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不断增长之下,丰田更无心电动化转型。
5月8日,丰田汽车公布了2024财年的联合财务报表,在销量不断下滑的背景下,丰田营收和净利润再创新高。
财报显示,丰田和雷克萨斯在2024财年共售出1027万辆新车,同比下滑0.3%,但是营收却达到了4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更是达到4.76万亿日元。
在2024年遭遇一系列问题之后,丰田汽车并没有出现经营上的问题,反倒指标不断向好,成为众多全球车企中表现最好的,而且依然保持着全球第一的身份。
然而,就在三个月前,丰田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时,因为经营利润大幅下跌13.22%,被华尔街的投资人不看好,股价下跌6.67%。
短短的半年时间,丰田就走出谷底,逆势上扬,成为了2024年最赚钱的车企,这背后是丰田在燃油车市场的实力体现。
全球布局
根据丰田的财报显示,其核心增长点依然是混动车型(HEV),在2024财年销量提升了32.1%,占丰田全球销量的34.8%。
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这些中国新能源车企发展滞后的市场,丰田混动车型成为了当地最经济的选择,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导致的涨价。
在看到混合动力带来的市场优势下,丰田计划不断加大混合动力车型的投入,近日有消息证实,丰田在卡罗拉车型上将放弃燃油版,全面转型混合动力,同时还将提供四驱版本。
在欧美市场还处于燃油车向电动化过渡期的状态下,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迅速地抢占了市场,成为丰田面对市场转型下重要的压舱石。
根据市场预计,2025财年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销量占比将接近50%,成为丰田最重要的动力车型。
得益于丰田的全球化布局,丰田的营收并不依赖单一市场,仅北美市场就贡献了25%的销量,而且由于北美汽车市场的相对保守,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甚至还能加价售卖。
更重要的是,全球化布局让丰田能够以更低的劳动成本来制造汽车,例如在北美市场销售的多款车型都是在墨西哥生产,根据奥纬咨询的研究表明,每生产一辆汽车的劳动成本,墨西哥不足日本本土的一半,更远低于美国和加拿大。
这对于本就擅长精细化管理,控制成本的丰田汽车来说,更是将全球化优势发挥到极致。
除了造车之外,丰田汽车在2024财年中不少副业也获利颇丰。
根据财报显示,丰田金融业务实现营收4.4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8.6%,更是贡献了6835亿日元的利润,为全部业务中增长最快,特别是在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务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销量下滑带来的损失。
另一方面,得益于日元汇率的浮动,丰田在财务换算上能享受非常大的优势,在日元汇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仅汇率一项就给丰田的利润带来了超5000亿日元的增长。
可以说受益于全球化的布局,让丰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靠着早布局的优势,丰田在除本土以外的地区都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北美市场的经营,让其成为海外最大的单一市场。
整个海外的营收占比超过55%,证明丰田作为全球化车企在海外市场发展的成功,但是随着关税政策的挑战,贸易保护的影响,丰田也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危机四起
可以看到丰田的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远高于本土,但是在利润方面,却还是本土提供了最主要的盈利来源。
财报显示,丰田在日本本土经营利润为3.1万亿日元,占总利润的65%以上,而营收占比接近40%的北美市场,经营利润仅有1000亿日元,同比上一年度下滑78.5%。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关税等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丰田在财报中将北美利润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各项费用所增加造成的。
对于2025财年,丰田预估将会出现20%的利润下滑,仅目前4-5月份就将带来超过1800亿日元的利润损失。
特别是在最新的美国关税政策下,丰田不得不加大在美国市场的投资力度,例如在西弗吉尼亚州布法罗(Buffalo)工厂追加投资8800万美元,来生产混合动力车型,预计提升25%的产能。
另一方面,为了规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关税政策,丰田从2023年就开始分批向北卡罗来纳州的动力电池工厂追加投资80亿美元。
同时因为关税范围的扩大,丰田不仅需要自己在美国扩大工厂生产规模,进行产能搬迁,更要支持供应商网络进行投入,形成相配套的产业链,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丰体支持供应商在美国的投入超过285亿美元。
除了关税带来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是丰田在电动化上的迟疑,一方面丰田为了展现电动化的决心,不断地加大相关的投资,根据计划丰田2025年将投资1.7万亿日元用于研发,重点将布局固态电池和电动汽车产能的扩张。
但是从销量来看,丰田的电动汽车销量在2024财年仅售出14.45万辆,占总销量的1%左右,短时间内投资和收益之间将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这主要还是归结与丰田在电动化布局的落后,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丰田的电动汽车完全没有影响力,失去了竞争优势,叠加上燃油车型在中国市场的不断萎缩,丰田几乎失去了发展电动汽车最好的机遇。
即使如此,丰田依然没有认识到问题,虽然新任社长佐藤恒治不断表示将要扩大电动车的生产规模,但实际上去年9月开始,丰田又下调了电动车的产量目标,由之前的150万辆下调至100万辆。
在日本国内,丰田虽然称得上一家独大,但最为行业带头人,更需要承担起整个汽车产业的兴衰,为了保证上游供应商的利润,丰田不得不提高零部件的采购价格,这导致丰田在2024年损失利润超1500亿元。
为保证日本汽车供应链的稳定,丰田只能违背经营规律,不断采购本国的供应商产品,而这些供应商在最近几年来却不断爆出丑闻,让丰田一次次来为这些错误买单。
除了供应商的问题,丰田还将面对日本政府经济政策带来的挑战,为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维持日元的汇率走强,汇率每提升1日元,丰田的全年利润就将下滑500亿日元。
总结就是,丰田虽然通过混合动力技术的市场优势,和全球化布局为其提供短期支撑,但纯电动转型的滞后、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供应链风险构成显著挑战。
仅靠燃油车时代带来的优势,已经很难支撑丰田继续保持高盈利,但是作为丰田的核心人物,前任社长,现任会长的丰田章男还在不断表达对燃油车的看好,甚者提到“若生产太多电动汽车,反而会增加碳排放”这样的论调。
这样守旧的观点如果依然存在,那么丰田可能将会永远失去在汽车电动化上的追赶,未了短暂的明天,而失去更长远的未来。
2025年5月8日,一场聚焦新能源皮卡未来的重量级沙龙——《双擎新动力 引领新变革》在北京拉开帷幕。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余卓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副秘书长谷国全、车壹条/好车推荐官总编辑杨小林等行业权威,与吉利雷达CEO凌世权同台论道,共同描绘新能源......
比亚迪“电”亮罗马尼亚,30+销售点布局提速!
在上个月,工信部一纸新规为智能驾驶行业按下“急停键”,实际上相关规定不仅对车企关于智驾宣传有了更严格要求,也让驾驶辅助系统在应用和推广方面,更为规范和“理性”。而在五一期间,一些车企已经“悄然”对智驾“改口”辅助驾驶。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了4月的销量快报,从数据来看,4月长安总产量为19.43万辆,同比下降6.77%,而销量为19.07万辆,同比下滑9.27%,成为品牌近五年来单月最大跌幅之一
致敬经典 传承信仰 一汽奥迪携强大阵容闪耀2025金盏速度节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尽管全球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充满挑战,中国汽车股依然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车界速报—京东注册“Joyrobotaxi”商标、LG展示可拉伸显示屏
2025年4月,一场由工信部主导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推进会,彻底改写了车企的营销剧本。小米连夜将官网“智驾”表述替换为“辅助驾驶”,华为余承东在科普视频中刻意避谈“智驾”,小鹏则在发布会PPT中标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这场集体“改口”源于监管层的铁腕整顿:工信部明确要求车企禁用......
4月轿车销量丨朗逸、轩逸未进前三,小米SU7成市场黑马
本届赛事的万人跑者中,还有银发跑者、国际跑者、时尚奶奶团、辣妈潮爸、宝贝团们参与其中。
在双碳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皮卡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2025年上海车展上,十余款新能源皮卡集中亮相,标志着这个曾经被燃油车统治的细分市场正式步入电动化深水区。
【韩系动向1576】艾尼氪 6被英国评为最佳电动汽车!
一次野外对谈:星际X与福特Ranger游骑侠,谁更配我的周末生活?
降价5万仍难卖!这些合资车型是产品力欠缺还是价格战失灵?
丰田全球电动车年销量不到15万辆,但不影响赚大钱。
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计划,到2030年将海外销量提升至总销量的50%。
最近众多车企开始发布2024年的销量成绩单,2024年汽车企业的竞争又上升到了一个空前白热化的程度,逆水行舟已是非常艰难,但是很多车企还是迎难而上,创造了高速度的增长和历史之最。
陪妈妈跑 向爱出发 2025长城汽车智慧工厂半程马拉松燃情开跑
本田4月销量太惨了,只有CR-V破万,新能源车才卖几百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