什么差异,就着这波话题,咱们今天来聊聊电车的轮胎。
在汽车领域,新款车型的发布往往能引发大众的兴趣与关注,它不仅代表了车企的最新技术成果,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出行选择。而当一款车型的升级涵盖了外观、内饰、智能座舱、动力性能等多个方面,那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了,它就是蔚来。 5 月 16 日,蔚来汽车宣布新 ES6 和新......
从2023年开始,每到过完年之后,比亚迪都会迎来一波集体新品发布,而且价格都会有所降低。曾经的冠军版、荣耀版更是引领了整年的汽车行业动向,这种赶着友商走的感觉,确实节奏很紧张,但是也能看出来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引导者的姿态。
驾驰润滑油产品全面升级,途虎养车联合SGS保障产品品质
2025年,极氪科技以一份亮眼的季度财报,宣告了中国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
近日,丰田在日本宣布,在日本市场停售所有纯汽油版卡罗拉车型,全面转向1.8L混合动力系统。新款卡罗拉系列包括了卡罗拉轿车、卡罗拉旅行版以及卡罗拉运动版,所有型均标配1.8L混动系统,并全面取消了燃油版选项。
本田调整电动化策略,油电混动车成主力
近日,小鹏汽车正式发布了全新小鹏P7的官图,作为一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车型,也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入局的车型之一,小鹏P7自2020年开始,至今就没有太大的改动,也是时候进行一次彻底的升级了。这也是新势力产品中,极少出现大更新的车型。
一汽丰田在逆风局中,成为MPV,密码大抵如此!
进口车市场急剧萎缩,通用汽车重组道朗格
近日一场直播事件引发关注,某直播主持人正在吉利银河实验室直播时,意外拍到了一款还没有上市的车型,随后吉利银河也进行了官方回应,对涉事人员进行了处分。事情不大,但是细思极恐,咱们先不说到底是不是有意而为之,就吉利银河这两年的操作,就证明吉利银河正憋着一股劲。
小米造车带着 “性价比” 和 “米粉情怀” 的光环,一开始挺唬人,可谁能想到,一场信任危机下来,连二手车市场都跟着 “抖三抖”,直接把小米的 “护城河” 给干漏了。
本田削减研发成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腾势N9成现象级爆品,第10000辆整车下线,累计交付破9000+
2025年的环塔拉力赛,长城汽车以量产车哈弗、坦克、长城炮3个品牌,共计10辆赛车出征赛事。我要强调一下,量产车是指用的是原厂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就是说和我们家用的哈弗、坦克、长城炮是一样的产品。你说这狠不狠,换句话说,我们日常开的长城产品是经得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种变态路况考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