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华为官网及余承东个人社交账号的认证信息悄然变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头衔被移除,仅保留“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身份。
这一调整引发外界诸多猜测,部分网友认为余承东淡出汽车业务的背后是华为在收缩战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余承东卸任车BU董事长并非“退居二线”,而是华为战略调整的关键一步,让余承东更聚焦终端业务与鸿蒙智行生态,同时推动车BU业务通过独立运营主体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实现市场化转型。这场看似简单的职务变动,实则是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深层布局。
余承东的华为三十年
从时间线来看,余承东的职业生涯与华为的崛起高度绑定。1993年,24岁的清华硕士余承东加入华为,从3G产品总监一路晋升至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2011年,他接手华为终端业务,带领华为手机从年销300万台的普通角色跃升为全球TOP3巨头。
而余承东与汽车的缘分始于2019年,彼时,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车BU),定位为“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的技术供应商。2021年,余承东兼任车BU CEO,主导推出“智选车”模式,与赛力斯、奇瑞、北汽蓝谷、江淮汽车合作打造问界、智界等品牌,并推出鸿蒙智行生态。至2024年,鸿蒙智行年销量达44.5万辆,其中问界贡献超38万辆,成为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可以说,华为如今在汽车板块所取得的成绩余承东的发挥密不可分,一直以来,人送外号余大嘴的余承东都奉行“激进策略”,即通过高调营销和技术绑定,将华为的智能化能力深度植入合作车型。例如问界M9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上市首月即斩获超2万辆订单,推动华为车BU在2024年实现营收263.53亿元,同比增长474.4%,并首次盈利。
车BU独立化
既然余承东在车BU董事长的位子上干得不错,那么为何还卸任呢?个人看来,这一次职务调整,与华为车BU的独立化进程密不可分。
据悉,2025年3月31日,深圳引望完成工商变更,华为持股比例从100%降至80%,阿维塔科技与赛力斯各持股10%,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徐直军,董事会选举徐直军为董事长,余承东和朱华荣为副董事长。白熠、靳玉志、卞红林、张兴海任董事。引望的定位是“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其目标并非单纯的技术输出,而是整合车企需求与华为能力,形成“需求+供给”的融合共同体。其中阿维塔与赛力斯的入股,意味着两家车企将深度参与引望的技术开发,而非被动接受方案。
这一模式与华为历史上的荣耀、超聚变业务独立有本质区别。华为承诺未来八年内对引望保持不低于5%的持股,且华为不开展同类竞争业务,也就是说,引望既独立运作,又将得到华为长期的支持,以以此来确保合作伙伴信任。平安证券预测,引望成熟后年营收或达1275亿至1650亿元,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新博世”,考虑到华为现阶段在车圈的地位,这一蓝图并非是不切实际。
余承东的角色转换
翻阅过往消息我们可以发现,余承东的职务变动并非孤立事件。过去一年半,其角色已多次调整,例如2023年9月,从车BU CEO转任董事长;2024年5月,卸任终端BG CEO,专任董事长;直到2025年4月,彻底卸任车BU董事长。而余承东的每一次调整,都伴随着责任聚焦。
在角色转换的同时,余承东也是应该改改行事作风。在此之前,余承东的“网红式营销”曾是华为汽车业务的重要推力,其个人微博粉丝超2000万,每条动态均能引发行业热议。但这一模式亦暗藏风险,即企业家IP的反噬效应。
2025年3月,小米SU7高速爆燃事件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质疑,目前部分舆论已将矛头指向华为“过度宣传智驾”。尽管事故与华为无关,但余承东此前“乾崑智驾安全性超人类驾驶员10倍”的言论被重新翻出,成为争议焦点。 如果余承东管不好自己的“大嘴”,未来恐怕是要吃一些苦头。
车叔总结
余承东的卸任,标志着华为汽车业务进入新阶段,其中车BU通过引望实现独立运营,既缓解华为财务压力,又消除车企对“华为造车”的疑虑,此外,余承东亦从具体业务管理者转型为生态架构师,其资本运作与资源整合能力或更关键。 个人看来,若引望能真正成为行业共享平台,华为或可改写传统汽车供应链规则;若陷入“技术霸权”争议,则可能重蹈安卓与谷歌的覆辙。对于余承东而言,放下“大嘴”标签、转向幕后布局,或许是华为汽车业务迈向成熟的关键一步。
7月29日,新央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为中国汽车产业按下了加速键。
顶流2年热销30万辆,新央企新启源成就不凡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还不爆雷?车圈某大销量增长27.35%
央企科技+用户思维: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迈入新阶段......
“车圈纪委”7月销量:该同学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让创新所得被声浪裹挟,车圈怪事背后更复杂,流量背后有推手,请珍惜每个行业破风者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奕起热爱,派生精彩。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
最新《财富》中国500强:赛力斯凭AITO问界品牌强势增长成跃升幅度最大企业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近些年在新能源浪潮下,大多人只看到了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却殊不知曾靠着合资品牌征战市场的国营车企也已经积蓄起庞大的力量。特别是东风汽车,先后推出的东风风神、东风奕派、东风纳米等都是拥有各自的爆款车型。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携手华为乾崑智驾,让市场对豪车、好车必配华为乾崑的技术趋势充满期待。
2025年8月1日,星程耀高端房车品牌北京CBD展厅开业揭幕仪式圆满举行。
全新的东风奕派科技,将为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也将迈入全新阶段。 #央企新势力才是真能打# #华为乾崑再添一派#
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乘龙卡车发三张海报进行回击、东风高管支持维权,央国企气质很硬
尽擎探索 驰骋天地 美孚1号™携手吴彦祖演绎好戏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