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9年“十城千辆”试点到2023年产销突破1200万辆,全球占比超70%。期间,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构建起从电池材料到智能系统的完整产业生态。
而这场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背后,一方面是市场参与者的精耕细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策设计者精准的战略布局与市场力量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
从新能源市场培育期开始,以财政补贴为核心,通过购置税减免、免费牌照等直接激励,破解市场冷启动难题;到攻坚期实施“补贴退坡+双积分”政策组合,倒逼企业技术创新;再到成熟期以“碳中和”为目标,通过充电基建补贴、路权优先等支持,构建市场化长效机制。
这种“政策阶梯”设计,既避免了过度补贴导致的产业依赖,又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体系完善,为产业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时至今日,政策红利催生出独特的“中国市场速度”的故事还在继续。
近日,国家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公务用车采购全面国产化,并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优先选项。
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释放出国家以行政力量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信号。同时,公务车市场格局的转变,也在为国产新能源品牌打开一扇机遇之门。
十几年前,合资品牌占据了公务用车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体部分。但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升级的发展浪潮下,新能源赛道突飞猛进,在市占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商务用车的格局也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随着一辆又一辆比亚迪汉、红旗E-QM5等车型批量进入公务用车行列,自主品牌新能源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而这场格局变换的背后,是国家力量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并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创标准的范式转换。
而回望这条政策扶持与产业发展的路,国家支持公务用车使用国产新能源车的样本并不少。
2023年9月,河北雄安新区就召开在新能源汽车推广现场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各项政策要求、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财政部也在2024年底提出,要严格实行公务用车编制管理,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
此后,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提出主管预算单位应当统筹确定本部门年度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其中,对于路线相对固定、使用场景单一、主要在城区行驶的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原则上100%采购新能源汽车。采购车辆租赁服务的,应当优先租赁使用新能源汽车。
加上此次《条例》的修订,可见,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鼓励和要求公务车优先采购新能源车的政策一直都在进行中。
而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2年底,我国公务用车保有量约为500万辆。这一数据表明,公务用车在我国交通运输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并对汽车市场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按照现行采购标准估算,每年公务车采购的市场规模达到百亿级别。新规实施后,新能源公务车采购比例将从2024年的30%左右快速攀升。期间,以比亚迪汉EV、红旗E-HS9、蔚来ET7为代表的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或将率先受益于这一轮政策红利。
与此同时,此次《条例》的修订,更深层的影响在于示范效应。
相关数据显示,每辆公务用车的示范推广可带动周边多辆私人购车需求。当政府机关的停车场变身免费的新能源展厅,公务人员的用车体验也将成为最有力的市场教育,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任何广告投放都更具说服力。
另外,新规对国产化的硬性要求,实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设置了竞技擂台。
目前国产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已突破300Wh/kg,国轩高科发布的金石全固态电池、宁德时代CTP3.0麒麟电池和比亚迪刀片电池等创新技术,使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续航焦虑大幅度减轻。同时,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的规模化应用,也标志着中国在智能驾驶核心领域实现突围。
在充电基建配套方面,国家电网已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2025年底前将实现县级城市全覆盖。相关企业的“群管群控”充电技术,可使充电设施利用率提升40%,这为公务车电动化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因此,我们可以遇见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正在被政策撬动。在此背景下,技术倒逼产业升级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国产新能源汽车也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从外宾来访到公务车采购订单,自主品牌车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当上汽大通大家9、荣威iMAX8成为进博会指定用车,当红旗E-HS9APEC会议、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活动的官方用车,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改写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公务车市场的格局。
为什么说影响力到了全球的地步?
是因为此次政策升级,与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形成战略呼应,但中国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政府采购引导技术创新,借助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市场端的价值普惠。
同时,这些政策不仅对公务用车有明确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政策的推进和市场的接受度提高,预计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务车)的出口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以未来五年为期限至2030年,虽然公务车技术标准在新能源汽车出口中的占比,由于涉及多种因素,如国际市场的接受度、贸易政策、技术标准等,目前尚无确切数据。
但考虑到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较大,政策导向明确,这将对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和市场占有率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几年内,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同时,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中,公务车技术标准占比将超过30%。这意味着今天的公务车采购标准,正在为明天的国际市场竞争埋下伏笔。当国产新能源车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经受住公务使用的考验,其国际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将获得提升。
从十年前的“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到如今公务车全面新能源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了一条政策驱动与市场牵引相结合的独特路径。
故而此次新修订的《条例》看似聚焦“厉行节约”,实则在更高维度重构汽车产业竞争逻辑——当节约理念与技术创新相遇,产生的不仅是财政支出的优化,更是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
而这场始于公务车采购的改革,也将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进一步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风口浪尖谈“智驾”,一汽丰田有何底气?
卢放操盘6年业绩平平,岚图汽车错失先机前路几何?
长城“全动力超级智能平台”要来了,魏建军手中的“王牌”
星越L霸榜的真实原因是啥?关键有这些!
捷途纵横G700强势出征,新能源战车能否征服环塔沙海?
一汽-大众销售体系调整,2026将迎战产品大年!
比亚迪没有让国人失望!坚定不移进军欧洲,总部设在匈牙利!
BMW新世代车型带来沉浸式汽车声效系统BMW HypersonX
作为捷途纵横首款新能源越野量产车型,其全地形豪华电混越野 SUV——纵横 G700尚未出发,已凭硬派设计赚足眼球。
全新RAV4性能版海外曝光:运动套件加持,马力超300匹
东风纳米06开启全国试驾 高级辅驾击穿十万级
连续8周破千、10000辆整车下线:N9为腾势品牌15周年献礼
近日,央视国安大戏《绝密较量》收官杀疯了!单日收视率飙到4.2%,创下六年国产剧第二的佳绩。但没想到比剧情更上头的,是国安行动组的秘密武器—清一色比亚迪全家桶!
二季度首月,比亚迪宋家族以84088 辆国内销量再度夺魁,连续多月稳坐中国车企主流 SUV 家族市场销冠宝座。
5月21日,腾势N9第10000辆整车在比亚迪济南工厂正式下线,达成了热销交付的新里程碑。今年也是腾势品牌成立的第15周年,是腾势的“爆发之年”。腾势汽车1-4月累计销量达48241辆,成交均价位居中国主流豪华品牌前列,其中腾势D9连续四个月领跑MPV市场,腾势N9上市不到两月,......
焕新展览品牌,打造六大看点,引领科技方向
2025年5月20日,阿维塔科技在重庆正式拉开了“2025阿维塔品牌热爱季”主题活动。据悉,首站活动将落地重庆,后续将陆续登陆南京、北京、武汉、杭州、成都、西安、广州等7个城市。在重庆活动现场,阿维塔07全球代言人、车主姚安娜作为品牌体验官亲临现场,携手用户参与工厂探秘、共创沙龙......
有人说是中期改款, 有人说它堪比换代。
央妈下场发安全认证!比亚迪开进国安大院合资车的公务车垄断该破
“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我和同事们一样都懵了”。