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智驾”集体消失!车企更名潮暗藏什么玄机?

“智驾”集体消失!车企更名潮暗藏什么玄机?

道哥说车 2604浏览 2025-05-06 IP属地: 未知

【文/财圈社&道哥说车 张浅】最近打开小米汽车官网的消费者会发现,SU7系列的智能驾驶系统名称出现了微妙变化——“Xiaomi Pilot Pro”改称“小米辅助驾驶Pro”,“Xiaomi HAD”变成了“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这场看似普通的文字游戏,实则掀起了智能汽车行业的命名革命:特斯拉FSD更名“智能辅助驾驶”,比亚迪“天神之眼”化身“驾驶辅助系统”,就连小鹏的NGP都悄悄摘掉了“自动导航”的帽子。



“智驾”集体消失!车企更名潮暗藏什么玄机?



当车企们集体在命名簿上“改作业”,这场由工信部主导的行业正名运动,正在揭开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进程中最为戏剧性的一章。


就在不久前,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公告》,其中明确规定车企需停止使用“自动驾驶”“智驾”等模糊表述,统一采用“辅助驾驶”或“智驾等级+辅助驾驶”的命名方式。


这就像突然要求所有奶茶店把“芝士”改叫“奶盖”,整个行业都在手忙脚乱改菜单。早在上海车展开幕前,车企的智驾营销就集体上演了一场“连夜改PPT”的剧情。有工作人员甚至透露,为了规范语言,几乎全部的宣传物料都曾争分夺秒地被修改和重做。


不过,看似突然的政策调整,实则酝酿已久。NHTSA(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统计,2023年全球涉及L2级辅助驾驶的事故中,超70%因驾驶员过度依赖系统导致。


最典型的案例是,近年来,某些车主开着“全场景智驾”功能在高速睡觉,结果车辆未能识别施工路障,这种对智驾的过度信任发生了不少事故。但真正让官方下场的导火索还是今年3月,一辆启用NOA功能的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发生的爆燃事件。



“智驾”集体消失!车企更名潮暗藏什么玄机?



很快,监管部门的雷霆手段下达,车企们也开始在智驾宣传上变得“沉默寡言”。不过,被迫摘掉“智驾”光环的车企们,却也摸索出一套新的“摩尔斯电码”。


当前,多数车企门店不再强调城市NOA覆盖范围,不再突出“脱手驾驶”卖点,更多销售人员转而介绍空间表现、座舱舒适度和娱乐系统等基础配置。


即便是此前主打智驾卖点的小鹏与华为鸿蒙智行也“收敛”了不少。据悉,小鹏销售人员仅在用户主动询问时解释导航辅助功能,并同步说明“需保持注意力”。华为鸿蒙智行则明确标注“高阶智能驾驶仅支持高速场景最长90秒脱手行驶”。


与此同时,各车企门店开始注重对硬件参数与技术细节的凸显。例如,理想L6将激光雷达线数从128线升级至192线,并标注为“环境感知增强版”;小米SU7 Max强调双Orin-X芯片算力叠加,突出“端到端架构”的OTA升级潜力;特斯拉宣称系统学习里程突破100亿英里,小鹏强调用户贡献5.6亿公里训练数据。



“智驾”集体消失!车企更名潮暗藏什么玄机?



这种转变让智能驾驶技术从“玄学”走向科学。就像手机评测从"流畅体验"转向"应用启动速度测试",消费者开始获得更直观的技术认知坐标系。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时代,消费者也需要掌握一套“命名考古学”:“Pro”大概率有激光雷达,“Max”通常双芯片,“Ultra”必定配置拉满。


同时,描述中的“覆盖95%用车场景”实际指“不包括城中村、无标线道路和雨雾天气”;“支持200种障碍物识别”可能漏了“中国式过马路”。


此外,当车企说“接管率下降30%”,要追问基数是多少,“学习100万公里数据”需确认是否包含中国复杂路况。


某汽车博主总结的新购车口诀颇具玩味:“叫‘辅助’的未必弱,改‘系统’的可能强;别看名字看参数,硬件软件都要防。”



“智驾”集体消失!车企更名潮暗藏什么玄机?



当小米SU7 Max车主启动“端到端辅助驾驶”时,车机屏幕上的命名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激光雷达正在扫描前方弯道,神经网络在预测隔壁车道货车的意图,芯片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做出决策。这场被迫摘掉“智驾”帽子的运动,反而让我们看清了智能汽车的真实面容。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道哥说车 33.6万粉丝    7602作品 关注 对汽车进行庖丁解牛,对汽车人进行故事挖掘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